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的知识管理五步骤

你应该知道的知识管理五步骤_第1张图片
知识管理

1、知识管理五步骤

田志刚在《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中讲到了很多概念,如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个人学习模型等等,其中我个人最受用的是知识管理的五个步骤。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创新知识

第一,学习知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该呈金字塔型,从下至上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方法的模型:通过入门书籍、经典论文来掌握基础知识→大量阅读,了解行业的全貌→不断更新跟进发展→回顾总结实践创新。

第二,保存知识。电脑里面都会藏着成G的电子书,但都没看。电脑桌面挤满了各种快捷方式和文件。应以“时间+xx名”来命名,方便修改和归档。分类存放是最基本的方法,分类的深度不宜超过三层,如果超过三层,自己再次打开的概率就会低于10%。

你应该知道的知识管理五步骤_第2张图片
信息与知识的区别

第三,共享知识。知识共享可以让别人受益,给别人带来价值,自己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肯定比单纯地看更深刻;此外,能持续促进自己学习,个人竞争力不仅来自于当前的知识存量,更多地来自于他在现有知识结构基础上不断学习、创造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使用知识。也是知识管理的目的,知识在学习、保存之后,如果不进行输出(共享、使用和创新),就没有了意义。可以将知识与个人工作生活结合起来,也可以把个人知识产品化,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第五,创新知识。在已有的元素上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实现更大的价值。知识创新工具有:奥斯本检核表法、思维导图等。这个层次可能相对较高,但我们可以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上进行创新,首先让自己受益。

你应该知道的知识管理五步骤_第3张图片
知识分类

2、显性和隐性知识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这部分内容很多人都知道了)。所谓显性知识就是能够利用语言、文字、肢体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就是虽然知道如何做,但却很难告诉别人或写明白、说明白的知识。

从掌握知识角度讲,大量知识以隐性知识形式存在,而能显性化的部分较少。隐性知识的特点是对你是隐性知识,但对别人可能是显性;隐性知识需要环境限定,并非永远隐性;先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就是知识创新开拓者;知识显性化能力决定了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

而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很多方法,如:讨论、回答提问、需求的压力、工作分解、流程分析等。

此外,梳理还提到了个人获取知识的学习模型,主要分为四步:了解全貌、掌握基础、跟踪最新、时间创新,通过四步,持续获得新知识。

你应该知道的知识管理五步骤_第4张图片
知识的学习模型

3、小结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从头到尾提供了一套知识梳理的方法和工具,给我们的知识管理提出了整体的思路,并且分析了知识管理中五个环节的意义和处理方法。

但书籍的含金量相对不高(就目前来看),书中提到的部分工具相对的过时,毕竟书籍出版七年多了,那时候各种笔记工具、云存储、微信等都还没出来,其中很多案例和方法已经不适用了。

所以弱化看这些工具的篇幅,重点看一些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原则,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搭配着一些工具类的书一起看,也更会受益。

个人竞争力是安身立命之本,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不仅是每个知识工作者,而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做好个人知识管理。对你的知识有效管理的过程,也是提升你的个人知识力的过程。


我是爱读书的高博士,感谢你来读我的文章

往期人气文章:

1、《10个月读完了100本书,到底改变了我什么》

2、《日更100天总结:再来一次,为成长积蓄力量!》

3、《日更了100篇,助我踏上了“个人精进之路”》

4、《1个月读完35本书,我所使用的的读书方法》

5、《从0本书,到1个月读35本书——我的阅读极简史》

6、《第22天,才是一个好习惯的真正开始》

7、《书单推荐:关于个人成长的6个主题书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应该知道的知识管理五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