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CPA教你三分钟财务入门

十年CPA教你三分钟财务入门_第1张图片

经常有朋友跟我说想学习一些简单的财务知识,让我推荐几本书看看。我发现有这类需求的人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种是企业里面做到一定级别的非财务人员,由于财务指标是衡量品牌业绩的重要参照和决策依据,所以想有更深入些的了解;第二种是自己创业的,由于企业的本质是为了赚钱(非盈利机构等除外),所以能看懂财务报表就至关重要;还有一种则是投资者,想要通过财务报表来了解一家企业的资产情况及盈利能力,从而辅助做出投资决策。

我确实也推荐了一些书,一类是科班的,比如一本书读懂财报》,清华会计系主任写的,比较专业和严谨,同时也比较枯燥;另一类是非科班出身的人写的,比如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比较接地气,但相应专业性会差一些。不过我从来没有好意思问过他们听了我的推荐后,是否真正读完了这些书,或者至少认真翻看过了。对于这一点,我持谨慎怀疑态度;因为我自己翻过,基本都是从“现金及等价物”开始,一个科目一个科目的阐述,再如何诙谐有趣、辅以案例,我都难免觉得实在是太!无!聊!了!大而全自然是满足了,但是对于一般需求来说,这样的结构和讲述方式真的有必要吗?大多数人并非想成为专家,只是想大致了解下财报结构和概念;如果是这样的需求,我觉得做到以下三步,三分钟了解财务不是梦(汗,怎么有点像传销了)。

首先我觉得非财务小伙伴要克服的是畏难心理。我发现每次我跟业务部门沟通的时候,只要一打开excel表格展现出满屏数字,对方常常就先泄了气(我的问题哈,我已经改进了);不止一次业务部门的小伙伴看到我在无数数字间穿梭的时候,总是半是同情半是庆幸的说,哎呀这么多数字你累不累呀?其实这绝对是是种误解。量子物理很多人搞不清楚非常正常(我就从来没有搞懂过),但财务无非就是种商业语言罢了,并无高深的技术,绝对是人人可以学会的。比如我,虽然专业是金融,但是毕业一年就用业余时间把注册会计师CPA给考完了,而这已经是号称财务类难度最高的考试了。再以盛产财务狗的四大为例,虽然不乏专业出身的同事,但是更多的是各种非财务会计专业的朋友,只要能理解正常逻辑,绝对手到擒来。我至今仍然记得,我当时所见的对财务逻辑理解最深刻的是一个交大计算机系毕业的,甚至还利用其专长搞了很多excel的宏(excel里的编程)来进行报表合并,看他设计的底稿里各种科目的勾稽关系,绝对胜读十本会计书的赶脚。所以说,撇开数字多的表象,财务其实并无神秘可言,仅仅是一种以数字的方式来记录商业故事的方式而已。

其次,针对一般的使用需求来说尤其是前两类需求者,虽然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三张报表,听起来庞杂,让人头大,但是老实说对于绝大多数人了解下利润表就够了。因为大多数人想搞清的无非是这个期间段内这个品牌/事业部/区域/公司运营情况怎么样,赚钱了吗,从哪儿赚的钱?而这恰恰是利润表的功能。这样化繁为简,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就大可华丽丽的先行忽略,不要再跟拗口又痛苦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等科目过不去了,而很多科目说实话连财务都一辈子不一定能接触到。

最后,即使是利润表,也绝对可以有选择性的看些重点科目。我个人觉得,出于一般性的了解,知道“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净利润”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跟“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支”这些项目死磕——当然如果你特别有追求,或者你们公司就是有特别多的这种特殊事项,那另当别论。

先说营业收入,即销售产品或者服务的收入,也就是所谓的“topline”(利润表第一行嘛),绝对是看利润表的重中之重,针对这一项的对比上一期间的变化(公司内部还要对比预算金额),绝对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具体该怎么看呢?其实,营业收入的计算不算复杂。营业收入又称为净销售收入,即等于毛销售收入- 收入抵减项(折扣、返利和销售退回);而毛销售收入又等于标准售价*销量。所以营业收入=标准售价*销量 - 收入抵减项。而分析的时候,无非是把涉及的项目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下,以揪出变化的罪魁祸首。以营业收入下降为例,对照下方的思维导图一一求证,答案便呼之欲出。这里需要提醒的是:1)收入计算里的售价不含增值税,不含增值税,不含增值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税务局雁过拔毛啦,公司是放不进口袋的;2) 虽然在公式里并未体现,但实际上由于公司售卖的产品不会局限于一种,所以在分析的时候会有另一个因素:产品组合。这也很容易理解,比如就算卖同样的量,如果卖低价的产品占比多了,那么收入也会下降。

十年CPA教你三分钟财务入门_第2张图片

营业成本即是所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一般即产品/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材料、人工、费用如折旧、维修等)。但是也会有其他发生,比如贸易企业进口产品的税费、运输入仓的物流费也是计入产品成本的。另外,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和运输费,虽然在中国会计准则下隶属于营业费用,但是大把的公司在内部分析时也将其计入成本,这与报表层面的归集并非完全一致。营业成本是与营业收入相匹配和对应的,两者之差即是一般所说的毛利,而毛利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即是毛利率,也是衡量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指标。

至于净利润,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的这一期间的最终盈利或亏损,就是忙活了这一段时间的真正收益。不过在公司内部,我们给业务部门看的却往往不是净利润,而是EBIT息税前利润。息就是利息,税就是企业所得税,息税前利润就是支付利息和企业所得税前的利润,也是就是净利润+支付的利息+企业所得税。我的理解是,利息是融资行为(借款)的成本,所得税也与业务部门关系不大,这两项更多是需要财务部是筹划和控制的,所以不应将其纳入业务部的指标之内。所以,通过克服畏难心理,重点关注利润表,并且重点关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净利润科目,只需三分钟,一个品牌/事业部/区域/公司的赚钱能力和盈利情况就基本明朗了。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要啰嗦两句:会计只是一种商业语言,离开了具体业务来看财务数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本书读懂财报》引言里讲了个有意思的案例:快到年关了,有个上市公司预计亏损要有一个亿;管理层急的团团转,打定了主意要“扭亏为盈”为股价护盘。正好公司欠了银行一笔1.6个亿的借款要到期了,公司就把还借款这个交易一拆为二:先用一幢3000万的房产抵了1.6个亿的借款,再向银行支付1.6个亿把这个房产买了回来。对于银行来说,实质就是收回了1.6个亿的借款,但是对这个公司来说,前后一折腾,一幢3000万的房产变成了1.6个亿,账面价值增加了1.3个亿,公司也就扭亏为盈,从亏损1个亿变成了盈利3000万,盈利目标顺利完成!虽然这是很多年前特定制度和时代背景下的操作,但是这还真心不是假账;但是这项业务本身有任何意义吗?

十年CPA教你三分钟财务入门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年CPA教你三分钟财务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