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简史 完结

时间:12月5日

内容:回归日常生活、支配性传播

地点:寝室

这本书在进入第六张的时候从一个我完全陌生的角度进行了叙述,即解释社会学,其包含互动主义与常人方法论,主要从常人方法论作为切入点来说明,常人方法论即

日常情景中的行动的常识推理。

常人方法论的工作就是确定在日常活动和各种互动环境中,人们通过哪些活动了解并说明自己是什么,以及做的是什么。

不仅环境会影响预期行为,预期行为反过来也会逐渐改变环境的意义或情境本身。

这即是将人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来加以考虑,我认为这个观点的确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包括对预期行为的考量,受众的预期行为如果放置在媒介环境下,媒介环境影响预期行为这是毋庸置疑的,而预期行为可能反过来也会影响媒介环境以及媒介本身的议程设置,传播从来就不是一个单向的东西,有效的传播需要反馈。

另外其还提到了赫伯特·布鲁默的符号互动学派,即强调社会生活的符号性质。

其具有三个基本前提

人类对物的行为建立于物对人的意义的基础之上;

这些物的意义来自或出于人与他的同伴的社会互动;

这些意义在处理他与该物的关系时所发生的解释过程中被人所掌握或调整。

可以看出,符号互动学派是将着眼点放置在了人与物的关系上,将人作为了意义生成和关系处理的绝对主宰,这种思路在流行文化研究中可以经常看到。

在其中我读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即欧文·戈夫曼,他结合了芝加哥学派与帕罗奥图的学派,

将符号互动理论和其他方法结合,以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修辞学。

等于是将一个文化研究的偏文科思维的和偏理科思维的两个学派糅合在了一起,这样的思路是否有利于新的学说的创立?

其后就是吉登斯对常人方法论的赞颂

常人方法论超越了解释社会学和结构社会学的分立,用结构化理论取代结构概念。不满意结构和实践的二元对立,助涨结构的二重性。

读到这里我就想到了,美国一直主张的结构社会学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随着传播学的发展以及传播技术的变化,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学说理论的应用开始多元化,不再是唯谁独尊的局面了,说不定在当初学界的讨论中,越离经叛道的学说在今天来看还会有新的发现,就像麦克卢汉的一些学说。

接下来就是介绍语言学的转向对解释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其提到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社会学

行动和互动不再仅仅被分析为传播的产物,而是被置于符号交换系统和言语背景中进行分析。

其实说到这,在现今的H5横行的年代,互动社会学如果将其的视野调整到微观层面上来,即将其学说运用到H5这种互动技术上,会不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或者说会不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吻合的地方?

之后讲到的就是回到了比较熟悉的领域,即女性主义研究与使用与满足,我认为女性主义研究是一个于我来说非常有用的研究视角,对于杂志、电视剧、电影的文本分析其实在今天这种女性主义视角分量占大众传媒越来越多比重的今天,其实是非常有适用性的,还有一个我比较受益的地方就是直接效果理论与间接效果理论的划分,这能够让我更好地理解传播理论的着眼点,也给了我一种看问题的新的维度。

之后就进入了支配性传播的章节,其实这一章完全可以和我之前阅读的科技想要什么结合起来看,在愈发多样的社会之下,在网络连接世界的背景之下,传播一直游离在多样性与支配性之间,这种游离也就催生了一系列的理论的出现。

其实读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干货,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了解到了传播学原来是这样一步步演进过来的,结合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来看,这两个领域也是有相通的地方的,文化、社会、传播,可能是一个很模糊的分界,但是只要融会贯通,是可以广泛的在其中受到启发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播学简史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