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士刘历红:让儒家文化涵养幼儿性格

2017-12-24 刘历红 崇德在线

编者按:

日前,深圳儿童性格养正研究中心在广东清远举办了一场“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暨‘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教育公益论坛”,海内外十几位专家及500多位园长及幼教从业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宁夏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副校长、教育学博士刘历红女士偶然看到了关于这场学前教育盛筵的报道。虽然没有参加此次论坛,但“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引起了她的深厚兴趣,并很快写出了她对“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的初步思考。今天,我们有幸收到了她的这篇文章,现把它分享给所有关心中国学前教育现状并致力于摆脱困境的同道。

关于作者:

刘历红,女,山东济南人,教育博士,高级教师,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副校长,主要从事少儿心理、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

教育博士刘历红:让儒家文化涵养幼儿性格_第1张图片

会议现场

让儒家文化涵养幼儿性格

刘历红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流传千百年,其中必然蕴涵着一定的道理。那我们不禁要追问:第一,三岁“看大”看的是什么?七岁“看老”看的又是什么?第二,通过什么策略,能帮助七岁前的孩子养成良好品质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教育博士刘历红:让儒家文化涵养幼儿性格_第2张图片

实质上,三岁“看大”与七岁“看老”是从孩子言谈举止所体现出的综合表现判断孩子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里的“综合表现”包括孩子在道德品行、意志品质、精神气质、思维特点、动作技能、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素质。当然,这些素质的健康发展,既需先天遗传的健康,但更需后天教育的优质。而三岁至七岁,恰好集中在学前阶段。因此学前阶段的教育质量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不可逆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就成为无法绕过的问题。

近日,看到“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暨‘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教育公益论坛”活动在广东省清远市召开。且了解到,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是将幼儿阶段综合素质的培养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之中,且与性格养成紧密相连。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五大领域的内容同儒家经典文化有机结合是一项值得倡导的事情,尤其是有一套可资借鉴、能推广普及的教学范式,对加强幼儿教师培训与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将大有脾益。因为,学前教育质量亟待提升是不争的事实。

教育博士刘历红:让儒家文化涵养幼儿性格_第3张图片

那儒家文化对于涵养幼儿性格究竟有何影响?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等方面的态度及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与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受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儒家文化主要涉及的是如何修身乐群之道。因为性格的内涵与儒家文化相吻合,所以儒家文化对性格养成能发生积极影响。在道德方面,儒家文化强调修身,而修身既要做到自勉、自强、自信、自得,又要做到自省、自反、克己、律己,这将逐渐培养人向善避恶、引咎自责、严于律己、谨慎小心、冥想沉思的性格特征;在对人方面,儒家倡导“仁以待人”,讲究“仁爱”。为此,一要虚心,二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要善于合作;四要宽恕他人,在交往中则表现为谦逊、互爱、同情、容忍、施惠、互助等性格特征;在做人方面,儒家倡导“公以处事”,将有助于形成诚实、正直、公私分明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教育博士刘历红:让儒家文化涵养幼儿性格_第4张图片

“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中的一部分“儿童戏剧课”:《颜回吃粥》 让孩子在戏剧表演中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义

当然,学前教育在引入儒家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加强时代元素的介入,在挖掘儒家文化对性格发展的积极作用,如培养孩子勤奋刻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诚实谦逊、谨慎小心、含蓄内向等性格特征的同时,也要避免儒家文化对人产生的信赖依从、多虑退缩、因循守旧、乐天知命等不良性格特征的影响。

性格决定命运,若在幼儿阶段通过中华经典儒家文化的涵养,为幼儿良好性格养成奠定坚实基础,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少走很多弯路,无论是三岁“看大”还是七岁“看老”,相信看到的都将是孩子积极而美好的未来。

本文转自崇德在线公众号,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崇德在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博士刘历红:让儒家文化涵养幼儿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