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8年2月16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286篇。
上篇文章说到我在大年初一给伯父们拜的非同寻常的年。追忆了我的大伯和五伯。
今天,我想说说我的三伯。
听父亲说,我的二伯在十多岁时,偷吃家中酿的米酒过量而过早离世。于是,我的三伯,就成了我奶奶家的老大。
对于三伯,我印象实在不深。因为三伯在国家刚改革开放初期似乎就去了小姑所在的湖北煤矿打工。到了七十岁多时,才回到老家。
而回老家似乎没几年,三伯就开始重病缠身,不久,74岁时在家族众人的哭声中离世。
虽然相处不多,但三伯回老家后一些场景我还是有点印象的。三伯是几个伯伯中特别帅气特别高大的,比他的所有弟弟都高大。而且,三伯到最后,都是腰板笔挺,气宇轩昂的。
这样的三伯,家庭却很不幸。他是家中长子。爷爷在49岁那年去世时,我父亲还是个几岁的幼儿,小姑也只比父亲大三岁自然也是个孩子。而奶奶去世时,父亲只有12岁,小姑尚待字闺中。传统的农村家庭里,长兄为父。何况弟妹尚未成年,抚养教育弟妹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了三伯身上。
于是,二十多岁的三伯,就成为了支撑家庭门户的人,承担起了本该由祖父承担的职责。那时,祖父有手工织袜子的手艺。三伯便子承父业,开始带领四伯等年纪大的弟弟妹妹开始农忙时耕田农闲时织袜子维持一大家子人的生活。他是老大,袜子织好了,又用担子挑着去三十公里外的高沙市场卖。也因为他的勤劳聪明能干,我们家的日子并没有因为祖父过早去世而变得无以为继,相反,还能守着祖上传下来的几亩田土,过得还算不是太差。到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每家每户划分成分,我们家被划分为“中农”。比起“贫农”来,那日子肯定好过多了。
长兄为父的意思是,三伯不仅要安排好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的生活读书情况,还要给成年后的弟弟妹妹成家立业做好准备。尤其是我父亲,他在成家时,我们家的房子就是以三伯为首的兄弟们集体修好的。而在此之前,父亲只是住在奶奶留下来的破烂不堪的老房子的一个阁楼上。而且,找人说媒,定亲办家具等一切事务,都是兄嫂们帮忙操办的。
于是,有时我跟父亲说,万幸您生活在一个有三伯这样的兄长的家庭里。否则,您可能就要一辈子打光棍了,更加没有我们的出生了。
这是三伯的第一个不幸。
更不幸的是,三伯善良贤惠的妻子,也就是我的三娘却在三十多岁就早早离世,留下一个从小几乎不能说话的堂姐和三个儿子。俗话说,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而三伯就面临着中年丧妻的巨大不幸,且后来他一辈子没再续弦。这份精神上的凄苦,是一般的人无法体会的。
三伯一个人养育这么多孩子,还要照顾父亲小姑等弟弟妹妹,他肩上的担子该有多重,他的心理压力该有多大?但是,听父亲说,三伯三娘都是极好的人,所以,即使成了孤儿孤女,有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父亲和小姑还是少受了很多苦。并且,小姑能读到初中毕业,能在后来顺利成家并且事业有所成就,父亲也能顺利成家平平安安养育大这一大帮孩子,这,委实要感谢三伯四伯三娘四娘的辛勤付出善良有加。
三伯经历的第三个磨难,是我的八哥在新疆小姑工作的地方打工时出了车祸,当时差点就没再醒来。八哥是三伯最小的儿子。一般来说,老幺总是受到特别疼爱的。何况,三娘去世时,八哥尚年幼,差不多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孩子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做父亲的心应该被撕扯成了千万个碎片,日日滴血吧!听小姑讲,那时的小姑都看着八哥天天泪流不止。何况,作为父亲的三伯呢?
万幸的是,八哥最终活过来了,也没留下太严重的后果。后来娶到能干贤惠聪慧有加的八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想必三伯心里悬着的那块最重的石头,也就终于可以放下了吧。
后来,小姑去湖北工作后,便把三伯弄去她工作的煤矿上班。看看门,收入总比呆在农村要多了些。但听小姑他们讲,三伯在那里也是很不容易的,他除了看门之外,还要自己在矿上养羊种菜,没有一刻闲工夫。
到实在做不动了,三伯才告老还乡。回乡后,三伯要照顾他的孙子孙女们,也牵挂他的弟弟们,还要关照八姑小姑等妹妹。八姑37岁守寡带大五个孩子,千辛万苦。小姑虽然是企业家式的女强人,但婚姻生活不顺利。这些,都是三伯牵挂着的。至今尤记,小姑从江苏写信给他老人家,三伯拿着小姑的信来我家,加上六伯七伯,他们几兄弟聚在一起,商量小姑的事情,提些兄长该提的意见。言辞之间,全是关切。其时,小姑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还是一个管理上千人的国有企业的经理,然而在几个兄长尤其是三伯的眼中,她却依然只有一个身份:“他们的小妹”。她的幸福,才是他们作为兄长永远不变的牵挂所在。跟身份、地位全无关系。
也因此,三伯在弟弟妹妹心目中,分量极重。记得三伯病重时,父亲、六伯、七伯,轮流守在他的病榻前,有时还在那里守夜。其时,他们也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何况三伯的病榻前还有几个儿子儿媳和众多孙辈在呢。但,父亲和六伯七伯他们,却是以日夜相伴着三伯最后的岁月来表达他们最深厚无比的兄弟情谊的。
后来,三伯在74岁那一年走了。三伯走的时候,我在老家教书。应父亲的要求,我请假送三伯最后一程。三伯去世前后,父亲连续多日夜不能寐,胡子拉渣憔悴不堪,以至于那些天我常常忧心忡忡看着父亲,我担心,随着三伯离去,他也倒下去。我想,父亲一定在日日追忆三伯和他之间无比深厚的兄弟情吧。
葬礼上,父亲尚能克制自己,只是掉眼泪,但并不痛哭失声。但,后来听母亲偷偷告诉我,作为一个七尺男儿,中国人几千年养成的内敛性格使得父亲不便于在后辈们面前感情过于外露,却跟四伯去世时一样,年老的父亲躲在厕所偷偷嚎啕大哭了一场。一来,父亲确实是重感情的人,二来,几十年的兄弟,亦师亦友,是兄亦父,父亲怎不肝肠寸断?三来,三伯虽是兄长,又是家中最大的功臣,弟妹们都是受他荫蔽才能顺利长大结婚生子的,但,三伯却从未以功臣身份自居。他在我们这些侄子侄女面前,总是和善可亲笑眯眯的。即使在弟弟妹妹们面前,他也从不发火,遇事不急不躁地跟弟弟妹妹们商量,不以兄长和功臣的身份气势压人。
当然,说到这里,我必须要补充一点:其实,父亲的几个兄弟,都是极为和善可亲的,脾气也出奇的好(似乎唯独听说五伯脾气稍微差了一点),几乎从不打孩子,更不会打老婆了。非但不打,在老婆面前连高声说话的机会都不多。对于妻子的唠叨甚至强势,他们总是一笑置之或者直接走开。至于孙子孙女们,更是直接爬到他们身上可以任性“胡作非为”。比如,七伯在病重完全体力不支时,两三岁的小孙子每次都嚷嚷着让爷爷背,七伯气喘如牛尚不肯从他背上下来。而七伯也依然二话不说一背到底,放下孙子,面红耳赤,半天都未能平复呼吸。即使这样,老人家也从未有半句怨言。父亲在我们家时,雅贝贝也时常爬到外公身上,挠外公痒痒,爬到他身上一跳八尺高,即使非常不舒服,他老人家也从不发火,最多是眯眯笑着躲开……所以,他们一个个被后代称为“老好人”。这在落后的农村,实属难得。而且,虽然他们平凡如草芥,却简直可以说是男人中的精品。这,给了我的婶婶们和母亲以及我们这些后代极大的幸福感,要知道,那时农村妇女遭丈夫打骂孩子受爸爸殴打都乃家常便饭啊!
所以,我常常开玩笑说,伯伯们去世得早,而我的婶婶们却一个个长寿,从心理学书角度说,应该跟她们在贫穷的年代里虽然经济困难但丈夫性格好让她们心理上觉得幸福快乐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的。
当然,这也是我们这样的大家族能团结和睦相处的最大原因。也是我作为殷家姑娘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何以能在人到中年,走出那个小山村多年后,依然觉得那片热土是我内心最深的牵挂,
那里长眠的伯伯们是我最深的思念,父亲母亲和婶婶兄长们是我最重的眷念的原因所在吧。
也因此,我暗下决心,要作为殷家姑娘,作为从那个小山村里走出来的读书人,为他们做点什么我力所能及的。而为他们写下这些从我内心涌现出来的文字,让他们平凡却又有不凡之处的故事、让他们堪为世间楷模的最深厚的兄弟姐妹情谊、让我们良好的家风继续代代相传,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尊敬他们,怀念他们,学习他们。
他们已逝,但,精神永存!
谨以这篇文章表达我对三伯的怀念!
附:四点开始写这篇文章,刚写至此,学生起床的号角声吹响。
该起床看学生了。
明日继续四伯的故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