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章

《往事岂能如烟战争就在昨日》读后感

退休后,我所有的生活都是随性而为。看书读报已没有了以前那么有耐心。前些日子断断续续阅读了“”平台上发表的文章——《往事岂能如烟战争就在昨日》(以下简称《》)有了写读后感的冲动,主要源自于作者是我老同事,而且是同庚,相处间我觉得他为人处世总有异于常人的地方。我试图通过阅读其作品,从字里行间找到答案。并愿意与朋友们分享。

《》讲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故事至今相距38年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越南抗美战争胜利野心膨胀,妄图重拾印支联邦美梦,不仅不听中国政府劝阻,而是对中国采取敌对行动。一边进犯其周边小国、一边驱赶华侨华人,在中国边境滋事。中国军队按照党和国家的决策,果断出击,在较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边境20余个重要城市,给了越军以沉重教训。两国边境军事对抗持续十年。二十世纪九十年初,为顺应国际形势发展,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

《》篇章布局简洁而有深意,作者把战前准备到受伤痊癒归队的经历编成13个章节或是13个小故事。行云流水间让人感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一个男人经过种种磨难后的成熟,我有幸与这样的具有独特阅历和丰富人生故事的男人同事感到欣慰。

我阅读时的状态是看一会歇一会儿,思绪与情感被故事情节吸引并深深的进入当时情景之中,甚至有时会哽咽或泪流满面。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若是亲人会是怎样的撕心裂肺。读完《》,思绪万千、有感而发。

一、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有的人生轰轰烈烈,有的人生碌碌无为。每个人生活环境不同,努力进取、追求完美却是无悔人生的真谛。人生价值的实现无关地位官阶,也无论生命长短。立足本职、格尽职守、争取胜利是军人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中几位烈士给我印象深刻:机枪手李勇,与敌火力点对射,轻伤不下火线,连队发起冲锋,他本可以留下却端起轻机枪顽强冲锋,直至胸膛被越军打成蜂窝状,临死仍紧扣着扳机,两眼怒视敌方。新兵小罗,广东人,19岁,入伍不到三个月。当炮弹袭来时,他用身体扑在战友身上,战友无恙,他中弹牺牲。无数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军人,死得重于泰山,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军人这个群体为党国所做出的贡献牺牲不仅仅在战时,在国家人民危难之际总会看见他们的身影。作为普通公民,应拥有家国情怀,永远感恩人民子弟兵,学习他们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国家有难时也得尽其所能做出自己的贡献,无愧此生。

二、英雄与乐观主义并行不悖。平时间凡人的哀伤显得苍白而无意义。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比皆是,少不了抱怨或是伤感。《》记述营属火力队队长、一机连副指导员左臂中弹,在包扎处置过程中表现坚强,仍不忘嘲讽了越军枪法太臭,咋没瞄准脑袋。这才叫战场上我军官兵英雄气概,脚踏阴阳两界仍能崩出几句俏皮话。面对生死泰然处之、乐观豁达,非常人所能表现的。都说战场是净化人的灵魂的场所,我得说,战场能教会一个男人的东西不仅仅是机智勇敢,还有对人生的启迪,对生命无常的领悟。乐观的享受生命、热爱他人、善待工作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

三、战争就是试金石,检验着人性善恶。《》记录战争的时间段并不长,但各种人物的内心活动都刻画的很清析。有的还未开战,就不知是紧张还是装疯,也有抛弃前嫌积极要求上战场的。让我震撼的一句话,不管平时表现咋样,战场上不当孬种。一个叫华华的宜昌籍战士为了上前线还请作者帮助走后门。经过作者的谋划终于如愿,难道他不知道,前线的枪炮没有长眼睛,难道他不知道,如发生意外,家人会是怎样的悲痛,但这些都不是他要考虑的,他想的是,什么叫男子汉,军人应有血性,国家才有依靠。这个小节让我深深感动。最后华华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荣立三等功。谁还会说华华表现不好吗?他掏出的是一颗对祖国赤诚之心。实际上,平时以是否顺应领导,细节是否到位而衡量一个人的品质的时候往往有失偏颇。

四、真性情、好同事。与作者同事十余年,一直觉得在机关干部里他是个特立独行之人,他工作认真负责、真诚与人相处、十分信任下属、个人素质全面,现在有了答案,军队就是个大学校,他所有行事风格无不体现出军人风格。他善于带领下属成长,不少年轻干部经他的传帮带,办事能力、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他刚直不阿不会逢迎领导却对同事不断施以援手,解决后顾之忧。他敢于硬碰硬的批评懈怠工作之人,哪怕遭到有关方面的打压。他常说,经过生死考验后,只觉得活着就好,名利可遇不可求。干好本职工作既是谋生的需要,也是对上级最好的报答。与他同事我们很开心、也很放心,因为在我们那个群体里,大家都是兄弟姐妹。

几篇文章、一段经历,让我明白了许多事情,人是需要经受磨难的,经受考验多了,尤其是生死考验,那这个人一定有异于常人的人生感悟。军人在履行职责时其实也是在丰富自己的人生,所以值得我们敬佩。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标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