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time基本概念
runtime是什么
runtime是属于OC的底层,是一套比较底层的纯C语言API, 属于1个C语言库, 包含了很多底层的C语言API,可以进行一些非常底层的操作(用OC是无法现实的, 不好实现)。 在我们平时编写的OC代码中, 程序运行过程时, 其实最终都是转成了runtime的C语言代码, runtime算是OC的幕后工作者。
//OC :
[[MJPerson alloc] init]
//runtime :
objc_msgSend(objc_msgSend("MJPerson" , "alloc"), "init")
runtime用途
1.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动态创建一个类(比如KVO的底层实现)
2.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动态地为某个类添加属性/方法。可以用于封装框架(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这就是我们runtime机制的主要运用方向
3.遍历一个类中所有的成员变量(属性)/所有方法。(比如字典–>模型:利用runtime遍历模型对象的所有属性, 根据属性名从字典中取出对应的值, 设置到模型的属性上;还有归档和接档,利用runtime遍历模型对象的所有属性)
runtime相关头文件和函数
runtime常用接口方法
Objc与C语言在函数调用上的对比
C语言:
函数的调用在编译的时候就决定调用哪个函数,编译完成之后直接顺序执行,无任何二义性。
C语言在编译阶段调用未实现的函数就会报错
Objc:
函数的调用成为消息发送。属于动态调用过程。
在编译的时候并不能决定真正调用哪个函数(事实证明,在编译阶段,Objc可以调用任何函数,即使这个函数并未实现,只要声明过就不会报错)
三种层面上与 Runtime 系统进行交互:
1.通过 Objective-C 源代码
多数情况我们只需要编写 OC 代码即可,Runtime 系统自动在幕后搞定一切,还记得简介中如果我们调用方法,编译器会将 OC 代码转换成运行时代码,在运行时确定数据结构和函数
2.通过 Foundation 框架的 NSObject 类定义的方法
Cocoa 程序中绝大部分类都是 NSObject 类的子类,所以都继承了 NSObject 的行为。(NSProxy 类是个例外,它是个抽象超类)
一些情况下,NSObject 类仅仅定义了完成某件事情的模板,并没有提供所需要的代码。例如 -description 方法,该方法返回类内容的字符串,该方法主要用来调试程序。NSObject 类并不知道子类的内容,所以它只是返回类的名字和对象的地址,NSObject 的子类可以重新实现。
还有一些 NSObject 的方法可以从 Runtime 系统中获取信息,允许对象进行自我检查。例如:
-class方法返回对象的类;
-isKindOfClass: 和 -isMemberOfClass: 方法检查对象是否存在于指定的类的继承体系中(是否是其子类或者父类或者当前类的成员变量);
-respondsToSelector: 检查对象能否响应指定的消息;
-conformsToProtocol:检查对象是否实现了指定协议类的方法;
-methodForSelector: 返回指定方法实现的地址。
3.通过对 runtime 库函数的直接调用
Runtime 系统是具有公共接口的动态共享库。头文件存放于/usr/include/objc目录下,这意味着我们使用时只需要引入
获取类:
Class PersonClass = object_getClass([Person class]);
SEL是selector在 Objc 中的表示:
SEL oriSEL = @selector(test1);
获取类方法:
Method oriMethod = Method class_getClassMethod(Class cls , SEL name);
获取实例方法:
Method class_getInstanceMethod(Class cls , SEL name)
添加方法:
BOOL addSucc = class_addMethod(xiaomingClass, oriSEL, method_getImplementation(cusMethod), method_getTypeEncoding(cusMethod));
替换原方法实现:
class_replaceMethod(toolClass, cusSEL, method_getImplementation(oriMethod), method_getTypeEncoding(oriMethod));
交换两个方法: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oriMethod, cusMethod);
获取一个类的属性列表(返回值是一个数组):
objc_property_t *propertyList = class_copyPropertyList([self class], &count);
获取一个类的方法列表(返回值是一个数组):
Method *methodList = class_copyMethodList([self class], &count);
获取一个类的成员变量列表(返回值是一个数组):
Ivar *ivarList = class_copyIvarList([self class], &count);
获取成员变量的名字:
const char *ivar_getName(Ivar v)
获取成员变量的类型:
const char *ivar_getTypeEndcoding(Ivar v)
获取一个类的协议列表(返回值是一个数组):
__unsafe_unretained Protocol **protocolList = class_copyProtocolList([self class], &count);
set方法:
//将值value 跟对象object 关联起来(将值value 存储到对象object 中)
//参数 object:给哪个对象设置属性
//参数 key:一个属性对应一个Key,将来可以通过key取出这个存储的值,key 可以是任何类型:double、int 等,建议用char 可以节省字节
//参数 value:给属性设置的值
//参数policy:存储策略 (assign 、copy 、 retain就是strong)
void objc_setAssociatedObject(id object , const void *key ,id value ,objc_AssociationPolicy policy)
利用参数key 将对象object中存储的对应值取出来:
id objc_getAssociatedObject(id object , const void *key)
runtime相关数据结构
SEL
它是selector在 Objc 中的表示(Swift 中是 Selector 类)。selector 是方法选择器,其实作用就和名字一样,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人名辨别谁是谁,注意 Objc 在相同的类中不会有命名相同的两个方法。selector 对方法名进行包装,以便找到对应的方法实现。它的数据结构是:
typedef struct objc_selector *SEL;
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个映射到方法的 C 字符串,你可以通过 Objc 编译器器命令@selector() 或者 Runtime 系统的 sel_registerName函数来获取一个 SEL 类型的方法选择器。
id
id 是一个参数类型,它是指向某个类的实例的指针。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objc_object *id;
struct objc_object {
Class isa;
};
以上定义,看到 objc_object 结构体包含一个isa指针,根据 isa 指针就可以找到对象所属的类。
注意:
isa 指针在代码运行时并不总指向实例对象所属的类型,所以不能依靠它来确定类型,要想确定类型还是需要用对象的 -class 方法。
PS : KVO 的实现机理就是将被观察对象的 isa 指针指向一个中间类而不是真实类型。
Class
typedef struct objc_class *Class;
Class 其实是指向 objc_class 结构体的指针。objc_class 的数据结构如下:
struct objc_class {
Class isa OBJC_ISA_AVAILABILITY;
#if !__OBJC2__
Class super_class OBJC2_UNAVAILABLE;
const char *name OBJC2_UNAVAILABLE;
long version OBJC2_UNAVAILABLE;
long info OBJC2_UNAVAILABLE;
long instance_size OBJC2_UNAVAILABLE;
struct objc_ivar_list *ivars OBJC2_UNAVAILABLE;
struct objc_method_list **methodLists OBJC2_UNAVAILABLE;
struct objc_cache *cache OBJC2_UNAVAILABLE;
struct objc_protocol_list *protocols OBJC2_UNAVAILABLE;
#endif
} OBJC2_UNAVAILABLE;
从 objc_class 可以看到,一个运行时类中关联了它的父类指针、类名、成员变量、方法、缓存以及附属的协议。
其中 objc_ivar_list 和 objc_method_list分别是成员变量列表和方法列表:
/ 成员变量列表
struct objc_ivar_list {
int ivar_count OBJC2_UNAVAILABLE;
#ifdef __LP64__
int space OBJC2_UNAVAILABLE;
#endif
/* variable length structure */
struct objc_ivar ivar_list[1] OBJC2_UNAVAILABLE;
} OBJC2_UNAVAILABLE;
// 方法列表
struct objc_method_list {
struct objc_method_list *obsolete OBJC2_UNAVAILABLE;
int method_count OBJC2_UNAVAILABLE;
#ifdef __LP64__
int space OBJC2_UNAVAILABLE;
#endif
/* variable length structure */
struct objc_method method_list[1] OBJC2_UNAVAILABLE;
}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动态修改 *methodList 的值来添加成员方法,这也是 Category 实现的原理,同样解释了 Category 不能添加属性的原因。
objc_ivar_list 结构体用来存储成员变量的列表,而 objc_ivar 则是存储了单个成员变量的信息;同理,objc_method_list 结构体存储着方法数组的列表,而单个方法的信息则由 objc_method结构体存储。
值得注意的时,objc_class 中也有一个 isa 指针,这说明 Objc 类本身也是一个对象。为了处理类和对象的关系,Runtime 库创建了一种叫做 Meta Class(元类) 的东西,类对象所属的类就叫做元类。Meta Class 表述了类对象本身所具备的元数据。
我们所熟悉的类方法,就源自于 Meta Class。我们可以理解为类方法就是类对象的实例方法。每个类仅有一个类对象,而每个类对象仅有一个与之相关的元类。
当你发出一个类似 NSObject alloc 的消息时,实际上,这个消息被发送给了一个类对象(Class Object),这个类对象必须是一个元类的实例,而这个元类同时也是一个根元类(Root Meta Class)的实例。所有元类的 isa 指针最终都指向根元类。
所以当 [NSObject alloc] 这条消息发送给类对象的时候,运行时代码 objc_msgSend() 会去它元类中查找能够响应消息的方法实现,如果找到了,就会对这个类对象执行方法调用。
最后 objc_class 中还有一个 objc_cache ,缓存。
Method
Method 代表类中某个方法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objc_method *Method;
struct objc_method {
SEL method_name OBJC2_UNAVAILABLE;
char *method_types OBJC2_UNAVAILABLE;
IMP method_imp OBJC2_UNAVAILABLE;
}
objc_method 存储了方法名,方法类型和方法实现:
- 方法名类型为 SEL
- 方法类型 method_types 是个 char 指针,存储方法的参数类型和返回值类型
- method_imp 指向了方法的实现,本质是一个函数指针
Ivar
Ivar 是表示成员变量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objc_ivar *Ivar;
struct objc_ivar {
char *ivar_name OBJC2_UNAVAILABLE;
char *ivar_type OBJC2_UNAVAILABLE;
int ivar_offset OBJC2_UNAVAILABLE;
#ifdef __LP64__
int space OBJC2_UNAVAILABLE;
#endif
}
其中 ivar_offset 是基地址偏移字节
IMP
IMP在objc.h中的定义是:
typedef id (*IMP)(id, SEL, ...);
它就是一个函数指针,这是由编译器生成的。当你发起一个 ObjC 消息之后,最终它会执行的那段代码,就是由这个函数指针指定的。而 IMP 这个函数指针就指向了这个方法的实现。
如果得到了执行某个实例某个方法的入口,我们就可以绕开消息传递阶段,直接执行方法,这在后面 Cache 中会提到。
你会发现 IMP指向的方法与 objc_msgSend 函数类型相同,参数都包含 id和SEL 类型。每个方法名都对应一个 SEL 类型的方法选择器,而每个实例对象中的 SEL 对应的方法实现肯定是唯一的,通过一组 id和 SEL 参数就能确定唯一的方法实现地址。
而一个确定的方法也只有唯一的一组 id 和 SEL 参数。
Cache
Cache 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objc_cache *Cache
struct objc_cache {
unsigned int mask /* total = mask + 1 */ OBJC2_UNAVAILABLE;
unsigned int occupied OBJC2_UNAVAILABLE;
Method buckets[1] OBJC2_UNAVAILABLE;
};
Cache 为方法调用的性能进行优化,每当实例对象接收到一个消息时,它不会直接在 isa 指针指向的类的方法列表中遍历查找能够响应的方法,因为每次都要查找效率太低了,而是优先在 Cache 中查找。
Runtime 系统会把被调用的方法存到 Cache 中,如果一个方法被调用,那么它有可能今后还会被调用,下次查找的时候就会效率更高。就像计算机组成原理中 CPU 绕过主存先访问 Cache 一样。
消息发送和消息转发
消息发送举例:下面这个OC代码
[person read:book];
会被编译成:
objc_msgSend(person, @selector(read:), book);
objc_msgSend的具体流程如下:
- 通过isa指针找到所属类
- 查找类的cache列表, 如果没有则下一步
- 查找类的”方法列表”
- 如果能找到与选择子名称相符的方法, 就跳至其实现代码
找不到, 就沿着继承体系继续向上查找 - 如果能找到与选择子名称相符的方法, 就跳至其实现代码
找不到, 执行”消息转发”.
消息转发
上面我们提到, 如果到最后都找不到, 就会来到消息转发,消息转发的流程如下:
- 动态方法解析 : 先问接收者所属的类, 你看能不能动态添加个方法来处理这个”未知的消息”? 如果能, 则消息转发结束.
- 备胎(后备接收者) : 请接收者看看有没有其他对象能处理这条消息? 如果有, 则把消息转给那个对象, 消息转发结束.
- 消息签名 : 这里会要求你返回一个消息签名, 如果返回nil, 则消息转发结束.
- 完整的消息转发 : 备胎都搞不定了, 那就只能把该消息相关的所有细节都封装到一个NSInvocation对象, 再问接收者一次, 快想办法把这个搞定了. 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还无法处理, 消息转发机制也无能为力了。
- 动态方法解析
对象在收到无法解读的消息后, 首先调用其所属类的这个类方法 :
+ (BOOL)resolveInstanceMethod:(SEL)selector
// selector : 那个未知的选择子
// 返回YES则结束消息转发
// 返回NO则进入备胎
假如尚未实现的方法不是实例方法而是类方法, 则会调用另一个方法resolveClassMethod:
- 备胎
动态方法解析失败, 则调用这个方法
- (id)forwardingTargetForSelector:(SEL)selector
// selector : 那个未知的消息
// 返回一个能响应该未知选择子的备胎对象
通过备胎这个方法, 可以用”组合”来模拟出”多重继承”.
- 消息签名
备胎搞不定, 这个方法就准备要被包装成一个NSInvocation对象, 在这里要先返回一个方法签名
- (NSMethodSignature *)methodSignatureForSelector:(SEL)aSelector
// NSMethodSignature : 该selector对应的方法签名
- 完整的消息转发
给接收者最后一次机会把这个方法处理了, 搞不定就直接程序崩溃!
- (void)forwardInvocation:(NSInvocation *)invocation
// invocation : 封装了与那条尚未处理的消息相关的所有细节的对象
在这里能做的比较现实的事就是 : 在触发消息前, 先以某种方式改变消息内容, 比如追加另外一个参数, 或是改变消息等等. 实现此方法时, 如果发现某调用操作不应该由本类处理, 可以调用超类的同名方法. 则继承体系中的每个类都有机会处理该请求, 直到NSObject. 如果NSObject搞不定, 则还会调用doesNotRecognizeSelector:来抛出异常, 此时你就会在控制台看到那熟悉的unrecognized selector sent to instance..
上面这4个方法均是模板方法,开发者可以override,由runtime来调用。最常见的实现消息转发,就是重写方法3和4,忽略这个消息或者代理给其他对象.
runtime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想使用runtime,首先在写运行时代码之前,要先加上头文件:
#import // 模拟器
或者
#import // 真机
#import // 真机
动态添加一个类
(“KVO”的实现是利用了runtime能够动态添加类)
原来当你对一个对象进行观察时, 系统会自动新建一个类继承自原类, 然后重写被观察属性的setter方法. 然后重写的setter方法会负责在调用原setter方法前后通知观察者. 然后把原对象的isa指针指向这个新类, 我们知道, 对象是通过isa指针去查找自己是属于哪个类, 并去所在类的方法列表中查找方法的, 所以这个时候这个对象就自然地变成了新类的实例对象.
就像KVO一样, 系统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根据你要监听的类, 动态添加一个新类继承自该类, 然后重写原类的setter方法并在里面通知observer的.
那么, 如何动态添加一个类呢? 直接上代码:
// 创建一个类(size_t extraBytes该参数通常指定为0, 该参数是分配给类和元类对象尾部的索引ivars的字节数。)
Class clazz = objc_allocateClassPair([NSObject class], "GoodPerson", 0);
// 添加ivar
// @encode(aType) : 返回该类型的C字符串
class_addIvar(clazz, "_name", sizeof(NSString *), log2(sizeof(NSString *)), @encode(NSString *));
class_addIvar(clazz, "_age", sizeof(NSUInteger), log2(sizeof(NSUInteger)), @encode(NSUInteger));
// 注册该类
objc_registerClassPair(clazz);
// 创建实例对象
id object = [[clazz alloc] init];
// 设置ivar
[object setValue:@"Tracy" forKey:@"name"];
Ivar ageIvar = class_getInstanceVariable(clazz, "_age");
object_setIvar(object, ageIvar, @18);
// 打印对象的类和内存地址
NSLog(@"%@", object);
// 打印对象的属性值
NSLog(@"name = %@, age = %@", [object valueForKey:@"name"], object_getIvar(object, ageIvar));
// 当类或者它的子类的实例还存在,则不能调用objc_disposeClassPair方法
object = nil;
// 销毁类
objc_disposeClassPair(clazz);
运行结果为:
2016-09-04 17:04:08.328 Runtime-实践篇[13699:1043458]
2016-09-04 17:04:08.329 Runtime-实践篇[13699:1043458] name = Tracy, age = 18
这样, 我们就在程序运行时动态添加了一个继承自NSObject的GoodPerson类, 并为该类添加了name和age成员变量.
通过runtime获取一个类的所有属性,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打印一个类的所有ivar, property 和 method(简单直接的使用)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p setValue:@"Kobe" forKey:@"name"];
[p setValue:@18 forKey:@"age"];
// p.address = @"广州大学城";
p.weight = 110.0f;
// 1.打印所有ivars
unsigned int ivarCount = 0;
// 用一个字典装ivarName和value
NSMutableDictionary *ivarDict = [NSMutableDictionary dictionary];
Ivar *ivarList = class_copyIvarList([p class], &ivarCount);
for(int i = 0; i < ivarCount; i++){
NSString *ivarName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ivar_getName(ivarList[i])];
id value = [p valueForKey:ivarName];
if (value) {
ivarDict[ivarName] = value;
} else {
ivarDict[ivarName] = @"值为nil";
}
}
// 打印ivar
for (NSString *ivarName in ivarDict.allKeys) {
NSLog(@"ivarName:%@, ivarValue:%@",ivarName, ivarDict[ivarName]);
}
// 2.打印所有properties
unsigned int propertyCount = 0;
// 用一个字典装propertyName和value
NSMutableDictionary *propertyDict = [NSMutableDictionary dictionary];
objc_property_t *propertyList = class_copyPropertyList([p class], &propertyCount);
for(int j = 0; j < propertyCount; j++){
NSString *propertyName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property_getName(propertyList[j])];
id value = [p valueForKey:propertyName];
if (value) {
propertyDict[propertyName] = value;
} else {
propertyDict[propertyName] = @"值为nil";
}
}
// 打印property
for (NSString *propertyName in propertyDict.allKeys) {
NSLog(@"propertyName:%@, propertyValue:%@",propertyName, propertyDict[propertyName]);
}
// 3.打印所有methods
unsigned int methodCount = 0;
// 用一个字典装methodName和arguments
NSMutableDictionary *methodDict = [NSMutableDictionary dictionary];
Method *methodList = class_copyMethodList([p class], &methodCount);
for(int k = 0; k < methodCount; k++){
SEL methodSel = method_getName(methodList[k]);
NSString *methodName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sel_getName(methodSel)];
unsigned int argumentNums = method_getNumberOfArguments(methodList[k]);
methodDict[methodName] = @(argumentNums - 2); // -2的原因是每个方法内部都有self 和 selector 两个参数
}
// 打印method
for (NSString *methodName in methodDict.allKeys) {
NSLog(@"methodName:%@, argumentsCount:%@", methodName, methodDict[methodName]);
}
打印结果为 :
2016-09-04 17:06:49.070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ivarName:_name, ivarValue:Kobe
2016-09-04 17:06:49.071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ivarName:_age, ivarValue:18
2016-09-04 17:06:49.071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ivarName:_weight, ivarValue:110
2016-09-04 17:06:49.072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ivarName:_address, ivarValue:值为nil
2016-09-04 17:06:49.072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propertyName:address, propertyValue:值为nil
2016-09-04 17:06:49.072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propertyName:weight, propertyValue:110
2016-09-04 17:06:49.073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methodName:setWeight:, argumentsCount:1
2016-09-04 17:06:49.073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methodName:weight, argumentsCount:0
2016-09-04 17:06:49.074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methodName:setAddress:, argumentsCount:1
2016-09-04 17:06:49.074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methodName:address, argumentsCount:0
2016-09-04 17:06:49.074 Runtime-实践篇[13723:1044813] methodName:.cxx_destruct, argumentsCount
2 动态变量控制
在程序中,XiaoMing的age是10,后来被runtime变成了20,来看看runtime是怎么做到的:
-(void)changeAge{
unsigned int count = 0;
//动态获取XiaoMing类中的所有属性[当然包括私有]
Ivar *ivar = class_copyIvarList([self.xiaoMing class], &count);
//遍历属性找到对应age字段
for (int i = 0; i
3 在NSObject的分类中增加方法来避免使用KVC赋值的时候出现崩溃
在有些时候我们需要通过KVC去修改某个类的私有变量,但是又不知道该属性是否存在,如果类中不存在该属性,那么通过KVC赋值就会crash,这时也可以通过运行时进行判断。同样我们在NSObject的分类中增加如下方法。
/**
* 判断类中是否有该属性
*
* @param property 属性名称
*
* @return 判断结果
*/
-(BOOL)hasProperty:(NSString *)property {
BOOL flag = NO;
u_int count = 0;
Ivar *ivars = class_copyIvarList([self class], &count);
for (int i = 0; i < count; i++) {
const char *propertyName = ivar_getName(ivars[i]);
NSString *propertyString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propertyName];
if ([propertyString isEqualToString:property]){
flag = YES;
}
}
}
4 自动的归档和解档
5 字典转模型
利用runtime的动态交换方法实现,我们可以做什么?
1 方法简单的交换
创建一个Person类,类中实现以下两个类方法,并在.h 文件中声明
+ (void)run {
NSLog(@"跑");
}
+ (void)study {
NSLog(@"学习");
}
控制器中调用,则先打印跑,后打印学习
[Person run];
[Person study];
下面通过runtime 实现方法交换,类方法用class_getClassMethod ,对象方法用class_getInstanceMethod
// 获取两个类的类方法
Method m1 = class_getClassMethod([Person class], @selector(run));
Method m2 = class_getClassMethod([Person class], @selector(study));
// 开始交换方法实现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m1, m2);
// 交换后,先打印学习,再打印跑!
[Person run];
[Person study];
2 拦截系统方法(Swizzle 黑魔法),也可以说成对系统的方法进行替换
由于某种原因,我们要改变这个方法的实现,但是又不能去动它的源代码(系统的方法或者一些开源库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runtime就派上用场了。
需求:比如iOS6 升级 iOS7 后需要版本适配,根据不同系统使用不同样式图片(拟物化和扁平化),如何通过不去手动一个个修改每个UIImage的imageNamed:方法就可以实现为该方法中加入版本判断语句?
步骤:
1、为UIImage建一个分类(UIImage+Category)
2、在分类中实现一个自定义方法,方法中写要在系统方法中加入的语句,比如版本判断
+ (UIImage *)xh_imageNamed:(NSString *)name {
double version = [[UIDevice currentDevice].systemVersion doubleValue];
if (version >= 7.0) {
// 如果系统版本是7.0以上,使用另外一套文件名结尾是‘_os7’的扁平化图片
name = [name stringByAppendingString:@"_os7"];
}
return [UIImage xh_imageNamed:name];
}
3、分类中重写UIImage的load方法,实现方法的交换(只要能让其执行一次方法交换语句,load再合适不过了)
+ (void)load {
// 获取两个类的类方法
Method m1 = class_getClassMethod([UIImage class], @selector(imageNamed:));
Method m2 = class_getClassMethod([UIImage class], @selector(xh_imageNamed:));
// 开始交换方法实现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m1, m2);
}
注意:自定义方法中最后一定要再调用一下系统的方法,让其有加载图片的功能,但是由于方法交换,系统的方法名已经变成了我们自定义的方法名(有点绕,就是用我们的名字能调用系统的方法,用系统的名字能调用我们的方法),这就实现了系统方法的拦截!
利用以上思路,我们还可以给 NSObject 添加分类,统计创建了多少个对象,给控制器添加分类,统计有创建了多少个控制器,特别是公司需求总变的时候,在一些原有控件或模块上添加一个功能,建议使用该方法!
交换原理:
交换之前:
交换之后:
动态添加方法
开发使用场景:如果一个类方法非常多,加载类到内存的时候也比较耗费资源,需要给每个方法生成映射表,可以使用动态给某个类,添加方法解决。
经典面试题:有没有使用performSelector,其实主要想问你有没有动态添加过方法。
简单使用:
@implementation ViewController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 Do any additional setup after loading the view, typically from a nib.
Person *p = [[Person alloc] init];
// 默认person,没有实现eat方法,可以通过performSelector调用,但是会报错。
// 动态添加方法就不会报错
[p performSelector:@selector(eat)];
}
@end
@implementation Person
// void(*)()
// 默认方法都有两个隐式参数,
void eat(id self,SEL sel)
{
NSLog(@"%@ %@",self,NSStringFromSelector(sel));
}
// 当一个对象调用未实现的方法,会调用这个方法处理,并且会把对应的方法列表传过来.
// 刚好可以用来判断,未实现的方法是不是我们想要动态添加的方法
+ (BOOL)resolveInstanceMethod:(SEL)sel
{
if (sel == @selector(eat)) {
// 动态添加eat方法
// 第一个参数:给哪个类添加方法
// 第二个参数:添加方法的方法编号
// 第三个参数:添加方法的函数实现(函数地址)
// 第四个参数:函数的类型,(返回值+参数类型) v:void @:对象->self :表示SEL->_cmd
class_addMethod(self, @selector(eat), eat, "v@:");
}
return [super resolveInstanceMethod:sel];
}
@end
利用运行时set和get这两个API,可以让类别可以添加属性
步骤:
1、创建一个类别,比如给任何一个对象都添加一个name属性,就是NSObject添加分类(NSObject+Category)
2、先在.h 中@property 声明出get 和 set 方法,方便点语法调用
@property(nonatomic,copy)NSString *name;
3、在.m 中重写set 和 get 方法,内部利用runtime 给属性赋值和取值
char nameKey;
- (void)setName:(NSString *)name {
// 将某个值跟某个对象关联起来,将某个值存储到某个对象中
objc_setAssociatedObject(self, &nameKey, name, OBJC_ASSOCIATION_COPY_NONATOMIC);
}
- (NSString *)name {
return objc_getAssociatedObject(self, &nameKey);
}
自动归档和解档
如果你实现过自定义模型数据持久化的过程,那么你也肯定明白,如果一个模型有许多个属性,那么我们需要对每个属性都实现一遍encodeObject 和decodeObjectForKey方法,如果这样的模型又有很多个,这还真的是一个十分麻烦的事情。下面来看看简单的实现方式。
假设现在有一个Movie类,有3个属性,它的h文件这这样的
#import
//1. 如果想要当前类可以实现归档与反归档,需要遵守一个协议NSCoding
@interface Movie :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movieId;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movieName;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pic_url;
@end
如果是正常写法, m文件应该是这样的:
#import "Movie.h"
@implementation Movie
- (void)encodeWithCoder:(NSCoder *)aCoder
{
[aCoder encodeObject:_movieId forKey:@"id"];
[aCoder encodeObject:_movieName forKey:@"name"];
[aCoder encodeObject:_pic_url forKey:@"url"];
}
- (id)initWithCoder:(NSCoder *)aDecoder
{
if (self = [super init]) {
self.movieId = [aDecoder decodeObjectForKey:@"id"];
self.movieName = [aDecoder decodeObjectForKey:@"name"];
self.pic_url = [aDecoder decodeObjectForKey:@"url"];
}
return self;
}
@end
如果这里有100个属性,那么我们也只能把100个属性都给写一遍。
不过你会使用runtime后,这里就有更简便的方法。
下面看看runtime的实现方式:
#import "Movie.h"
#import
@implementation Movie
- (void)encodeWithCoder:(NSCoder *)encoder
{
unsigned int count = 0;
Ivar *ivars = class_copyIvarList([Movie class], &count);
for (int i = 0; i
这样的方式实现,不管有多少个属性,写这几行代码就搞定了。怎么,还嫌麻烦,下面看看更加简便的方法:两句代码搞定。
我们把encodeWithCoder 和 initWithCoder这两个方法抽成宏
#import "Movie.h"
#import
#define encodeRuntime(A) \
\
unsigned int count = 0;\
Ivar *ivars = class_copyIvarList([A class], &count);\
for (int i = 0; i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宏单独放到一个文件里面,这里以后需要进行数据持久化的模型都可以直接使用这两个宏。
使用runtime实现字典转模型
- 模型属性,通常需要跟字典中的key一一对应
- 问题:一个一个的生成模型属性,很慢?
- 需求:能不能自动根据一个字典,生成对应的属性。
- 解决:提供一个分类,专门根据字典生成对应的属性字符串。
/ 自动打印属性字符串
+ (void)resolveDict:(NSDictionary *)dict{
// 拼接属性字符串代码
NSMutableString *strM = [NSMutableString string];
// 1.遍历字典,把字典中的所有key取出来,生成对应的属性代码
[dict enumerateKeysAndObjectsUsingBlock:^(id _Nonnull key, id _Nonnull obj, BOOL * _Nonnull stop) {
// 类型经常变,抽出来
NSString *type;
if ([obj isKindOfClass:NSClassFromString(@"__NSCFString")]) {
type = @"NSString";
}else if ([obj isKindOfClass:NSClassFromString(@"__NSCFArray")]){
type = @"NSArray";
}else if ([obj isKindOfClass:NSClassFromString(@"__NSCFNumber")]){
type = @"int";
}else if ([obj isKindOfClass:NSClassFromString(@"__NSCFDictionary")]){
type = @"NSDictionary";
}
// 属性字符串
NSString *str;
if ([type containsString:@"NS"]) {
str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 *%@;",type,key];
}else{
str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property (nonatomic, assign) %@ %@;",type,key];
}
// 每生成属性字符串,就自动换行。
[strM appendFormat:@"\n%@\n",str];
}];
// 把拼接好的字符串打印出来,就好了。
NSLog(@"%@",strM);
}
@end
字典转模型的第二步(方式1):KVC的方式来字典转模型(之前使用的方式)
+ (instancetype)statusWithDict:(NSDictionary *)dict
{
Status *status = [[self alloc] init];
[status setValuesForKeysWithDictionary:dict];
return status;
}
@end
1 KVC字典转模型弊端:必须保证,模型中的属性和字典中的key一一对应。如果不一致,就会调用[ setValue:forUndefinedKey:],报key找不到的错。
2 分析:模型中的属性和字典的key不一一对应,系统就会调用setValue:forUndefinedKey:报错。
3 解决:重写对象的setValue:forUndefinedKey:,把系统的方法覆盖,就能继续使用KVC,字典转模型了。
字典转模型的第二步(方式1):利用Runtime来字典转模型
1 思路:利用运行时,遍历模型中所有属性,根据模型的属性名,去字典中查找key,取出对应的值,给模型的属性赋值。
2 步骤:提供一个NSObject分类,专门字典转模型,以后所有模型都可以通过这个分类转。
@implementation ViewController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 Do any additional setup after loading the view, typically from a nib.
// 解析Plist文件
NSString *filePath = [[NSBundle mainBundle] pathForResource:@"status.plist" ofType:nil];
NSDictionary *statusDict = [NSDictionary dictionaryWithContentsOfFile:filePath];
// 获取字典数组
NSArray *dictArr = statusDict[@"statuses"];
// 自动生成模型的属性字符串
// [NSObject resolveDict:dictArr[0][@"user"]];
_statuses = [NSMutableArray array];
// 遍历字典数组
for (NSDictionary *dict in dictArr) {
Status *status = [Status modelWithDict:dict];
[_statuses addObject:status];
}
// 测试数据
NSLog(@"%@ %@",_statuses,[_statuses[0] user]);
}
@end
@implementation NSObject (Model)
+ (instancetype)modelWithDict:(NSDictionary *)dict
{
// 思路:遍历模型中所有属性-》使用运行时
// 0.创建对应的对象
id objc = [[self alloc] init];
// 1.利用runtime给对象中的成员属性赋值
// class_copyIvarList:获取类中的所有成员属性
// Ivar:成员属性的意思
// 第一个参数:表示获取哪个类中的成员属性
// 第二个参数:表示这个类有多少成员属性,传入一个Int变量地址,会自动给这个变量赋值
// 返回值Ivar *:指的是一个ivar数组,会把所有成员属性放在一个数组中,通过返回的数组就能全部获取到。
/* 类似下面这种写法
Ivar ivar;
Ivar ivar1;
Ivar ivar2;
// 定义一个ivar的数组a
Ivar a[] = {ivar,ivar1,ivar2};
// 用一个Ivar *指针指向数组第一个元素
Ivar *ivarList = a;
// 根据指针访问数组第一个元素
ivarList[0];
*/
unsigned int count;
// 获取类中的所有成员属性
Ivar *ivarList = class_copyIvarList(self, &count);
for (int i = 0; i < count; i++) {
// 根据角标,从数组取出对应的成员属性
Ivar ivar = ivarList[i];
// 获取成员属性名
NSString *name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ivar_getName(ivar)];
// 处理成员属性名->字典中的key
// 从第一个角标开始截取
NSString *key = [name substringFromIndex:1];
// 根据成员属性名去字典中查找对应的value
id value = dict[key];
// 二级转换:如果字典中还有字典,也需要把对应的字典转换成模型
// 判断下value是否是字典
if ([value isKindOfClass:[NSDictionary class]]) {
// 字典转模型
// 获取模型的类对象,调用modelWithDict
// 模型的类名已知,就是成员属性的类型
// 获取成员属性类型
NSString *type = [NSString stringWithUTF8String:ivar_getTypeEncoding(ivar)];
// 生成的是这种@"@\"User\"" 类型 -》 @"User" 在OC字符串中 \" -> ",\是转义的意思,不占用字符
// 裁剪类型字符串
NSRange range = [type rangeOfString:@"\""];
type = [type substringFromIndex:range.location + range.length];
range = [type rangeOfString:@"\""];
// 裁剪到哪个角标,不包括当前角标
type = [type substringToIndex:range.location];
// 根据字符串类名生成类对象
Class modelClass = NSClassFromString(type);
if (modelClass) { // 有对应的模型才需要转
// 把字典转模型
value = [modelClass modelWithDict:value];
}
}
// 三级转换:NSArray中也是字典,把数组中的字典转换成模型.
// 判断值是否是数组
if ([value isKindOfClass:[NSArray class]]) {
// 判断对应类有没有实现字典数组转模型数组的协议
if ([self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arrayContainModelClass)]) {
// 转换成id类型,就能调用任何对象的方法
id idSelf = self;
// 获取数组中字典对应的模型
NSString *type = [idSelf arrayContainModelClass][key];
// 生成模型
Class classModel = NSClassFromString(type);
NSMutableArray *arrM = [NSMutableArray array];
// 遍历字典数组,生成模型数组
for (NSDictionary *dict in value) {
// 字典转模型
id model = [classModel modelWithDict:dict];
[arrM addObject:model];
}
// 把模型数组赋值给value
value = arrM;
}
}
if (value) { // 有值,才需要给模型的属性赋值
// 利用KVC给模型中的属性赋值
[objc setValue:value forKey:key];
}
}
return objc;
}
@end
实现字典和模型的自动转换:首先要根据模型的实现模型。。。。。。。
(核心就是可以遍历出字典中的每个属性,json解析中大牛框架都用了这个特性,包括MJEXtension,YYModel,jsonModel都是将json转换为字典,再遍历字典中的每个属性来进行modle的转换)。
基本上主流的json 转model 都少不了,使用运行时动态获取属性的属性名的方法,来进行字典转模型替换,字典转模型效率最高的(耗时最短的)的是KVC,其他的字典转模型是在KVC 的key 和Value 做处理,动态的获取json 中的key 和value ,当然转换的过程中,第三方框架需要做一些判空啊,镶嵌的逻辑处理, 再进行KVC 转模型.
无论JsonModle,YYKIt,MJextension 都少不了[xx setValue:value forKey:key];这句代码的,不信可以去搜,这是字典转模型的核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