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授之以渔”,更要撩起其“渔欲”

陈秀玉

要“授之以渔”,更要撩起其“渔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六万重金征稿:“行者杯”全国首届中小学教师随笔大赛征稿启事》点击查看详情


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第三章读书交流活动中,张文质老师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考。张老师说:“弗老先生的历史感是很奇妙的:你怎么知道你是为未来而教?所以重要的不是继承而是使儿童掌握,只有这样的能力(再创造)才是一个人所要获得的真正的继承!”

由此我想到了一串问题:什么才是一个人所要获得的真正的继承呢?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才是为未来而教?才有利于孩子的后继发展?

说到“为未来而教”,很多人马上想到要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因为只有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孩子的后继学习才有保障。但问题是,你有好方法想给孩子,而孩子却不领情,不接受。弗氏在书中说:“占有不再是一种状态,而是实现占有的连续性。教育就是引导这个过程,而不是好心地将礼物塞满人们的手和脑”。这里提到的“占有的连续性”我把它理解为学生的持续成长,成长的一种连续性。读这句话,能感觉到弗氏对引导,对学习者的重视。即使你是出于“好心”,给的也是“礼物”,也不能一厢情愿地“塞”给学生。学习者心灵的开放,自身的参与才是最先应该考虑的。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依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觉得“授之以渔”非最好,撩起其“渔欲”才算上层。一个人自己想成长,所有的资源都是助力。一个人自己想学习,他就会寻得适合自己的方法。

关于撩起学生的“渔欲”,今年我的感受特别深。

我们学校有个“魔咒”——姐优弟差。意思是姐姐非常优秀,弟弟却很差。今年接手的班里有一个叫彬的男孩,也没能逃脱这“魔咒”。几年前,他的姐姐也是我的学生,学业与表现在班里数一数二。可彬却相反,书写一团糟,上课时心思也不知在何处,成绩当然也在班里的后面。值得欣慰的是,他计算基本过关,智力上没问题,而且思维还算活跃。

对他特别关注,但表面上并没有特殊照顾。利用课堂空隙,渗入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就算是0分,也要做不一样的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就不认识了。”“混也是一天,还挨批,心情糟;用心学,就算不优秀,咱也对得起自己。”“垃圾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你的潜力无限大,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开发。”一句句,不是唠叨,是分享,是激励。

利用班级QQ群,除了上传优秀数学日记,也常表扬孩子们。当然,被表扬的不只是优生。我觉得,表扬中等生、后进生,更能撩起他们的“表现欲”。“倩的日记坚持得很好,记得实在,每日一篇,这种精神值得学习。”“诚上课注意了很多,老师收到他的眼神了,真好。”“惠开始做作业了,虽然不是很好,但老师看到了她的努力。” ……

不知哪一天开始,看到彬的眼神的追随;不知哪一天开始,彬举手回答问题了;不知哪一天开始,彬的独特思考得到了我的推荐;不知哪一天开始,彬的作业工整了许多……

有一次,周测时,彬居然考了96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上课更加专注,更积极参与活动,更乐于表达思考,课后还会主动请教问题,提出不同见解。

回想彬的这些进步,我觉得,应得益于彬的学习欲望被点燃。

弗氏第三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绝对抵制这种要求,我们经历过好多次,讲得愈多,解释得愈细,学生的成绩曲线下降得越快,在实际工作中对题材稍做推广立即就导致紧张。”这种现象,很多老师都遇到过,说这是“上面有说,下面没听”。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教学方法的不对头,最主要的还是没能撩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真正参与者的内驱力没有被启动,所有的努力都是无用功。

弗氏说:“凡是通过自己的活动而发现科学、艺术与道德的儿童必然具备智力上的免疫功能,就像他具有身体的免疫功能一样。”

当教育直达教育者内心时,学习才真正发生,教育才有实效。才能实现“占有的连续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授之以渔”,更要撩起其“渔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