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流淌着时间 · 读《我为什么写作》有感

笔下流淌着时间 · 读《我为什么写作》有感_第1张图片
笔下流淌着时间

作者 I 西达雅

有时候,读前辈们的散文,真的收益颇多。

王安忆这个作家的年纪和我父亲差不多大,她下过乡、插过队,23岁开始发表作品,尔后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协主席等,许多作品被大家广为传颂,如长篇小说《长恨歌》《遍地枭雄》等,译本在多国发行。

今天看的是她的一篇散文——《我为什么写作》。其实我是挑着题目看的,在《面对自己》这本散文集里,我通过题目,挑着看我喜欢的文章,这本散文集的文章,多是王安忆的自述,很有些现实意义,比如《你要做什么呢?》,比如《我为什么写作》。我想通过这一系列的,剖析自己的文章,对照自己,解答一下自己现阶段的困惑。

王安忆讲,她父母都搞文学艺术工作,对于女儿,并不多加期望让她也做文学,因为父母辈,在文学艺术的道路上,经历过诸多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所以他们对女儿的期望更多的是,读书,升学,当个医生,或者科学工作者。王安忆说,她的写作动机萌发得很晚,最初,她在回答老师关于理想的问题时,是说自己想做农民的。

我父母亲在我们小的时候,对于我们的读书,还有作文非常的看重。每次出去游玩,或是回农村的外婆家、爷爷家小住,都要求我们记日记,父母亲给批改。虽然他们水平一般,初高中毕业,从事个体劳动,没有稳定工作,自己干多少有多少,但是他们在教育在方面,对我们几个孩子可谓是良苦用心。学校老师要求订的《作文大王》《语文报》,最新版的《新华字典》,从来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我们的书桌上。那时候,我的理想是做老板,大老板的那种,因为父亲生意一度亏损被人追债,家里不太平。

后来我的理想,变成了当老师,那是高中的时候,被语文老师的孜孜不倦所影响,想着要是我做老师,一定也会像我的语文老师那样,博闻强识,给学什么触类旁通,让他们小一只只张口的小黄鸟,渴望得到我递送的食粮。这个理想,后来去泰国做志愿者实现了,虽然教的是小朋友,虽然语言不通,但老师的使命感让我把中国文化,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传授给了那群可爱的泰国娃娃。

为什么王安忆会想做农民呢,我想这和那时候的下乡浪潮有关,年轻人,充满了理想,要用现代化知识和武器,去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那一代人的理想,是一种使命感。但真正去了农村才知道,日子是何其的艰苦和寂寥。小时候受过书籍熏陶的孩子,长大以后,对于书籍,有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依赖。

我在泰国的那一段时光,语言不通,晚上下班回家,家里没有网络,电视播放的是泰语节目。有一次边吃着自己煮的面,边看泰国的《达人秀》,不懂是被别人的身世感动,还是为自己的境况伤神,竟哭得不可遏止。那一段时期极度的苦闷,于是书,还有文字,成了我寄托。出国并没有带几本书,因为限重,行李中再也挤不出些许。于是我在手机上下载了好多电子书,有名著的,也看连载的热门小说,皆是一切能排解时间的。

现在我的工作很清闲,有任务就出动,没任务在办公室备勤,通常一周三两天是值班状态,剩下的时间都在办公室。办公室里没有外网,但这不妨碍数据流量多多的我们。很多人用手机看视频,刷网页,但是我做不了,要是一整天刷网页,我会觉得很无聊,很畏缩,很没追求,讨厌自己,感觉像是无所事事,像是生无可恋。这就是纯玩手机给我的感觉。

王安忆写到:

“文工团的生活十分悠闲,心里便也留出了许多空处。用什么填满它,自己也不知道。渐渐的,又觉出了苦闷。在这些空闲的日子里,看书和日记更加成为生活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书是越发难以找到,日记也越发没什么可写。那时我还不知道周围的一切都足有价值上日记的,我只注意自己自己的生活,而把自己生活的范围又划得很小。那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就越发显出了枯燥无味,我愈发地苦闷,而又愈发的要看书,要写日记。在这循环中不断加深的寂寞和苦闷里,我又感到要找一条出路的迫切。”

对,找一条出路。我困顿在身体里,急迫的想找一条出路。我在写作的初衷,一开始应该是不怎么单纯的,就是不单纯的只为抒发心胸,而是看到了秋叶大叔,看到了彭小六那些大神的变现能力,也想通过日积月累的写,将文字变现的。但现实是,一篇文章几个赞,几十个阅读量,变现简直是奢谈。于是没有了动力去,写作。其实,我想错了,写,在这个不认识我的平台上写,直抒胸臆的写,才应该是我要达到的地方,这是一条精神上心情上的出路,而不是我最初想的发财致富。

精神上的出路太重要了,也许这也是朋友问我的那几个问题的答案。读书,是很简单的动作,但读了不一定记得,记得不一定用得,它缥缈于读过,其实是有点浪费的。我既然愿意每天去读书,那就坚持写读书笔记,我既然花了时间去做某事,那那件事能启发我的东西,我都可以记下来。不必苛责于文章的逻辑、格式,只是写,和自己对话,让自己欢喜,不再圈养自己的灵。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下流淌着时间 · 读《我为什么写作》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