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着小龙虾望良夜

我在长沙十年,直到第八年,才吃了小龙虾。如你所知,近些年正是小龙虾的蔓延爆发之时,正在全国攻城略地。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其起源于华东地区,九十年代挺进华中地区,在湖北完成产量大爆发后,继而进击湖南,风靡长沙夜宵市场。湘江两岸,有灯火处,就有夜宵摊,到处是白底红字的“口味虾”、“油爆虾”、“油焖虾尾”等招牌,主角就是在潜江等地养殖出来的、挥舞着两个大钳子的小龙虾,正正被各种做法炮制成美味的夜宵,刺鼻诱惑的香味,侵袭路过行人。

每一夜,有十吨小龙虾成为长沙人的腹中物。在书院路的夜风里,望向车窗外,感觉到这里每一个均匀的呼吸,每一个屋子的饱嗝,每一个起伏的肚皮,都藏着小龙虾的味与魂。

而我,初从华南地区来,喜清淡,厌辛辣,当是时,延续习惯,夜宵于我而言,是炭烧生蚝,是空心菜炒田螺,是芝麻香芋,是猪尾汤,是蟹脚,是杂鱼汤,以及各种打边炉。忠实海鲜党,对这陌生的河鲜有所抵触,所以舌牙未识小龙虾。然而长沙不临海,海鲜贵且少,在大学期间,唯一能吃得起的海鲜,只有海带了。夜里,在图书馆看古龙小说,闭馆后,一个人甩着书包,移步堕落街,有老妇人摆摊海带龙骨汤,2元来一碗,筷子打捞一番,吞咽下肚,再端起咕咚喝汤,那一瞬间似乎听到了潮涌的回响。

前年,一名在南粤银行工作的女同学来长沙。大约是按部就班的工作,需要突然旅行来刺激一下僵化的神经。据理中客分析,旅行是人固有欲望的一种找补,这种欲望就包括色彩的欲望和味道的欲望。比如工作的时候面对四面白墙,就想着旅行遇上一场烟火,缤纷的色彩对眼睛的一种找补;再比如平时吃饭都是清淡的那几样菜,就想着旅行中吃一顿小龙虾,油辣对舌头的一种找补。

于是乎,游罢麓山湘水,入夜后,邀约前去火宫殿吃夜宵。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火宫殿几乎是最知名的地,然而在长沙当地人看来,是骗外地人的店,在饮食类,大概每一个城市都有这么一个招牌吧。不管如何,这是长沙翻桌最频繁的店,吃客需要候在桌子,等他人吃完后才能上桌,尤其滑稽,从窗外看进来,每一桌吃客,外面还围着站一圈人,不知人还以为是古时伺候的丫鬟呢。在桌子上吃的人被围观,也不自在,一般都匆匆吃了事。我等好不容易等候一番,终于可以引座落定,点了红烧猪脚、臭豆腐、卤鸭舌、糖油粑粑、肉丝撒子等等。在等菜之余,瞎聊一番。站在旁边等位的一个男生,大约一听是广东话,就上前来问,可以拼桌吗。女同学欣然答应,经了解,这位男生也是从广东来,两日假期,高铁直奔星城,这会点了两大碗小龙虾。上来的时候,小龙虾暗红色,满身油光,几十只交叉卧在大公碗中。这是我第一次吃到小龙虾,巨咸巨辣,咸到似乎把南海全部海水拧干拧出海盐吞下肚,辣到似乎舌头变得巨大,每颗味蕾上都有一个小小人守着,正揉粹着朝天椒往味蕾口子里滴汁。还满手是红油,感觉头发好几天没洗,想摸头都摸不得,感觉糟糕透了,对小龙虾绝望。

再次唤起对小龙虾的喜爱,是在北京了。团队似乎有各种理由吃小龙虾,比如矿池一天挖出12个区块,比如得到当周的MVP等等。北京虾贵,一盒100块,0.2个比特币也只能买到7盒。虾一上桌,十几人齐齐上阵,撸起袖子,带着手套,若不怕红油沾手,当然不带套更好吃,手指原味,更自由灵动。先卸甲,把带双钳的虾头扯下,再剥两段腹节,挑了虾线,拽掉尾节,白嫩虾肉便可一口嗦得。虾钳也不可放过,晃动活动肢,可拖出一坨虾钳肉,听说虾钳肉蘸沙姜酱,味更佳。还有人喜欢咬破虾头吃虾黄,不过我心里有重金属的阴影,始终无法对虾头下口。我厂诸位,均是豪迈畅快之人,一餐小龙虾,可谈及人生百态、中医宇宙、房价蛤蟆,好不尽兴。写及此处,心怀清代张潮,私撰一则幽梦影“品蟹宜对雅士,吃虾宜携豪友”。

独自吃虾,也有豪气。上月中旬,坐最晚的航班回长沙,落地已经是凌晨两点,早上六点还要赶高铁赴衡山,中间只有四个小时,真是睡也睡不安稳,从机场打车回东塘,路过车站时,临时起意,让司机直奔书院路,长沙小龙虾夜宵重地。落座敲筷,点上两斤油爆虾,活虾下锅,油爆捞起,拨壳蘸酱,下口的虾肉滚烫,让舌牙好一番消受。油爆虾并不辣,油焦壳脆,酱汁也算不上辣,就是虾肉热气十足,两斤下肚,即使吹着江风,脸上也蒸出一层薄汗。若再吃两斤,估计就变关公了,虾须变美髯,虾钳变青龙偃月刀,横刀立马,可温酒斩...我大概是虾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蘸着小龙虾望良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