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之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中常说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中医入门之五行学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重要性

  阴阳五行学说不仅是古代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经络、脏腑、精、气、血、津、液等,理论指导着中医的诊断和治病。《易经》中讲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太极图就是阴阳运动哲理的缩影。

    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的学习,对于以后中医的深入理解会很有帮助。比如为什么有人说阳虚多兼气虚,阴虚多兼血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得到解答。

  2.阴阳定义

  阳:凡是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的都属于阳。

  阴: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3.阴阳的划分(人体组织器官)

  昼为阳,夜为阴。白天上午为阳,下午为阴。气为阳,血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头为阳,足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背部为阳,脏腑为阴。四肢外侧属阳,内侧属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络为阳经,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络为阴经。

  4.阴阳的平衡

中医入门之五行学说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使事物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内环境中脏腑气血津液在相互斗争与制约中保持动态平衡时则身体健康,中医称为阴平阳秘。人体内环境中脏腑气血津液在相互斗争与制约中失去动态平衡时身体就会出现亚健康和疾病。

  4.2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阴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阴根于阳,阳根于阴,不但互根而且又不断资生促进和助长。比如:气和血,气为阳,血为阴,血依靠气运化的水合精而生成。故:气能生血,血液的循环又要靠气的推行。故:气能行血,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4.3阴阳的相互消长

  阴阳消长是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阴消阳长或阳长阴消的运动变化中,正是因为有消长才有了动态平衡。

  4.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是两个方面,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属性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如:热极生寒,寒极生热。

  5.阴阳失衡

  5.1阴阳失衡的程度

  人体内阴阳处于动态平衡时则身体健康,反之阴阳失衡则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阴阳失衡的程度不同,身体情况也不同。

  阴阳轻度失衡可导致长期亚健康状态(我们以后很多的分享都会针对轻度失衡来解决,即如何在症状初期帮助自己恢复到健康状态

  阴阳中度失衡可导致疾病,早衰

  阴阳重度失衡可导致重病。

  5.2阴阳失衡的类型

  这个就非常简单了。由于阴阳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所以阴阳失衡以后会造成两个后果,阴虚和阳虚。具体如果判断阴虚、阳虚由于内容比较多,所以放到以后来进行分享


结语

  阴阳五行学说很简单,但是却是中医诊断和治病中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而且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相信你会对于我接下来的养生分享更加容易理解。

这次你知道为什么说阳虚多兼气虚,阴虚多兼血虚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医入门之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