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四书《论语》【401】

2016-02-22 华杉

今天进入到《论语》最后一章《尧曰》。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日日不断之功,其乐无穷。一来“朝闻道,昔可死矣”,我们每天早晨都闻听圣人之道,切己体察,修养自己,晚上也没死,第二天早上还可以闻道,这是一乐,不亦乐乎。

二来日日不断,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到,任务就完成,不疾而速,效率最高,说办什么事就把他办了,能看到自己的成果。

三是读书能改人之性,日日改过,日日自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己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有所得。在静中得,在心安中得,宁静致远,心平气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万事顺意,率性而为,匍匐前进,全靠时间积累,不再空劳把捉,一切尽在掌握。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咨!是语气词,嗟叹声,舜啊,你过来,我跟你说!我要传位给你,上天的历数命运在你身上了!你要好好把握着那中道!如果天下百姓都困苦贫穷,那就是你的问题!你的这一份天禄,就永远完结了!

舜按尧的教诲,兢兢业业的干,等他退休,传位给大禹时,又把尧的这一句教诲嘱咐给禹。

这里的中道,就是中庸之道。四书最后一本《中庸》,就专门讲这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就是中不溜,那是大误解,是由“庸”字想到“平庸”,带来的误解。

中庸是什么意思呢?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简单的说,中庸之道,中,就是要走正道。庸,就是定理,是常识,不要违背常识,现在咱们不就把常识都丢光了吗?

中,一点都不偏。假如我们说一个女子的身材——多一分则太肥,少一分则太瘦,高一分则太高,矮一分则太矮——这就是中庸身材。中庸身材,不是中等身材,是魔鬼身材。所以孔子说:“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是不偏不倚的极致,是一个只能无限趋近的标准,不可能说你已经达到了。雷军说他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这就是典型的中庸之道。

在《中庸》里,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当他要制定一个政策的时候,他访求各方意见,两边的极端他都掌握,然后找一个中间点,就是现在说的,实现全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

做产品,把产品做到极致完美,然后找到一个定价,实现消费者性价比和企业投资回报的最大公约数,这也是中庸。多定了一分钱,定价就定高了;少定一分钱,又定低了,刚刚好,你找得到这定价吗?

所以说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在我们心中,吾将上下而求中庸。

中庸太深了,所以放在四书的最后一本,从《大学》入门,学习了《论语》、《孟子》,才进得了学习《中庸》的门。所以天下99.99%的人都误解中庸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早读四书《论语》【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