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一个称呼”

周一去五实小听了一天的课,兴趣课急匆匆赶回来。英硕看到我眼睛一亮:“老师!我好想你!”

我笑着打趣:“怎么,才一日不见就这么想念?”

“嗯!嗯!”除了声音上的回答,还外加表情动作,让我不得不相信,这孩子说的是真话。

丁利的表情更夸张,又尖又细的童音瞬间爆破耳膜:“老师,你上哪去了?都快想死我了!”

“你小子!我也想你呢!没给我惹事就不错了。”

“我保证绝对没有!”调皮的脸上一下子变得一本正经,毫不可爱!

  “哇!老师,你什么时候来的?”

   ……    ……

短暂的告白过后,他们便都聚拢在办公室,七嘴八舌地告诉我这一天发生的大事小事,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其实,这些孩子们眼里的事情还真都不是事,他们只不过是找个借口来和老师套近乎。

同事淑慧看到了,笑着说:“李老师,我感觉你们班这些学生和你只差一个称呼。他们就像盼妈妈一样盼着你回来,攒了一肚子话和你说。他们和你那份亲近,就像孩子见了妈妈一样,就差喊出来了。”

第二天,我给孩子们说:“你们美术老师说我和你们之间只差一个称呼……”话没说完,孩子们异口同声:“妈妈!”

这群孩子情商真高!连这也能听得懂!

这时,我听见有个孩子小声嘀咕:“干妈还差不多!”

虽然声音很小,但依旧没有逃过我的耳朵。我笑着说:“你还别说,以前我的学生就是喊我老干妈的。”

“老干妈?哈哈哈,哈哈哈……”

开心的笑声不绝于耳。我知道,他们和“老干妈辣椒酱”联想到一块了。

干妈也好,湿妈也罢,就是辣椒酱也无所谓,孩子们喜欢就好。因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这些孩子刚刚离开家,有的甚至是刚刚离开妈妈的怀抱。对于从未离开过家的孩子来说,突然间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是一种新型的断乳期,他们惶恐不安又无助。在慢慢适应学校的生活中,他们也在慢慢调整着自己,远隔两地的家长依赖不上,他们便会从老师身上寻求安慰。久而久之,他们就把老师当成家长一样依赖着,有事没事找老师聊聊天套套近乎,便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寻得心安。

“只差一个称呼”,或许就是孩子们心理的真实状态,所以才会有异口同声的回答。只不过这称呼里多了些无奈,多了些威严。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差一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