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在想些啥--西方现代史的哲学思想(一:哲学是一件很主观的事)

随着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却踏步不前。你看你哲学否定这、否定那,人家科学根本不理你,埋头做实验、去推论,从“日心说”到“牛顿力学”到“进化论”,天天在进步。

所以哲学家们也在思考:是不是我们的研究方法根本就不对?我们能不能像科学研究一样,立足于经验推论?这时就出现两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罗素和他的学生维特根斯坦。他们的创立的学说叫“逻辑实证主义”。

一、罗素(英:1872-1970)

哲学家在想些啥--西方现代史的哲学思想(一:哲学是一件很主观的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罗素家世显赫,他的祖父担任过两任首相。但他最为人乐道的是他的罗曼史,纯是花花公子。一生结婚四次,情人无数。其中有学生、有师母、有朋友妻;接济大诗人艾略特,把人家老婆顺便也发展为情人。

罗素流传最广的名言是:“有三种单纯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是题外话了。

罗素受《数学原理》(和他老师合著)启发,既然能从少量的逻辑公理推演出整个数学,那么,是不是也能用类似的方法推演出整个语言,或者说,按照逻辑规则重新建立一套严谨的语言呢?这就是逻辑实证。

为什么想到语言?因为科学就是从实验到理论再到实践,但这个理论必须能够重复检验;其实现基础就是理论要诉诸语言

逻辑实证主义者想的是:如果让语言更加严谨,完全遵守逻辑规则,能完全准确地表达意思,那么哲学就可以像科学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了。

逻辑实证主义成就最大的不是罗素,而是他的学生维特根斯坦。

二、维特根斯坦(奥地利:1889-1951)。

哲学家在想些啥--西方现代史的哲学思想(一:哲学是一件很主观的事)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维特根斯坦也是牛B哄哄的人物,父亲是奥地利钢铁大王,相当于当时世界首富。

但是他性格古怪,偏好学问,不喜金钱。22岁到剑桥跟罗素学哲学,之后在剑桥做教授。期间还到穷山区做过小学老师。

父亲给他的巨额遗产全部转赠给自己的兄弟姐妹了,自己分文不要。有人问:你为什么把钱分给穷人啊?他说:金钱让人堕落,而他的亲人已经够堕落了,所以再堕落点也没关系了。当然,这也是八卦了。

维特根斯坦写了《逻辑哲学论》,想用逻辑工具去一一考察所有的哲学命题,把所有没有意义的、不可证实的命题都剔除出去。

以前哲学上的形而上学之争为什么没有结果?因为人们没办法靠逻辑实证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书中有句名言:“凡是可说的事情,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事情,我们必须保持沉默。”意即:凡是符合逻辑实证规则的语言,内容都很清晰准确;凡是不符合逻辑实证规则的语言,说了也是没意义的,就不用说了。

但后来维特根斯坦发现,一方面,用他的理论去验证,大部分哲学问题全都是没有意义的伪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发现用逻辑去分析语言的想法太天真了。

比如生活中有人说一句:“我还是我吗?”如果用逻辑来分析,当然。然而在生活中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有自己的意思,而且不同的情境下还可以表示不止一种意思。

所以,语言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逻辑分析上。同样的一句话,说话的情境不同,说话人的语气、表情、手势不同,常常会表达不同的意思。换句话说,每一个情境都给语言制定了不同的规则,语言得和规则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真正的意思。而这规则又是没有逻辑可言的

套用在哲学上,我们可以用无限的怀疑来防止独断论,但是怀疑到最后,唯一的结果是什么都给怀疑掉了,什么都没法信了。而你一旦要建立自己的学说,你所用的语言,必然要在一些不言自明的前提之下,而这前提只能是独断论的。

因而哲学就会有各种独断论。

最后,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不可能成为严谨的学科,不可能去严谨地解释这个世界;它只能描述这个世界。 哲学其实是一件很主观的事。

实际上,维特根斯坦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但总体来说,这时哲学没给我们带来多大实用价值,所以同期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

待续

181202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家在想些啥--西方现代史的哲学思想(一:哲学是一件很主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