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潇洒姐王潇对话8分钟

一定意义上讲,读某人的书,就像与这个人交朋友,虽然总插不上话,但耳濡目染下必会受益匪浅。以下节选自潇洒姐王潇的《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如果你没时间读这本书,墙裂建议读读以下这些话,共计2983字,阅读所需时间8分钟

无论是择业道路,还是恋爱道路,都比不上自我发现的道路艰难和漫长。

原来,事情是一团问题,问题可以拆开捋顺后等待解决,而人不是。人是一团神秘,是揭开再揭开后依然纵横交错,就算一直面对,一直研究,你也只能做到与这团神秘共存。你可以观察它,欣赏它,爱它恨它,却无法像问题一样解决它,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当现在的我说起过去,剥离掉娓娓道来的故事,当初每一个辗转迷惘的选择,都可使用归纳法清爽地分为四大要素:追求、痛苦、启迪、决定性瞬间。而其中最神秘的,一定是决定性瞬间,是你终于获得神奇能力,与过去决裂,向前迈步,再没回头的那一刻。它对于一个人,就像是命运大手的神谕。

有时候主人公经历了漫长的煎熬,有时候像一个偶然的玩笑,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到人们面前。

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可以拥抱世界,充满活力,一切都可以。在其中的几个人生转折点上,甚至都像是有一束光打到他的脸上,一扇门在他面前开启,而他只是推开门走了出去。

与其说是那些时刻召唤了人们,我宁愿相信是人们通过漫长的执念召唤出了那些瞬间。

勤出门,积极友善地对待过往友人,告诉他们你在做什么,以及,做一个大胆子大的人。

通常,催化人做出选择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正向的,由于为选择提供了机会和资源,促使选择加速发生;第二种是逆向的,是切断其他可能,逼你立刻做出选择。

如果大多数的人在第一天已经恐惧了,如果我是极少数的人,我就不该那么恐惧,至少可以多扛个三天吧——当需要解决问题时,我会想,如果我是大多数,我会怎么解决?如果我是极少数的人,我应该怎么解决?我必须持续选择极少数人的方法和道路,才能持续地自证。是的,持久的表相就是事实。如果一个人连续三年看起来像极少数的人,说话像极少数的人,办事像极少数的人,那他就是个极少数的人,我希望我就是。

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当二十岁前路迷茫时,我用计划告诉自己,我一定有未来。我用具象和量化的条目描述未来,让它们在我的想象中清晰浮现,为自己撰写故事。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一个男生甚至在得知没有被录用后在微博发私信给我,只写了三个字:“你等着。”我看了那三个字很久,觉得非常熟悉,就像是遥远空间里的我自己,午夜失眠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的光影时给此刻的我发来的。我在想:是的我等着,我一直都在等着呢。我想起那时候的我,幻想有一天能把仇报了。

如果站在俯瞰一生图景的高度去看待对方,我们一定可以做到微笑、礼貌、谦卑,因为你知道你要去哪里,而他并不知道。如果你能继续前行,前行到他看不见的地方,你不会在乎还是否有仇要报、常见鸡汤号召我们要感谢苦楚与冷漠的陌生人,我不同意。苦楚就是苦楚,冷漠就是冷漠,苦楚与冷漠的陌生人是用来记取、克服和超越的,不上升,你就会和同样的苦楚与冷漠处于同一纬度,而它们会在那里永远刺痛着你。

现在,我的座右铭没有变过,还是“时间看得见”,但是我把“时间看得见”的正确白话翻译改了,不是“你等着”,应该是“好,我等着”。

没人会等着你,真正等着的只有我们自己。

如果是一个创业者,当深夜天冷箱子重时的思考方法应该大致是这样的:

1.现在的气温加上箱子重量,如果我自己搬,是否超过了我的体力范围?

2.如果是,我是现在找人帮忙,还是明早再搬?

3.如果现在找人,找谁?如果明早再搬,会延迟进度吗?

4.我应该如何安排人员分工,才不会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5.未来我是不是有足够成本来招募人员?

脑子清楚,行动,坚持。

“如果不在这件事上费脑子,就得在那件事上费脑子。懒得费脑子实现愿望的人,最后不得不费脑子面对现实。其实,过穷日子,才最费脑子。”

聊到专注和做减法,“先遇到能力的边界,先积累,才有资格做减法。上来就做减法吗?那是为无能者说的。”

那天我开始思考一个深奥的问题:每当我在想“呵呵,虽然我人在这里,但我和你们不一样”的时候,是不是在自欺欺人?其实,这是对自己的某个群体身份不认同又无力跳出时的自我安慰。事实是,无论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个地址,无论怎样申辩,你如果真的不一样,你当然可以选择在这里,但你一定有你能力不在这里。

还有另一种手段,可遇而不可求,通常是高峰体验,是一刻圆满和一刻空无,或是愤怒和狂喜,或是濒临疯、濒临死。人们为追寻它们找到一个方法,就是预先写入Bucket list,遗愿清单。

天台俯瞰、临终假想和追悼大会,使用这三个方法之前,首先要确认一件事——你需要真正知道,此生此世是有限的。你的生命短暂,并极有可能比你自己想象的还短暂,也许还剩一天、一个月、一年、十年。

天台俯瞰

上帝视角。你不是你,你是一个在高处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纵览你自己一生的人。回忆你之前的爱恨情仇,那些悲痛和狂喜,无法入睡的漫长黑夜,那些充满希望和绝望的等待。然后,你想象自己仁慈悲悯,登上云层中的天台,俯瞰奔波失神的你自己,过去的今天的,也俯瞰奔波失神的你的亲人,以及奔波失神的伤害过你的人们。你的一生变成一部电影或小说、传记,前半段已经演完,后半段里,你想要什么情节,是平淡还是跌宕?喜剧还是悲剧?当仁慈悲悯的你站在天台,你会发现,如果以结局来论,每个人都最终是悲剧,一切得到都将失去,一切繁盛都将衰败。那么好,你已知最终都是悲剧,你甚至做好准备看着自己失去和衰败,你依然需要去设计那些可以失去和衰败的东西。这时候你发现,当一生的意义指向体验,人与人连失去和衰败都是有区别的。为了体验的丰沛,你需要先积蓄些得到和繁盛,那么你希望积蓄哪些具体的得到和繁盛,就把哪些写进Bucket list。

睁开眼,停止想象,你又变成了常常奔波失神的凡人。

临终遐想

弥留视角。你已至暮年,八十岁或者九十岁,你只剩最后一分钟的清醒与力气,这些清醒与力气全用来在意念中播放临终弥留的Flash back。Flash back,就是意念图像回顾的最后若干帧,是漫长一生中重要时刻。现在,你就可以闭上双眼,回忆你之前的半生中,哪些时刻值得写入Flash back,让你有信心在弥留时依然回放。在回顾中,你会发现,我们经历了很多跌宕悲欢,最后剩下的大概只有几帧。你会在回顾遐想中,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哪些珍惜的重要时刻与人。那么,在你假想结束,睁开眼睛后的未来,在未来将要去到的地方和见到的人中间,如果你继续自己的价值体系,你就可以判断出谁是那几帧,其他则是浮云。如果你已经幻想出了未发生的若干帧,把这些画面图景的具体描述写进Bucket list,因为这是你要的一生。

睁开眼,停止想象,你又成了生机勃勃的年轻人。

追悼大会

灵异视角。你是你的魂魄。现在,你可以想象你的葬礼,当然按照咱们的文化背景应该叫追悼会。你的遗体躺在你斜前方的棺木里,请你在意念里挑好一张最满意的照片黑白打印出来,镶嵌在黑色镜去框里,摆放在灵堂正中,其余鲜花陈列背景音乐等可自行参考影视剧。你需要继续想象在你已知的世界里,追悼会上谁会来,多少人来,你希望谁来,你希望谁长久地凝视你的遗像,谁的哭泣最让你心碎。最重要的部分,是你要充分想象追悼会上被公开朗读的“亲友评价”和“终身成就”,在想象里,你甚至会发现,你更重视“亲友评价”还是“终身成就”。把你想象中理想的公开朗读稿逐条梳理,无论你想做怎样一个人,完成怎样的事,都已经被写入那里,把它们按条目写进Bucket list。最后,请飘到你的墓碑前,想象你墓碑上的一行字,那应该是你对自己的终极期待。我墓碑上的字是“这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了一生”。

然后,睁开眼,停止想象,你又活了一次。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潇洒姐王潇对话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