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三期您记得观看了吗?没顾上?不要紧!小编帮您补上这一课!
这一期,主持人董卿更加端庄美丽,女人味十足。她,穿着一袭洁白的连衣裙,款款上台,永远面带微笑。
“人的一生面临多少次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有一年,法国的一家报社举办了一个有奖竟答,其中一道题是:‘如果卢浮宫着火,你选择救哪幅画?’”董卿的开场白。
我正欲想答案,董卿笑着说:
“最终,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呵呵!
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显然是“选择!”
一、
第一位朗读者是王千源,他是个演员。入行二十年,出演了上百部影视剧,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被选择。并且,演了很多的小人物,小角色。八年前,他做了一个坚定的选择。而就是这次选择,他赢得了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的称号。
2011年,王千源凭借《钢的琴》在东京电影节上成了新科影帝。但是,当初拍摄这部电影时,却没有常人想象的顺利,而是一波三折,其间曾因为资金问题拍不下去了,有人劝他放弃, 但他坚持要拍完。他说:“哪怕把剧拍下来,它不放映,我留下来存一辈子,我也要拍完。”他这种对待事业的执着精神,最终换来了无上的荣誉。
他自信地说:“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给观众朗读的是《老人与海》中的片段。不愧是影帝,他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他的经历结合起来,简直就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画卷。
“你们可以杀死我,你们就是打不败我,永远打不败我!”这慷慨激昂,坚强有力的呐喊声让每一位观看者,无不动容,无不震撼。
二、
第二位朗读者是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生。2011年8月他选择了去湖南,落脚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当了一名村官。六年了,他现在的工资只有1700元。现场有人提问他,去农村有没有感觉大材小用?
他说:“我也不觉得我是一个大才,因为我在农村这样一个广阔天地里,它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这个小才,可以有了大用。”
董卿给观众读了一个数据:第一年,他帮所在村村民引进了80多万资金,建起了新的敬老院,然后三年里修了水渠,重新硬化了村公路,同时引进了信息化教学设备.....
.看着他脚穿解放鞋、数日不洗澡,扎根农村为民服务的淳朴形象,加上他那朴实无华的语言,怎能不让人们心生敬意?
和他一起上台的还有几位,也是和他一样回农村做贡献的各大名校的毕业生,他们一同朗读了迟子建的《泥泞》。
看到这里,我想说:这才是拥有热血的年轻人,拥有激情的年轻人,拥有风采的年轻人,拥有抱负的年轻人。这才是祖国的栋梁之才!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们向他们学习,回到农村广阔天地里,干一番伟大的事业。因为农业是中国的希望!农业兴则万事兴,农民富则国家富!
三、
朗读者麦家,著名作家,他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他是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之后唯一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的中国当代作家。
他说,他曾经和父亲十七年没有说过一句话。现在,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坏基因,三年都将房门紧闭,不与父母沟通。他觉得这是他的罪过,也是对他的惩罚。他说,他是一个小心翼翼的父亲。
后来,儿子要去美国留学,他在行李箱里给儿子塞了一封信:“要保护你的生命,要冷暖自知,要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读书就是回家。”他说他不想儿子。但是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爱。他的儿子在大洋彼岸看了这封信以后,仅仅给他回了一个两行泪的表情图,为此,他却感动得泪流满面。
麦家朗读的是自己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至信儿子》,送给天下所有像儿子一样的年轻人。
看到这里,我想到我的父亲,他永远那么慈祥,那样慈爱我们兄弟姐妹。父亲在世时,没有说过我一句重话,没有在我面前举过一次巴掌......
呜呜,父爱如山!
四、
朗读者是徐静蕾,演员、导演、教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她说自己是奶奶一手抚养长大的,美好的童年终止于奶奶的死亡。
她朗读的是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
奶奶说:地下每死一个人,天上就多一颗星星。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
她是哭着读完这篇文章的。当时董卿哭了,观众席中很多人哭了,我也忍不住泪如雨下。
我想起了我的奶奶,想到她20多岁开始守寡,和父亲相依为命。她含辛茹苦把父亲养大,延续和传承了我们这个繁荣昌盛的家庭。我们兄弟姐妹六个,都是她抱着长大的。她辛苦了一生,贫困了一辈子,从不自怨自艾,临终时,也没有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假如,奶奶能够活到今天,该有多好!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内伤,一旦碰触就会痛疼。还是珍惜眼前吧!
五、
朗读者理查德.希尔斯,一个热爱汉字的美国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汉字叔叔。
他对汉字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来学习汉语,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汉字库。为此,他倾尽所有,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给大家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用以献给他2015年逝去的妈妈。他的中文水平,他的执着的追求,他的伟大成绩让中国人汗颜;他的选择,令人尊敬,令人膜拜。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是啊!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和拥有多大的房子,最重要的是要拥有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思想道德。
六、
最令我感动的朗读者是郭小平,他是山西临汾一所学校的校长,是我们国家唯一的一所红丝带艾滋病儿童学校的校长。
他以前是医院院长,现在是学校校长。他的三十多位学生都是艾滋病携带者,有的是孤儿,有的早已失去了父亲,有的失去了母亲。他说,他每天要做好三件事,就是让孩子们“饭吃好,药吃好,学上好。”
他天天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他说:“自己家里不缺家长,医院里不缺少院长,他学校里的孩子们不能没有他这个校长”。他就是这样毅然选择了将责任担在瘦弱的肩上。现在,他学校里最大的孩子已经考上了大学,董卿问他想对那些学生说些什么,他慢慢抬起头,不谈对孩子们如何大爱,不讲对社会咋做好和谐,却说:
“鸟大了总要往出飞,但是我希望你好好地飞。如果你飞得飞不动了,有什么问题了,或者受伤了,我还在这等着你。”郭校长说到和这些孩子的感情的时候,多次哽咽的不能言语......令全场观众泪奔。
他还说:“这是一种很少有人能够得到的满足。”这些真诚、动人的话语,真的不容易听到啊!
他给大家朗读的是诺贝尔文学奖作者拉迪亚德.吉卜林的《如果》,用来送给他的三十三个艾滋病孩子。
朗读之前,一群较小的孩子登上了舞台,围在他身边,泣不成声。他眼含热泪,一遍遍地给孩子们说:“不哭,不哭”。此情此景,董卿都哭花了妆,上台单腿跪地和孩子们来了个温暖大拥抱。全场观众不约而同肃然起立,个个哭得稀里哗啦!看到这里,我早已也泪流满面。
上帝为他们关了一扇门,却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其实,我在为孩子们无辜染上病毒而鸣不平的同时,也在为这些孩子们幸运遇见郭校长而感到欣慰。
可亲可敬的校长,给您鞠躬了!
“ 如果你是一座山,怎能无视一茎草。如果你是一片海,怎能拒绝一粒沙。如果你是这春天,又怎能不支持一朵花开?社会是个命运共同体,不做斤斤计较眼前的人,去做宏观助力整体推进的事。”
节目要结束了,董卿深情地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也势必会让每一个人都面临很多选择,你是遵从内心,还是随波逐流?你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你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恒久平静的善良?只愿你都能做出,日后回想起来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难道这不是我们每个人当下都要思考的问题吗?
请关注相关文章分享:陪伴着您,观看《朗读者》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