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整理有道云笔记,把之前记在手机里的有道云笔记的内容都导入到电脑,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收集了这么多的各类文章以及读书笔记等信息,但这也仅仅是信息而已,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内化。
很多自己以前写的读后感,现在看起来就像是别人写的,也并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和改变,要是以后看到差不多的文字,我可能又要感慨一番,但是生活依旧没有变化,这就是只读书不思考不内化的结果。
这个事实真的是太可怕了,我欠的账很多,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慢慢消化完这些积累的财富呢?
但是,相信那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从今天开始,慢慢整理与分享。
在我们这个国家,最昂贵的物品是自由与理想。他们都是具体的,都是不可以被出卖的,而自由与理想,也不可以被相互出卖。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力去追求自己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
“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在遇见这句话之前,我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我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到底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效的,我想,这种焦虑一定缠绕过所有试图追寻生命价值的年轻人,是这句广告词让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
后来,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你认为他是美好的吗?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我们去抵抗命运,享受生活。
这让我又一次想到这句话,
你的所有困惑,前人早就经历过了并写进书里了,所以你要做的,就是看到它。
我们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大部分都会觉得十分迷茫,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读研,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
并因为迷茫而感到着急和自责。
但是,就是吴晓波这样的名人,都有这样迷茫的时候,我们又何必为自己的一时迷茫而感到自责万分呢?
要知道,这是我们必经的过程。
我很喜欢的作家@鼹鼠的土豆 老师说:
人生无非是读书、历事、见人、行路,决定生活状态的三个重点思维逻辑、情商、技能,你能看多远,你才能走多远。
这不就是走出迷茫最好的途径吗?
多读书,尤其是名人传记,看看人家是怎么过好自己的一生,同时,那些大人物在成功前在经历的困苦,也会让我们不再因为一点小困难、小委屈就放弃努力,生气辞职;
多参加实习,了解你向往的工作和职位,实际是什么样的?所谓的热爱的事,不也是在实践中才能找到的吗?
见人,在我看来,名师指路是效率最高的学习途径。要是没有老师指点,真不知道自己还要走多少弯路。要不怎么有这句名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呢
我大学学的是新闻,专业的书我印象没有多少,但我看张季鸾的所有作品,就是他当年办《大公报》时写的评论,印象很深。因为从这些作品里你看到的是这个职业的气节,以及敏锐性。
新闻是很容易做得平庸的一种职业,特别是做得时间越长,抱怨和不平衡就会越大,老是写字会感觉得不偿失,但一旦停止写字也就失去了你的价值。做媒体的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情绪里。
但是我当了十多年记者,一直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因为在大学里我读过这样的作品,我知道一个好记者应该怎样让自己留下来。当年的许多政治人物都烟消云散了,但我们依然能记住这些记者的名字与作品。这些作品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职业和人生的价值观。
再次验证了冯仑老师说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只有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前提,才不会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迷失自己。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对自己的专业,必须看那些足够优秀,能够奠定你的职业和人生价值观的书。而我们,看了吗?
对我影响大的经济学读物有两本,我接触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就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而我也是凭借这本书进入新华社工作的。因为当时要考取新华分社,新华社招人一般都会从实习生里选拔,而我没有在那里实习过,所以他们考我就是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从此,我开始了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
另外一本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曼昆的思想和他的创作技巧让我很着迷。在过去20年里,我读了很多财经类图书,如韦尔奇的管理书籍、《长尾理论》,等等,但是如果比较范围是30年,这些书对我的影响还不如一本《三国演义》大。
如果看经济学,看来就要从最经典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萨米尔森的《经济学》看起,而不是什么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毕竟,前两本才是经济学的本源。
而王强老师在北大的演讲“读书如何改变我”中,也提到当时在学C语言和C++时,正是通过看这两种语言的发明者写的书,才成为班上唯一真正弄懂了这两种语言的同学。
我后来成了一个专业从事企业案例和经济史写作的财经作家,在这个领域中,有两位顶级高手:美国的理查德·泰德罗和英国的尼尔·弗格森,他们都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年富力强。泰德罗的《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让我见识到当世欧美学者的财经写作高度。尼尔·弗格森的创作更勤勉,《文明》、《货币的崛起》、《巨人》以及五卷本的《罗斯柴尔德家族》都堪称精品,他在建构一个宏大题材时的自信、从容及充满了偏见的武断,在当代非虚构类作家中很是少见,他的写作非常迷人。
这其实也可以看成是学习方法,要想做最好的,就要先向最好的学习,而且是世界顶级的,而不限于中国。
世界是平的,我们的竞争对象已经不光是中国了,看得远才能做的远。
我们要学习一件事,是不是也要先搞清楚,这个领域世界最顶尖的是谁?他是如何做的呢?
就拿看书来说,想学习哪个领域,就看那个领域最牛的书,观察那个领域最牛的人在什么书。
想学投资,就去看《穷查理宝典》,聆听查理芒格的智慧;想学写作,就去看《文心》,看看经常出现在我们语文课本上的叶圣陶老师,是怎么讲作文课的。
至于怎么选书以及看书的好坏,方法很多,可以看豆瓣评分以及书评,也可以咨询在这个领域有经验的前辈。
还要注意作者、版次和出版社等,领域大牛写的书一般差不了,已经出到十几版的书,经历时间的考验,必是精品,而像三联出版社,在书籍选择上一向比较严格,也是值得信任的。
至于华人经济学家,我最喜欢的是张五常的作品。当初读到他的《卖桔者言》时,感觉以这样的手法来写一本经济学书实在很有趣,读他的《经济解释》更是震慑于他的智力。
后来我写《激荡三十年》,便恳请张五常为我题写书名,他在西湖边的一个茶楼里,铺纸研墨,一口气连写了十多遍,那股认真劲令人难以忘怀。
我向他请教做学问的办法,他说:“问题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做学问要找重要的入手,选上不重要的问题下功夫,很容易转眼间断送学术生涯。”
这段话,值得抄在这里送给所有的年轻朋友们。
即将读研究生的我,对于这句话应该是相当受用了,很多讲座也提到过,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想想人生也是,找对了人生中重要的事,也就是明确的方向,就是选好了人生这篇论文的题目。
中国的成长高度,并不以所谓的“全球第一高楼”为标志,而是以我们的思想为标志。我们的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指向一个辽阔的未来。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时候不懂事,觉得这句话太扯了。因为,那时的我,眼中的书,只有枯燥的教科书。(语文不算,语文还是很喜欢的,哈哈)
而现在,算是真正明白了多读书的好处,也后悔以前读的书太少了。不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现在开始,不晚!
人生苦短,你会干的事很多,但真正能脚踏实地去完成的事情却很少,就正如索尼创始人盛田绍夫说过的那句话:
“所有我们完成的美好事物,没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因为这些事务都太难,太复杂。”
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了嘛。
想起了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书记录了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的写作过程,期间作者遇到了很多困难,生活条件艰苦,过年也不能回家,还要忍受身体上病痛,伟大的事情确实不易。
与作者相比,我们平时那些委屈和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何况很多熬夜加班也是自己效率不高,拖延症导致的。
在我熟悉的中国经济学家中,张五常大概是天赋最高的一位,他在40多岁的时候就差点儿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早年为了写《佃农理论》,他把十几箱原始档案一一分拣完,这份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所不屑于去做的。到今天,他已经是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了,可是每周还要写两篇1500字以上的专栏文章。
在我了解的当代西方学者中,英国的尼尔·弗格森是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三界之间,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
可是他的勤奋又是非常人能比的,为了写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他和助理们翻阅了罗氏家族百年以来的上万封家信及成吨的原始资料。
所以,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他们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情。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
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在制造的过程中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我又想起了冯仑的书名《伟大是熬出来的》,但是我现在终于明白这种勤奋最好是建立在自己的兴趣和热情之上。
就像我开始写作,没有人逼我,但是我就是几乎天天脑子里都是这件事,怎么组织素材,怎么进行排版,怎么处理图片。
即使是吃饭时间也不想浪费,别人会认为我很勤奋,但我自己知道,我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