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No.1:故宫博物院

-《千里江山图》
-北宋徽宗年间  王希孟18岁


《国家宝藏》No.1:故宫博物院_第1张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国家宝藏》No.1:故宫博物院_第2张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看到这副图的人,无一例外都会被它磅礴的气势所折服。但是这副恢宏巨制的画作人却是一个只有18岁的少年。他就是北宋的画师王希孟。

全卷长11.91米,是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并被誉为是宋朝的“航拍图”。

当年宋徽宗“慧眼识才”,没有这个伯乐,或许就没有黑马王希孟和这副《千里江山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宋徽宗更适合做一个文艺青年,而不是皇帝。没有一个做皇帝的不想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但是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特别是侧重文艺范的皇帝就更加“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撇开宋徽宗,回到画卷本身。“黑墨勾山石,青绿施重彩”。整幅画卷能如此气势如虹,需要归功于画师的兢兢业业。首先是水墨打底,然后上赭石的红色打底,之后上石绿(上等的孔雀石为原料),随后再上一层石绿叠加,这样就有了层次分明,立体感突出的效果,最后才是上“青”。这个我们看起来更像蓝色的颜色其实就是“青”,所谓“青出于蓝胜于蓝”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名画所用的都是“青”而非“蓝”。

为我们揭示这个青绿画奥秘的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冯海涛老师,冯老师自己历时好几个月临摹了一副《千里江山图》,他还告诉我们,这些古画之所以历经千年,颜色依旧灿烂夺目是因为画画用的都是上等矿物质颜料。这些颜料提炼于自然的矿石中,所以非常珍贵。我们都知道珍贵的矿石是用来做首饰的,但是冯老师却告诉我们说,上等的都是用来画画的!好吧,贫穷再次限制了我的想象~

现今能用来修复古画的这种矿物颜料越来越稀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传承人仇庆年老先生是亲自到山上去开采所需的矿石的,他不无忧心地表示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越来越难采集到,希望大家能帮助他寻找到更多的原料,为古画的修复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守护历史,守护绿水青山”这不仅是国宝守护人的誓言,更是我们对待环境,保护好祖国大好河山所要做的努力!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都要好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历史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


-“瓷母”  各种釉彩大瓶

-清 乾隆年间制

《国家宝藏》No.1:故宫博物院_第3张图片
各种釉彩大瓶

《国家宝藏》No.1:故宫博物院_第4张图片
”瓷母”由17种釉彩组成

这个大瓶用一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花”。当年乾隆爷自恃国力强大,炫技炫富炫能耐,硬是“不走寻常路”让景德镇的工匠烧制出这个与历代风格及其迥异的,技术上又是集大成的“大花瓶”!不得不佩服乾隆爷的魄力,不愧是一代天骄,这种登峰造极的文化自信也只有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皇帝才配拥有!

因为这个“瓷母”,后世对乾隆的品位不敢苟同,说他是爱热闹的“农家乐”审美~跟康熙,雍正不是一个级别的。作为一个普通大众,不敢妄加评论先贤们的品位,但是我们真的要感谢乾隆爷让我们后世能欣赏到这样风格的瓷瓶,按现在的概率学来计算,要成功烧制出这个瓷瓶的成功率仅仅只有0.23%!!这几乎就是一个奇迹,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现实面前,一切都是这么苍白,在那个年代,要克服何等巨大的困难才能成就这份惊世之作!我们无法想象!做别人做不到的事,造别人造不了的瓶,“敢想,敢做,敢拼”这不正是我们振兴中华,强国强军之路所需要的精神吗?

守护历史,守护国之瑰宝!“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一代代人无私的付出和守护才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保存,我们责无旁贷!


-“中华第一鼓” 石鼓

-发现于唐朝贞观年间  制作于东周秦国


《国家宝藏》No.1:故宫博物院_第5张图片
石鼓

图中这10个重量级的国宝就是石鼓了,每个都有1吨重,发现地位于今天的陕西宝鸡。

这10个石鼓的命运真的是曲折离奇,逢战乱就遗失。自唐贞观年间发现石鼓后,五代战乱时,石鼓散失于民间。之后北宋年间,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几经周折将失散的石鼓找回,但是其中一件“作原石鼓”直到1052年才被找到,而且它已经变成了屠夫的磨刀石。真是哭笑不得!公元1127年,靖康之乱后石鼓再度遗失,直到1300年元朝才将石鼓集齐安放在孔庙(今安定门内国子监)。至此,石鼓总算是安稳的历经了元、明、清三代。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好文物,当时的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历时16年,辗转大半个中国,将馆藏的所有文物“南迁”。事后又一件不少的运回北京。正是有了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们,我们的文脉得以保存完好。不得不说是“国之幸,器之幸”!

为我们讲述石鼓前世传奇的是香港土生土长的影帝梁家辉先生。刚开始的确很疑惑是什么将石鼓与影帝联系在一起。但是当儒雅的梁先生将缘由娓娓道来时,我被感动得眼眶湿润,强大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石鼓上记载的文字是大篆到小篆的过度,可以算是“小篆之祖”了。而且“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石刻文字,不仅在书法艺术史上地位显赫,而且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千年沧桑,具有独一无二的文物价值。“石鼓文”本身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揭示,未来等待着我们不断去发现和探索!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自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统一钱币,统一度量衡以来,各民族才有了彼此沟通,进而才产生了认同感。只有彼此统一,才能更好的传承!文字和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信仰和脊梁!正如梁家辉先生说的,他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他的孩子们做出表率,让后代子孙知道我们文化的根基在哪里。要保护好千年文脉,以正史观,让我们中华文明更好的呈现和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守护历史,守护中华文脉!所以梁先生虽非陕西人,但是我们流着一样的血,有着一样的信仰,文字和历史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知道:我们都是中华好儿女,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家,它的名字叫中国!


怀着忐忑与敬畏写完了《国家宝藏》之故宫篇。以上3件藏品只是故宫博物院的冰山一角,到2020年就是故宫诞辰600周年了,希望能再次去故宫博物院欣赏这些千年前留下的灿烂文化。没有更多的言语能拿来形容故宫了,只有这首诗歌才能彰显故宫的气势磅礴。

巍巍故宫 竦峙苍穹

雕梁画栋 巧及人工

文华武英 太和乾清

体象天地 寔丽且宏

巍巍故宫 古物攸同

环姿玮态 百代是崇

殷盘周彝 唐画宋瓷

亿万斯品 罗列靡遗

谁其守之 惟吾队士

谁其护之 惟吾队士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家宝藏》No.1: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