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第一期:智慧在哪里

苦行

《心经》第一期:智慧在哪里_第1张图片
bankuboluomi.jpg

般若波罗蜜多应该写成般苦菠萝蜜多

这是一个物质不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们没有太多苦头吃的时代,这是一个持续追求物欲的时代,这又是一个人们需要修炼心灵的时代,比任何时代都需要。

然而人们需要智慧,而苦行却是智慧的妈妈,是般若的妈妈,苦行生智慧,是让自己冷静思考,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心经》当中提到“般若波罗蜜多”,即到达大智慧的彼岸,怎么到达呢,许多人都搞错一点,以为整天口念“空”,嘴巴说“空”就能到达,绝对是南辕北辙。

世上智慧都是在苦当中,困难当中生出来的。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离智慧很远,也很少会有灵光一闪。

我研究过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领袖,也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他们在开悟之前都要让自己静坐、沉思,清晰寡欲,然后就开悟了。

世俗当中的解释就是:人前显贵背后遭罪。这是一个生活化最通俗的一个原理。要让自己经常保持苦的状态、不充盈的状态。

我曾经走访过很多企业家,我发现竟然许多人都非常的节俭、朴素,那时候我在想,他们都是不缺钱的人,何必让自己搞的那么连一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想,当他们自己给自己苦吃的时候,他们才能更好的思考,更好的想出智慧,把企业做得更好。

最近天气冷的时候,有人觉得出门都是受罪,我开玩笑跟同事说,我觉得一点都不觉得冷,我告诉你一句咒语,同事非常诧异,天下还有这个咒语,我说在你穿暖的情况下,如果还觉得冷,觉得外出是一种受罪的,那么你可以这样想,我在苦行。生活中常常主动可以给自己遭遭罪,减减欲望,是有好好处的。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新闻,辽宁省海城大悲寺的和尚,每年都要走路几百上千公里去苦行,他们不要钱,不住酒店和老百姓家,饿了就乞食为生,一天只吃两顿饭,下雨天住桥洞,晴天随便打一个随身携带的帐篷就可以睡觉。真是觉得特别的震撼,中国还有这么纯净的寺庙、这么董真正智慧的和尚,太不容易了。功夫都在这个苦行当中,自己给自己罪受,得到的却是开悟和智慧。智慧和知识、生活经验一样重要。

这是今天的灵光一闪的感悟,以前对《心经》读了很多遍,也经常在跑步的时候听,但是都没有特别的开悟。今天却突然有所领悟,这应该也是一种苦行思想的作用的结果吧。

下一期如果有缘将再写一篇:什么是真正的空?

100部经典、认知目录

第1部: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2部:王阳明——《王阳明全集》
第3部:袁了凡——《了凡四训》
第4部:释迦牟尼——《金刚经》
第5部:六祖惠能——《六祖坛经》
第6部:佛洛依德——《梦的解析》
第7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8部:达尔文——《物种起源》
第9部:托尔斯泰——《复活》
第10部(认知):采铜——《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成甲——《好好学习》、查尔斯——《习惯的力量》、安德斯——《刻意练习》
第11部(认知):格拉宁——《奇特的一生》、迈克尔雷——《成功是道选择题》、史蒂芬柯维《要事第一》、李笑来——《把时间当朋友》、邹鑫——《小强升职记》
第12部:马克思——《资本论》
第13部:罗素——《西方哲学史》
第14部:周明博——《全球通史》
第15部:老子——《道德经》
第16、17部:孔子、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第18部:庄子——《庄子》
第19部:朱伯庐——《朱子家训》
第20部:周文王、孔子——《周易》、《易传》
第21部:朱熹——《朱子语类》、《近思录》
第22部: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第23部(认知):史蒂芬列维特——《魔鬼经济学》
第24部(注释):《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
第25部(认知):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
第26部(认知):凯文·凯利——《必然》
第27部: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
第28部(认知):古典——《跃迁》
第29部(认知):赵永久——《爱的五种能力》
第30部:贾平凹——《游戏人生》
第31部(认知):格雷戈·麦吉沃恩——《精要主义》
第32部(认知):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
第33部(认知):布莱恩·格林——《宇宙的琴弦》、《宇宙的结构》
第34部(认知):万维钢、安杰拉·达克沃思——《万万没想到》、《坚毅》
第35部(生活经验):清单革命
第36部(认知):马特·里德利———《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第37部:马信阳———《我和我家的创业史》
第38部(认知):约翰·葛瑞、蔡天新——《深奥的简洁》、《数学简史》
第39部(认知):罗伯特·B·西奥迪尼、古斯塔夫•勒庞———《影响力》、《乌合之众》
第40部:《心经》——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经》第一期:智慧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