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想在60岁时,没牛逼可吹

我可不想在60岁时,没牛逼可吹_第1张图片

一、成为那1%,才有选择的余地

印度自从1947独立以来,国内飞速发展,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酵,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如今在印度,贫民窟、赤贫、文盲、种姓制度和妇女地位等问题依然严峻,并严重困扰着他的民主化进程。在《摔跤吧,爸爸》里面,随处可见的小摊贩,村庄道路上黄沙漫天,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妇女地位低下......这些都是电影里反映出来的事实。在一个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的国家里,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难上加难而在妇女地位尚不平等的印度更是如此。但我不是说实现个人目标在制度完善的国家里就容易了,其实在哪儿都一样,但是没有孕育的土壤,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摔跤吧,爸爸》上半部分着重描述了两个女儿苦练摔跤的过程,而下半部分着重描述了对梦想追逐的心路历程。这样的结构好,一是好在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二是好在了由表及里,便于影片升华。

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学习上

要说两个女儿真的有摔跤天赋?不见得,就算她们真的有能耐将欺负她们的小男孩海扁一顿,那也只是体型上的优势,没有人能在某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优势是靠经验,提前准备和素质决定的。而我们也看到了,两个女儿后来在摔跤上的能力,凭的全是小时候打下的底和刻苦的训练。

没有思想上的变革,个性解放只能是一句空话

和两个女儿同辈的人,在印度,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为对于大部分印度女性来说,结婚生子,忙家务就是她们的头等大事。而在工作上,印度女性的话语权少得可怜。让女儿嫁得好是对她好,还是让她去奋斗好?在印度,恐怕是第一种占上风。我支持女权主义,虽然从传统的眼光看,一个家庭里面整理家务,打扫卫生这些活都是女性来承担,但是在现代职场,女性扮演的角色和担任的职务越来越重要,两性之间的平等会是全方位无死角的。所以,在印度这种背景下,“爸爸”对两个女儿的爱胜过了制度的枷锁。

二、谁不是被逼的呢?

其实摔跤并不是两个女儿的兴趣,甚至算不上擅长,但“爸爸”为了两个女儿的未来,希望她俩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强逼着她们学习在村里人看来怪异的摔跤。这个情节是不是很熟悉?这简直就是每个人小时候的真实写照:爸爸,妈妈是为了你好,报这个对你未来有帮助,以后能靠这个吃饭;你去学这个,我当年可惜没习得,你去替我实现这个梦想......

而这又是一个很尴尬的现象,谁小的时候能一眼万年,看到未来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东西,而又有谁能做一个100%的乖小孩,完全按部就班?除非父母足够强势,除非小孩足够听话。

我以前挺讨厌这种强压的,但想再回想起来,如果不是老爸每天压着一个6、7岁的小男孩学习数学到深夜,他现在会是什么熊样。我当然羡慕西方自由,开放的教育,但在培养出顶尖诺贝尔获得者的同时,两极分化,犯罪率居高不下和恐怖袭击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他们。

拥有一项技能是一件好事,但人的核心竞争力有一半以上因素是来自于自己所处领域的专业能力。兴趣不应该成为绑架自己的理由。

因为擅长,所以才有兴趣

我一直觉得,是因为我们在某一方面比较擅长,所以才会有兴致去做这件事。《摔跤吧,爸爸》里两个女儿因为刻苦的训练,摔跤能力达到了横扫千军的水平,所以她们长大后,在对待摔跤的态度上,比小时候乐观多了。这有点像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赢者通吃。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在职业选择上,一定要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兴趣只是一个陷阱。

对我来说,尽管《摔跤吧,爸爸》有一切励志片的俗套,但精心地设计,完全参照好莱坞标准,前期扎实的铺垫和演员精湛的演技,让我们愿意,甚至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最后传说中的5分,绝地反击。

这样的故事不管是发生在印度,还是中国某个黄沙漫天飞的小山村里,都会引起我们的感动。从不被人看好到万人敬仰,这样的故事会让每个人买单,弱小者的成功逆袭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甚至愿意用一生去实现。套用网上流行的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今天你对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触及灵魂,直面人生。

文化土壤在印度已经悄然地发生了变化,在一个大众并不看好的国度里,能生产出这样优秀的作品,是值得中国电影人思考的问题。我们并不是没有人才,我们并不是拍不出这样的电影,那究竟是为什么呢?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是不是弱了一点呢?看了一下微博上泛滥的内容和头条上各种“震惊!”的新闻,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可不想在60岁时,没牛逼可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