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帮》策划人被抓,为何人们深感“大快人心”?

《生活帮》策划人被抓,为何人们深感“大快人心”?_第1张图片

 今天早晨,看到一个名为《三甲传真》的公众号发的一篇文章《山东卫视“生活帮”策划人被抓!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文章,发布不到10小时,阅读量已过100000+,点赞数超过2000。评论大部分为肯定,认为此新闻“大快人心”,认为该节目“站在媒体的高位,却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认为“罪有应得”。


作为一名山东人,我早就看不惯《生活帮》了,此次策划人被抓,我认为不过是“另一只靴子”落了地。下面就说下,为什么看不惯《生活帮》:


第一、制造矛盾。人为地把群众设立于党和政府、公权机构的对立面。众所周知的纱布门事件,《生活帮》的报道是这样的:潍坊妇幼保健院在给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忘记取出纱布,导致患者疼痛难忍,患者发现后医院又隐瞒推脱……引起公众愤慨。


事实后来却被“反转”。病人有剖宫产史加上胎盘前置很容易大出血的,特在宫缩不好的情况下,医生采取宫腔填塞的方法止血。这一事件,把医患关系推向对立,也引起医学界的愤慨。令公众指责的是,《生活帮》在播出该视频时,一直滚动播放蒲田系医院的不孕不育广告。


我有一个朋友,几年前从《生活帮》辞职,当时我还是一个地市级媒体的小记者,感觉她在省台挺牛逼的,不理解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受不了,便不肯再多说。


后来我接触过一些《生活帮》记者,发现《生活帮》这个栏目,貌似帮助老百姓维权、伸张正义,其实常常是在哗众取宠,把一个原本平常的事件推向戏剧化。尤其当老百姓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帮老百姓解决问题,而是矛盾首先直指公权机构。将党和政府、公权机构置于百姓的对立面,一再激化矛盾。不少节目没有给相关部门说话机会,有些即使给了,也常常断章取义。


其实作为新闻媒体,是不需要做“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这样的选择的,而是要政府部门和群众之前搭建一个桥梁,帮群众解问题是对的,但不能对政府部门人为进行各种设定,将其置于群众的对立面,激化矛盾。


第二:诱导式采访,“犯罪”设定,意识植入。在《生活帮》报道的不少新闻事件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夸大事实的现象。比如甲指责乙,无论乙是单位还是个人,《生活帮》的“帮办”都会无限呈现其中一方丑的一面,甚至会诱导“报料”的甲,一步步和乙“撕”起来。


很多观众,尤其一些大叔大妈、农村观众,经常一边看一边“啧啧”骂着其中一方。新闻成了“演戏”,好像有“剧本”。这中间是否有“导演”的意识植入?


第三:貌似公正,咄咄逼人,妄加指责。《生活帮》的主持和播音语气,给人的感觉就是站在一种道德的制高点上,很多新闻的播出甚至都不符合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双方求证的原则。


以2016年5月4日播出的山东威海“毒豆芽”事件为例,见到一辆装着豆芽的车停在中学门口,就做出毒豆芽流向学校食堂的判断。事实上记者根本就没有跟踪。新闻里多次出现“记者采访遭拒”这样的字眼。既然是遭拒,那就是没有采访到吧?没有采访到有关部门,怎么就能对有关部门作出不作为的判断?很是令人费解。


印象中,《生活帮》栏目的记者采访被打的情况是挺多的。打人,尤其是打记者固然不对。但我觉得,如果采访也能被打,那绝不是打人者单方面的问题,在被采访者的问题之外,记者沟通一定有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与《生活帮》栏目长期以来的这种“犯罪”设定,把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认为自己就代表公平正义,妄加指责,咄咄逼人有很大关系。


话说回来,我始终认为,社会是需要舆论监督的,如果媒体完全出于公平正义来采访事实,方式上的不妥当可以被原谅。但很多时候,媒体并不是这样做,很多所谓的“舆论监督”都是为后续的经营,也就是拉广告做铺垫。这种行为就很可耻了,即使不是新闻敲诈,也是“你不给我钱,我就砸你家玻璃”的无赖行为。


《生活帮》这样的栏目,既没有对社会的文明、法制起到什么作用,又没有为老百姓解决太多实际问题,不时把新闻当事人一方当猴子耍给观众看,另一方又绑在十字架上。既愚弄群众,又试图“绑架”政府有关部门,十分无聊。人们的不满已经很久了。即便不说,但谁也不是傻子。


早听说《生活帮》策划人违纪的消息,今见逮捕,实在大快人心。没有这样的策划人,就没有这样的《生活帮》。


可怜《生活帮》的年轻记者们,很多人都心怀对新闻的虔诚加入,今日必然彷徨,有的也已身在其中而被“污染”。真不知道他们前路如何。只能心怀善意地祝福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帮》策划人被抓,为何人们深感“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