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牵动全国人心的战疫前,注意力分配是个容易忽视的问题,视野盲区,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出现了。
家住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的陈一(化名),是一个「反射性癫痫症合症」患者。她必须每日服用一种名叫「安县拉莫三嗪片」的药,才能缓解病症。
「反射性癫痫症合症」是慢性病,如果患者断药了,那他们面临的就是全面性发作的危险,甚至是猝死。
封城令下达后,陈一手里的药仅够服用三天,而县里的医院与药店都没有药了,死亡离她如此之近。
「有谁知道县里哪家药店有卖倍他乐克片?我爸有心脏病,这个药已经吃完好多天了,快递不送……」
2月15日,来自湖北黄冈的刘易在网络上发出来这样的求救信息。他的父亲已经连续断药一周。这对于一个心脏病患者来说,风险性太大了。
在微博、知乎等平台,发出求救声音的比比皆是:
「我在湖北,父亲慢阻肺,家里的常备药马上就吃完,药店没货医院不敢去,我要急疯了!」
「父亲直肠癌晚期,因为疫情无法去医院开药,现在疼痛难忍,我该怎么帮助他?」
「外婆患有糖尿病,村里书记去药店没买到瑞格列奈片,已经断药了,怎么办?急!急!急!」
何其难也。小区封闭了,药店歇业了,医生聚焦新冠了,城进不来,药送不到了……
一个又一个现实的困难组成了摆在慢性病患者面前的死结。
据公开资料显示,湖北地区有1300万慢性病患者。而截至目前,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人数为67332人。
我们不是要比较彼此生命的重量,而是说, 那1300万依靠每日服药减缓病症的人,离危险同样很近,却成了视野的盲区。当全国按下暂停键,对普通健康人来说,日常生活的变化可能是少了火锅烧烤,但对慢病患者来说,家里库存的药不够,疫情期间买不到药,又不便去医院,慢病虽然「慢」,但患者的生命健康却实实在在的跟时间赛跑。
湖北有1300万慢病患者,而全国有3亿慢病患者,这个群体在平时的困难,疫情之下显得尤为突出。这一块阳光暂时照射不到的地方,需要有人擎起一座又一座灯塔。不能让慢性病患者因为断药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次生灾害,为他们找药、送药就成了一条疫区的隐秘战线。能够吃上药,这是多少家庭最朴素的幸福感,在疫情期间又显得那么迫切而奢侈。
能否关切到「少数派」的命运,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文明尺度。互联网似乎就是那道斜刺里射进来的光。此前我一直在想,这次抗疫当中,互联网公司在响应速度、协调能力、社会担当上,表现确实不错,互联网能不能在解决这些特殊人群的用药问题上,起到什么作用?互联网公司能不能做点什么?
确实就有企业动起来了。一周前,先是面向湖北1300万慢病患者,然后是面向全国3亿慢病患者,阿里健康和天猫启动了「放心购药」计划,全国3亿慢病患者都可以在天猫上购买处方药。步骤跟平时网购差不多,第一步,打开淘宝app搜索药品、选药方;第二步,加入「需求清单」互联网医生复诊开方;第三步,支付、收药(最快 30 分钟)。今天,阿里健康又宣布了一个后续动作:推出了一个「慢病福利计划」,相当于从送药升级到咨询、健康管理,三年内进10万个社区,覆盖1亿慢病患者。
我为什么这么详细的写一项服务的步骤,因为这不是衣服化妆品,而是身边亲戚朋友都可能遇到的慢病,可能是高血压高血糖,也可能是慢阻肺、慢性哮喘,甚至那些一天都少不了药的更严重的慢病。
当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是,有些慢性病患并没有获取互联网资讯的习惯,他们可能没有渠道接收社会施救的信息。我觉得大家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告知他们,平时买衣服买零食买化妆品的天猫淘宝,也能买药。
我打听了下阿里的朋友,他们是怎么注意到这个人群的,在特殊时期,怎么做到能给慢病患者尤其是湖北地区患者送药的?原来最初是他们推出的免费义诊平台上,发现了这个问题:很多患者不是来问诊的,是想通过医生买药的,这些患者大多数就是慢病患者。所有人注意力都在新冠肺炎患者上,却很难注意到这些平时就要每天去医院的人。
从获知需求到真正送药上门,背后当然做了很多看上去很不「互联网」的工作,比如找药、当客服、联系制药企业、联系物流公司,开通药品运送通道,各种报备和沟通……这听上去非常不互联网,但是又最接近真正的互联网精神:帮助填平鸿沟。
多说一嘴。最近一段时间,企业都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倒不一定要一股脑在关注度最高的地方发力。关注「少数派」的利益,关注小人物的大事情,聆听并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需求,这事未必能收到更多的鲜花与掌声,但我看到了无数本就无助的家庭亮起了一盏又一盏象征希望的灯。
譬如慢性病患便捷买药、线上快速问诊等等,这种切实的便利,不该只是近似「战时状态」下,民众才能享受到。
再多说一嘴。互联网对普通人的生活有哪些影响?那些经常看各种「风口」的朋友们,应该看看哪些真正有价值的领域?经此一「疫」,我们发现,中国互联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娱乐、电子商务、社交已经拓展的比较充分,这些不仅解决了人们吃喝玩乐的需求,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医疗领域改变却不那么大。面对医疗和教育两大鸿沟,面对各种政策、技术、模式的限制,以慢病人群为例,遭遇到的困境在这次疫情被凸显出来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次经历也让更多人认识到,用新的技术模式可以来改变你我他每个普通人的命运。
「少数派」不应该被抛弃,这部分人不应该被社会放弃。况且实际上这个人群非常庞大,3亿慢病患者,其中1.8亿是老人,很可能就是你我的双亲、长辈,甚至同龄的朋友或者小孩。
客观来说,互联网对于问题的最终解决,能做的有限,但这些有限,足以给不少人带来了便利,甚至是救急、救命的帮助,促进了发展,发展终将促进问题的解决。这是科技和科技公司在这次疫情中很大的价值。也是很多有能力、有想法、有社会责任感的平台在做的事情。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必将让我们更强大。如何强大?从苦难中吸取教训,迎接变革。
总之,感谢那些燃灯者,感谢他们关注到了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也让现在与未来,都充满了无限可能。
思考题:你有想过在疫情中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问题吗?有遇到过不便吗?
你还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