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不会被“老虎”吃掉?

怎样才不会被“老虎”吃掉?_第1张图片

2017年央视春晚,姜昆时隔30年再讲虎口遐想,没想到一语成谶。大年初二,一名男子在宁波动物园被老虎撕咬,事件中咬人老虎被击毙,伤者救治无效死亡。

据@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通报,根据死者张某同行人员李某某陈述并现场指认,当日下午2时许,张某及妻子和两个孩子、李某某夫妇一行6人到雅戈尔动物园北门,张某妻子和两个孩子以及李某某妻子购票入园后,张某、李某某未买票,从动物园北门西侧翻越3米高的动物园外围墙,又无视警示标识钻过铁丝网,再爬上老虎散放区3米高的围墙(围墙外侧有明显的警示标识,顶部装有70厘米宽网格状铁栅栏)。张某进入老虎散放区。李某某未进入,爬下围墙。相关情况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事发后,社交媒体几乎是一边倒地同情老虎,谴责批评死者不守规矩咎由自取。此外,还有议论动物园票价,议论动物园的管理,议论动物园业主的产业,议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议论生态文明,议论人与自然……

我想到的,是“怎样才不会被老虎吃掉”?

网上有个段子:当你正面面对老虎(还有野狼、棕熊、狮子等不同版本)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进入它的菜单选项,这时候不要低头弯腰暴露要害让它把你认为是草食动物,也别跑,跑不过,应该尽量站直身体,双目圆睁充满怒气,目光正面接触,死死盯住,不要移开,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再大吼一声:“有本事你吃了我啊”。这样会死得比较有尊严一点。其实意思就是,遇到老虎(或其他危险动物),非死即残!要想不被老虎吃掉,只有离老虎远一点。

怎样才不会被“老虎”吃掉?_第2张图片
怎样才不会被“老虎”吃掉?

半年前的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没有引起这次被咬身亡者的警觉。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老虎”,可人们似乎并不回避这样的危险。在危险面前,特别是在有利益诱惑的危险面前,人们喜欢赌一把,都相信倒霉蛋不会是自己。一方面,是觉得“动物园里的老虎不伤人”,意识不到危险。另一方面,“富贵险中求”,“冒险”成为一个诱人的名词,“危险”演化为“风险”,人们往往把它跟荣耀和勇气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对危险或者风险一定要有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认清“老虎”,才能远离伤害。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不一定人人都做得到,这其中每个人对“老虎”的认识水平往往起决定作用。

我们一说危险,大家知道那会带来损失。但一说风险,大家往往想到机会和收益,风险的危害总是潜伏的多,明显的少。一般来说,风险是可以防控的,如果你认识不到其中的危险,不加以预防和控制,任由它发生发展,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危险。

很多人的勇敢,不过是一种鲁莽,甚至是“傻”。正如乔尔·格林布拉特所言,“手持火把穿过一个炸药工厂,你可能活下来,但是你仍然是个傻子。”“因无知而无畏”,其结果通常不会太好。现实社会的很多危险,并不像老虎一样显而易见,可即使是老虎,也还是有人不把它当回事。

危险,或者说风险,其实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只要事情存在不确定性,就会有相应的风险。风险可控,事情会有趣味;风险不可控,则会让人焦虑不安。如果完全意识不到任何风险,那就要小心了,多半是因为你并不了解,没有看到隐藏的风险。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你不知道”,而是“你以为你知道”。

真正的大师或者专家,是不会轻易冒险的,他们更擅长的是“避险”。“富贵险中求”,不是说富贵散落在风险中,要主动冒险一个一个碰,敢遇险才能增加碰到富贵的机会,而是说,富贵往往都伴随着风险,要避开风险,剥皮取瓤,才能获得富贵。就像玩扫雷游戏,初级玩家是一格一格碰运气,而高手会从整体入手,把雷一个个排除,剩下的就都是安全的。

没有避险的本领,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就不要去冒险。探险家的每次行动,都会做足预案,带足装备,做好充分准备;长期在自然水域游泳的人,都会带上个“跟屁虫”,并尽量只在熟悉的水域活动;做风险投资的,会锁定自己熟悉的领域,设计模型降低系统化风险。

对于危险,不可有侥幸心理。冒险的人,目光只落在别人的成功上,盲目自信,比赌博更不靠谱。著名的庞氏骗局MMM金融互助平台,很多参与者都知道那是一个骗局,但都想着捞一把就走,无视身边人的预警,甚至在崩盘后还想着继续捞回来。

一些没有必要的冒险,即便风险再低,也架不住多次尝试。“久走夜路必撞鬼”,“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学过概率论就知道,哪怕只有10%的风险,连续10次尝试后,风险也高达65%,能全身而退的几率只有三成多。

古语有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百度百科解释说,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一是要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古之人不余欺也。

怎样才不会被“老虎”吃掉?_第3张图片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才不会被“老虎”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