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极化、群体思维以及少数派影响

关于群体与个体之间互相影响的三个例子,分别是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作用、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少数派影响:个体对群体的影响。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对个体的态度有着增强的作用。比如,对于一件事情的决定,受到群体的影响时会比个体的决定更加极端化(更加冒险或者保守)。人们社交生活中有个普遍现象,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见大家更喜欢与志同道合的人相处。但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群体极化的产生。比较极端的例子,在宗教狂热分子组成的群体中,很多人的思想都非常激进,于是在人员不断来往的同时,互相加深各自的思想,发生了群体极化现象,便形成了恐怖组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信息本身对人们的影响,也就是观点相近的信息本身就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从而为极化创造了条件;二是规范影响,跟之前关于从众与服从的文章里讨论到的规范影响一样,人们习惯于顺从多数人的思想,从而产生支持感(群体与个体互相的),使得群体思想更为极化。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仅仅需要观察他人的判断便能对个体产生极化影响。这个现象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金灿荣政委的视频时,他说过一句话:人们上网时会主动筛选出自己想要看到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所以只能让自己的头脑更加一根筋,起不到打开眼界的效果。结合社会心理学发现的群体极化现象,不得不感到很有意思。

群体思维主要探讨群体对决策产生的影响,可以表现为群体对个体提出正确决策的阻碍作用。在凝聚力较强的群体中,出于很多原因,个体会避免提出对群体观点的异议。这个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甚至在政治方面,在做出对国家至关重要的决定时,也会产生这种现象。比如冷战时的猪湾事件,肯尼迪总统在事后惊呼:“我们怎么做了如此愚蠢的事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个体对群体的信任、出于从众的压力、自我审查压抑内心想法、以为未发言者一致同意的错觉等。群体思维的各种症状表现会阻止群体成员探寻和讨论相反信息以及其他的可能性。当领导主张某种观点而整个群体又排斥异议时,群体思维可能就会产生错误的决策。当然,社会心理学也提供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何预防群体思维呢?可以参考以下办法:在群体讨论开始时不要让成员表明自己的立场、鼓励批评性评价、划分小组分别表达意见、欢迎局外人士提出见解和批评、在实行决定之前召开“第二次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等。

关于少数派影响,可以参考电影《十二怒汉》。讲述了12名成员组成的陪审团中由一人意见最后影响了群体决策的故事。说明了个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影响到群体的决策。实际上,这个现象在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爱默生曾写道“所有的历史都是记录少数派甚至一个人单打独斗力量的历史。”如果少数人的观点从来都没能占上风,历史将是一潭死水。可能正如列宁所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个体有能力影响群体呢?有三大决定因素:一致性、自信和背叛。所谓一致性,是指个体的态度自始至终都保持一致。如果自己都不能坚持自己的观念,就不可能改变他人了。自信,也可以理解为保持一致性的动力源泉,同时还起到直观上(气场)感染他人的作用。背叛是指让原属于多数派群体的成员产生背叛,一旦开始出现背叛行为,其他人也会紧紧跟随,产生滚雪球效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想要改变世界的人们,这个思想能起指导性作用哦:D

你可能感兴趣的:(群体极化、群体思维以及少数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