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TO BE, OR NOT TO BE._第1张图片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帐号:runner2sun;作者:邵俊达。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吃过早饭,我悠闲地拿起T1打开『北京实时公交』准备看一下415(我平时所坐公交车的编号)到哪儿了,app缓慢地打开了(简直不能再慢更多),映入眼帘的一个弹窗让我感觉到了不妙,“请求异常,请重试”,根据以往的经历,这app的服务端八成是挂了,而且一挂就是一天...这让我多少有些慌乱,往常我都是按照app显示的公交实时位置和抵达时间来计算我的出门时间,通常剧情是:出门->人到站->等一小会->车到站->上车,很是从容。

这下我突然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出门了(脑袋没问题,只是习惯了...),地铁在改造没法坐,时间又还很充裕不需要叫Uber。这可怎么办?我心一横决定出门,走到离我最近的一站之后发现车还没有来,往远处望了望好像也没有车的影子(霾太重看不清...),天儿这么冷,站着更冷,我就决定走到下一站,结果走了不到1/4的路程就有一辆415从我身边驶过,我目送它离去,心想已经走出来了就继续走吧,结果走到一半儿的时候又一辆415从我身边驶过,这时我的内心其实是崩溃的。

到站点之后,一个妹子也在等车,似乎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时不时地眺望一下远方,过了大概10分钟妹子拿出了手机点点画画了几下,又过了大约3分钟一辆专车(据我分析80%是辆专车)缓缓驶来接走了妹子。结果妹子刚打开车门,一辆415的“身影”就出现在了不远的红绿灯处,妹子回头瞧了瞧,稍微停顿了一下,最后还是上了车,我想妹子当时的内心也是崩溃的吧。

这令我发现基于数据做决策的行为已经融入进了我的生活和工作,它对我的影响是竟如此之大。生活中,什么时间出门,出门是否带口罩,出行路线、出行方式的选择都会参考一下第三方的数据。工作中,对网站访问情况的解析,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对是否需要对现有功能进行改进,这些也都需要数据来做支撑。在《增长黑客》这本书中提到过一个百姓网通过 A/B testing来做决策的例子:

A/B testing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B_testing

某次广告部的同事提出需求,希望将付费购买了增值服务的广告主信息在列表页面置顶。这使得百姓网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产品部认为这个置顶在一个月的展示期内都会显示,用户每天都会看到这条信息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会质疑这个位置的信息为什么长时间不更新。而市场部认为,用户一定会往下滚屏,滚下去就能看到更多信息了,其实操作很简单。各自成理,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经过一番讨论后团队成员决定对用户进行A/B testing,此次考察两个核心数据:一是从列表页面到付费信息详情页面的转化率,二是下拉获取下一屏列表条目的事件数。

测试的结论让负责产品的同事大跌眼镜:固定显示付费信息这一改动,对用户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核心数据相差不大,完全可以进行改动。而且这一改动还会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所以对百姓网所有用户实施这一改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基于数据,我们可以做出更可靠的决策,也可以更从容地做出决策。也“本”可以让我避免在雾霾红色预警的室外等半个多小时的公交...

To be or not to be, I depend on** data**.

TO BE, OR NOT TO BE.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TO BE, OR NOT TO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