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再说你单身狗,你就甩给他这篇文章

周末的时候我回了趟老家,寒暄得差不多了,话题又像以往一样,被亲戚们故作不经意地引到了“人生大事”上:

现在有没有对象啊?

也该找啦……

你看那XX都结婚了!

你现在是不着急,再过两年就不这么想了。

到时候“好的”都被挑走了!

难道你想一辈子孤独终老吗?

我也像往常一样,撑过了这场浩劫。

我理解他们的观念,那个年代的人们更多的是“搭伙儿过日子”,人必须要在一起,才能生活下去,所以“有伴侣”被当做默认设置。

而单身,被认为只是“通向恋爱结婚”的一个过渡阶段。甚至很多人,刚从原生家庭中脱离出来,就匆匆跑进了另一个家庭,根本没有和自己相处过。

虽然现在单身狗的声势浩大,但大多都哀嚎着、抱怨着自己的状态,急切寻找“快速脱单的方法”。

单身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我们所有人都单身过,但也许只有很少的人真正体验过。

谁再说你单身狗,你就甩给他这篇文章_第1张图片

图片:《单身指南》

单身是什么?

之前有个挺火的电影叫《单身指南》(how to be single),听起来是教大家如何在单身时和自己相处,但大部分剧情都是在讲女主Alice与各种人约会、谈恋爱的故事。

剧中Alice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需要通过关系来定义自己是谁?

的确,如果你稍微留意,就能发现无论是在影视剧还是我们的真实生活中,人们都是用身份关系来定义自己的,比如“我是xx的儿子,这是xx的同事,这是xx的男朋友”。

单身(single)也是一种身份,但单身从字面上好像意味着“不与任何人、任何事物建立联结”,好像天然孤立。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单身者们是被边缘化、被忽视的群体。那些单身者的故事,鲜有人讲述。

这听起来有点反直觉,单身狗明明是网络世界的高姿态者,情侣们秀个恩爱都胆颤心惊。

同时,数据也告诉我们,单身是正在崛起的趋势。美国18岁以上的未婚者在2015年就已经达到45%,且在持续增长中。在日本,终生独身的人口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10%。

但人数众多,并不代表掌握更多话语权。单身,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及现在,都遭受着难以察觉的歧视。

谁再说你单身狗,你就甩给他这篇文章_第2张图片

图片:《逃避可耻但是有用》

你遭遇过单身歧视吗?

美国心理学学者 Bella DePaulo 发现,在生活中对单身人士的污名化、负面刻板印象以及行为层面的歧视非常常见,她将这种现象称之为Singlism(单身歧视)

你是否曾发现/遭遇过以下这些普遍存在的、对于单身人士的误读?

单身就是孤独可怜的

我常听别人说,单身的人幸福感低、没人陪很孤独很可怜。

这些都源于人们对于单身的一个最大误解:单身就是不与人接触,孤独一个人就是可怜的,而“找一个人一起生活”似乎能化解所有问题。

人家只是单身,又不是被关小黑屋了,怎么可能不与人接触嘛。而且与人接触也可以有很多种类,他们也许可以从与家人、朋友、邻居的的接触中满足社交需求。

恋爱、结婚也不是获得幸福感的唯一来源,更不是解决一切的良药,它无法保护人们免受孤独感、抑郁情绪、压力的侵袭。

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

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独的一面挡箭牌而已。

-欧文亚隆

谁再说你单身狗,你就甩给他这篇文章_第3张图片

图片:《九条命》

恋爱关系是刚需

在大多数社会文化中,婚姻(或至少是稳定的恋爱关系)被设定为每个人人生中的标配。

人们觉得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是“应该”的事情,大家都这样,你和大家不一样,那你就是不对!

尤其是过了一定年纪之后,社会环境就一下子对单身人士变得苛刻起来。

生活中常能观察到,询问一个女性的情感状态,她在回答说自己还单身的时候,往往会不好意思。

这些犹豫,透露出的是女性普遍对自己单身状态的认知:她们认为这是一件有必要向他人解释的事情

如果不解释,就会被默认为处于长期孤独、沮丧,且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才导致丧失获得幸福机会。

一个女性在职场上很成功,经济独立、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但可能会被说:“那有什么用,还不是嫁不掉。”

在这些的背后,是对于浪漫关系重要性的过分强调。大量的学术研究,以及被这些研究所支持而形成的社会认知和文化也同样透露了:我们对婚姻和伴侣过度推崇(matrimania)。

一个人不代表无依无靠,也有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孤独终老。

谁再说你单身狗,你就甩给他这篇文章_第4张图片

图片:《逃避可耻但是有用》

“我很享受单身”被认为是自我安慰

当单身的人说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的时候,大家本能上是不太信的,觉得这只是单身患者的自我安慰、是不得已的苦中作乐,并且还会投来“别嘴硬了,我们懂的,单身怎么会幸福呢”的同情目光。

对于单身的人,周围的人可能还会有一些恶意的揣测,比如“这男孩儿该不是不行吧”,“这女生是不是不喜欢男生啊,那女朋友也没见她找啊”。

人们会认为选择单身的人,是因为ta受自身或外界条件所限,才没能拥有亲密关系,所有的理由都只是嘴硬罢了。

其实到了现在这个时代,选择恋爱结婚还是选择单身应该像所有那些喜好的差异一样被包容。

就像是你喜欢咸豆腐脑,我喜欢甜豆腐脑,谁错了?没人错,只是口味的不一样。

“既然有人喜欢一家人在一起,就也有人喜欢独自生活。”

谁再说你单身狗,你就甩给他这篇文章_第5张图片

图片:《最完美的离婚》

我们为什么害怕单身?

很多人害怕单身,是因为害怕所谓单身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孤独寂寞、没人照顾、缺乏社交而导致的性格孤僻等等。

对单身的恐惧会切实影响我们的行为和选择,比如嘴上“讲究”,行为上“将就”,择偶的标准更低,把更多数量的人作为潜在发展对象(Spielmann et al., 2013);

同时,也可能宁愿在一段恶性的恋爱关系中受苦,也更不愿意结束它,再次回到单身的状态。

而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因为羞耻感:不愿公开承认自己是单身、到一定年纪却还没有恋爱经历就被人耻笑、害怕被同情……

这种羞耻感所引发的焦虑驱动着人们去掩盖自己是单身,也妨碍着人们去真正体验这种状态。

但如果你想要拥有一段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首先要满意自己的单身状态。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

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孤独六讲》

谁再说你单身狗,你就甩给他这篇文章_第6张图片

图片:《最后的朋友》

享受单身,是好好恋爱的先决条件。

我们之所以需要交朋友、谈恋爱、结婚等,主要的目的有两种:

回避型Avoidance:为了避免那些一个人(单身)带来的麻烦:比如孤独、被评价、长辈压力等。

接近型Approach:为了获得恋爱中的亲密感、陪伴;

简单来说呢,一个是为了避免麻烦,一个是为了真的渴望亲密。而研究发现当一个人的社交取向是回避型时,Ta在亲密关系中的体验也往往更差。

所以,如果一个人是因为觉得单身非常难以忍受,所以才想要赶快脱单的话,那么恋爱也并不会让他变得更好受些。

而只有当我们确定地相信自己保持单身,和进入亲密关系一样,是没有问题的、是安全的、是温暖且满足的;

只有当我们内心以一种平和的态度来期待之后可预见的单身生活时;

我们才能真的好好谈个恋爱,因为对方真的吸引自己而选择去在一起,并真正去享受其中美好的体验。

《四重奏》里有一段话,很适合用作结尾:

谁再说你单身狗,你就甩给他这篇文章_第7张图片

为什么单身的人就被认为是不好的呢,

单身就是单身,没什么不好的啊。

你想要恋爱结婚,那就去恋爱结婚,

如果你喜欢单身,那就单身。

这是你应有的自由,

愿我们都能成为自由的人。

References:

Girme, Y. U., Overall, N. C., Faingataa, S., & Sibley, C. G. (2016). Happily single: The link between relationship status and well-being depends on avoidance and approach social goals.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7(2), 122-130.

Office, G. A. (2004). Defense of Marriage Act: Update to Prior Report. Letter to Senate Maj ority Leader Bill Frist (R-TN)(January 23). Washington, DC. www. gao. gov/new. items/d04353r. pdf.

Spielmann, S. S., MacDonald, G., Maxwell, J. A., Joel, S., Peragine, D., Muise, A., & Impett, E. A. (2013). Settling for less out of fear of being sing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5, 1049-1073.

Timonen, V., & Doyle, M. (2014). Life-long singlehood: intersection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Ageing & Society, 34, 1749-1770.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再说你单身狗,你就甩给他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