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第五节

第四节过去及现在之运输情形

过去有崇安赤石起运,以小民船(俗称江西船)装载,沿溪流经建阳,而抵建瓯,需时二日至三日。在建瓯就溪边换装大民船沿闽江而下,抵古田之水口,间有雇用汽船拖曳而抵福州,约需时一星期左右。近十年来多改由南平配交汽艇运榕,再由火轮转运厦泉等地,自抗战发动后,海口被敌封锁,福州至厦门、泉州等地海运被切断,乃改由公路运输,后福泉公路为政府自行破坏后,再改由人力运送队肩挑,然因政府统制运输办理尚欠完善,致有长仅二百公里福泉路上有耽搁达数月之久者,且失窃之事历有所闻。运销漳州者间亦有取道永安、龙岩用汽车运载,但运输耗费至可惊人。

第五节今后运销上所遭遇之困难

目前运输上既有莫大困难,乃困难有更甚于此者,即闽南茶号因旧存岩茶无多,新制箱茶又因政府统制,无法自由运输,至数年岩茶大部囤存崇安,唯闽南茶号需用甚急,于是市价一降再降,且因旧存数量无多,或乃混合安溪等地乌龙茶冒充岩茶以图渔利者,政府之统制茶叶,乃为防止走私,深恐茶商将茶直接运往沪、潮、汕等沦陷区销售,更恐私运南洋逃避结汇,港、沪、厦、潮、汕沦陷区居民素嗜乌龙茶(包括闽北崇安、建瓯等地及闽南安溪等地所产,潮、汕销售安溪产者更属大宗),其侨居南洋群岛之同胞及寄足沪、港、鼓浪屿等地之富商巨贾,每年需要乌龙茶数量,极为庞大。政府统制茶叶运销,在理应尽量供应南洋群岛及沪、港等地消费者之需求,设有余力,更应争取沦陷区之销场,以国产乌龙茶压倒台湾制产乌龙茶之抬头。盖茶叶为农产品之一,历农民血汗所凝成,政府必须以全力为农民设法,使其销售畅顺,进而鼓励其增加产量,方能符合抗战救国纲领,增加后方生产之要旨。今乃仅知统制茶叶其名,对实际情形罕加注意,更无整个计划,例如年末囤存建瓯之乌龙茶数万箱,不许潮汕旅瓯茶商设法运往销售,致使年来建瓯茶商观望不前,近年所装箱额,据该地茶商公会负责人云,仅往年十分之五六,因此茶叶滞积内地,价格极贱。如安溪茶商公会,前为茶农向各界呼吁有一斤茶叶不如一斤菜豆之言,诚非虚语,盖茶叶多系销售外地,外地销场既被阻塞,囤存内地等于废物,尤以陈旧者为甚。莫怪多数茶农每将茶树砍伐而改种其他作物。现内销茶叶虽可自由运销、但因百货价格飞腾,运输倍加困难,人民生活日苦,三餐忧虑不饱,焉能余力享此芳茗。现岩茶各主要市场均为台湾产之乌龙茶所抢夺。抗战胜利后,恐国产乌龙茶已尽荒芜,如此顾虑虽不无杞忧之讥,然亦大有可能性也。


【妞注】

原文介绍的是当时在历史情况下,导致的运输受阻让闽茶一落千丈的情况。现在物流发达,即使是“鲜茶”(在制作后不焙火,新鲜保存茶内汁液速冻的茶)有时候经过空运一天就能到达北京、上海等地。上文的状况不复存在。出口方面的麻烦多出自茶内质的检验问题上,而并非运输受阻。比起那时候的状况,现在闽茶真的算复兴了。

今天去看《万物生长》首映了。明天要赶路去武夷山做茶。边看电影边想了好多。挺好的片子值得看,有青春的影子。看完片子,看有人在群里发武夷山茶农表演乌龙茶的视频。当时莫名一股火上来。觉得这样作秀的手工茶,根本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了就知道在工艺方面压根很多缺陷。这样的手工茶,还不如老老实实做机械呢。可能还年轻,对这样的事儿还动一动火气。后来突然间顿悟,自己每年痛苦的根源是在大家都不了解手工茶的时候,送朋友手工茶,朋友不懂喝,自己做的还很累。这样一厢情愿的好礼完全没有必要。在机械化大生产前提下的今天,优异的机械茶完全适合大规模的推广,而手工茶顶多给能喝得懂的人,或者了解的人去品饮才是双方的趣事。酒逢知己千杯少,茶逢知己半句多。味道上的你来我去已经把该说的话说尽了,剩下的只有相视一笑,共赏美景无言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四节 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