一日三餐制由来

长这么大,一直被一日三餐的进食方式所禁锢,却并没有探求其背后的合理性。

每当家人催促你按时吃饭的时候;每当你饭点不想吃饭的时候,你有没有问过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求一天吃三顿?

我们不可以饿了再吃么?我们感觉不到饿就频繁地吃东西对身体就好么?

想到这些,我们不由得想知道古今中外的的进食制度是怎样的?


诚然,我们肯定不是自古以来就保持一日三餐的餐制的。  餐制是从生理需要出发,为了恢复体力的目的形成的饮食习惯。以我国为例:

原始社会在农耕文明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的进食时间往往受制于捕获猎物的时间,正所谓“饥则求食,饱则弃宗”,那个时候在生理需求这一基本底层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想要选择安稳的时间场合来享受美食是不现实的事情。


在上古时期,人们采用的是二餐制。殷代甲骨文中有“大食”、“小食”之称,它们在卜辞中的具体意思分别是指一天中的朝、夕两餐,大致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早、晚两餐。早餐后人们出发生产,妇女采集,男人狩猎,晚归后用晚餐,餐制适应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产作息制度。

两餐制,以“朝食”为主餐。朝食早前称为“饔”yong,是一天中第一顿,也是夜晚过后长时间机体消耗所补充的最丰盛的一顿,进食时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7-9点。

朝食过后,午后亦有一餐,被称作“飱”sun,这一顿饭相对于饔食简单,大多情况下以粥为主食,所以古称有“飱粥”一词。时间大致相当于如今的下午茶时间,为15-17时。

《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活。”赵岐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古人把太阳行至东南方的时间称为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晚餐叫飧,或叫晡食,一般在申时,即下午四时左右吃。古人的晚餐通常只是把朝食吃剩下的食物热一热吃掉。现在晋、冀、豫等省一些山区仍保留着一日两餐,晚餐吃剩饭而不另做的习惯。


当然,以上描述是普遍大众现象,不能完全概括所有水平阶层。随着生产的发展,影响到生活习惯的改变。至周代特别是东周时代,“列鼎而食”的贵族阶层,一般已采用了三食制。《周礼·膳夫》中有“王日一举……王齐(斋)日三举”的记载。据东汉郑玄解释,“举”是“杀牲盛馔”的意思。“王日一举”是说“一日食有三时,同食一举”,指在通常情况下,周王每天吃早饭时要杀牲以为肴馔,但中、晚餐时不另杀牲,而是继续食用朝食后剩余的牺牲。“王斋日三举”则是讲,斋戒时不可吃剩余的牺牲,必须一日内三次杀牲,使一日三餐每次都食用新鲜的肴馔,这种做法当时称为“齐(斋)必变食”(《论语·乡党》)。斋戒时每日三次杀牲,正是以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为基础的。


秦汉时代,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在上层社会盛行,并在民间出现。汉代宗室子弟、王公贵族一般是每日三餐,如文帝时淮南王刘长谋反,获罪,徙蜀,文帝下令给每日“三食”。“肉日五折,酒五斗”。当时皇帝则为四餐,《白虎通》曰:“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莫(墓),食太阴之始也。”虽说—日三餐的餐制自汉代之后已在民间出现,但穷苦人家,常年采用的二餐制。一般人的饮食习惯基本上是一日两餐。吃第一顿饭称“朝食”或“饔餐”,时间大约将近午时,汉时人称“隅中”。《淮南子·天文训》云:“(日)至于衡阳,是谓隅中”。“隅中”是指当太阳运行至衡阳时,时间将至正中午时,故称“隅中”。朝食就是在这个时间开饭。汉人的第二顿饭叫“铺食”。时间大约是在申时,即下午三至五时(相当于现代)。当时人们吃的晚饭多是早饭剩下的熟食,稍稍加热便作一餐用。因此《说文》对“飧”的解释是“食之余也”。从以上这个饮食制度上,也可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是等级森严,上下有别的。

汉代,一日三餐开始在民间出现,并在贵族中盛行。在普通百姓中普及时间大致在隋唐时期。


可见,饮食餐数的施行情况主要因饮食者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在食物供应匮乏的时代,能多吃一餐,本身即是经济状况较好、乃至社会地位优越的表现。金字塔铭文记载有法老号称“五餐”,朝鲜李朝时国王也一日五餐。上层人物每日多餐,在中国历史上亦然:汉代时最高统治者每日四餐,贵族三餐,而平民只两餐,可见向三餐的演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但另一方面,“多餐”自然而然与某种特权、贪婪、浪费等负面形象联系起来。


三餐的演变史告诉我们: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事物,并不那么理所当然。这种日常生活的改变,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极其漫长的变化。虽然三餐制在某些地区、某些阶层中出现,但其普及也许经历了千余年,直至被人们普遍视为当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日三餐制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