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了个教

支了个教_第1张图片

这个暑假参与了人生中第一次支教,七月末开始,一共20多天,和武昌首义学院阳光爱心协会的20多个队友一起。地点在江西省婺源县赋春镇长溪村丸美爱心小学。

来的第一天有点想家,走的那一天,想回到来的那一天。​

生存条件

支了个教_第2张图片
睡懒觉时会被晒醒

第一次支教,生活条件比想象中好很多。据说前两年操场还是泥地,这两年在丸美、高校等的赞助下情况好了很多。女生在二楼的图书室里睡大通铺,互相踩踏十分温馨,常常集体大战各种虫子三百回合。

平时在学校对面的程阿姨家吃饭,我们本来准备支教减肥的,但吃了她家的菜之后大家都胖了,我更是被激发出了端盆吃菜喝汤的潜质。洗澡在程阿姨家二楼、三楼,或附近村长家开的宾馆。等待洗澡时一起蹭WiFi、聊天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在这里每天早上5、6点和太阳一起自然醒,11点左右和大山一起睡去。在大自然的心窝窝里睡觉,生物钟也调得和大自然神同步。

三个高中娃娃的小班教学

我们招收了大约100个学生,有少数中途来的走的,从5岁到17岁都有,分为六个班,我是六班语文的主课老师,教高中生。

第一天上完课,队员纷纷表示得全部重新备课,因为孩子们的兴趣点、接受能力都刷新了我们的原有认知。比如我的三个高中学生,其中两个女生准备去读师范专科,不需要常规知识;一个男生准备高考,只需要应试知识。我们的本意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兴趣,但第一天我就已经开始担心,我们是否能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

支了个教_第3张图片

高中生的语文课,我备了六个课时的甲骨文,只上了一节。我喜欢中国汉字,但不是人人都觉得它们有趣,对于年纪更小、好奇心更强的小孩子可能更好玩,比如静雯教的初中生。“白”字的起源,据说是古人观察昼夜更替、四季变换,发现只有一样东西一直都是白的,那就是——指甲盖儿!所以把指甲盖儿画下来表示“白”,演化成了今天这样。没毛病!但是静雯在他们班讲了这个之后,一个晒得黢黑的小男孩立刻把手背伸给她看指甲盖儿:“黑的呀!”……无力反驳。


支了个教_第4张图片
还有这种操作?

​一开始,觉得分配到六班的学生太少,担心自己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支教中越来越感觉到小班教学的好处,最大的一点就是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比起知识和纪律,更易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后来那位要高考的男同学改为一对一辅导他需要的知识,我的语文课就改成了茶话会,给两个女生泡茶喝,有时其他老师也带一脚。高中生的三观已经比较成熟,对事物有基本的判断,独立性较强。所以相互平等、尊重地交流,依她们的兴趣选择上课方式和内容是最好的方式。和她们喝茶,聊恋爱、聊长辈、聊从小到大的愿望。感受到了她们内心的纯洁美好,也为她们因缺乏资金和资源而不能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感到惋惜。可喜的是她们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想要多读书、多学知识。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重要性。

“老师,我还要喝茶!”

​我教茶学课、声乐课和高中孩子的语文课。前两门是今年支教的首创,属于兴趣课,一共八门,还有象棋、书法、舞蹈、口琴、绘画、手工,下午上,一小时。

​来之前对开茶学课一事还没有信心,来了之后觉得,去做,一件事就会变得简单。

支了个教_第5张图片
茶学课部分学生合影

茶学课,是兴趣课中报名人数最多的,也难怪,长溪也算茶乡了,许多茶知识孩子们比我们还懂,对茶有天然的热爱,一下就连接上了。二十四个孩子,我们只带了十二个茶杯​​,第一堂课只能分两批喝。第一次茶学课结束后,一个女孩也想加入,她的朋友当着我的面对她说:“茶学课好无聊的,就是让你坐在那里看着别人喝茶!”……无力反驳。后来去找村民借了茶杯才解决这个问题,但小朋友们经常不够喝,把茶杯举到你鼻子跟前:“老师我还要喝!”“给我倒满一点!”后来发现他们不爱听讲,就爱喝茶,于是我、静雯、斯睿三个老师也坐下来,和他们聊天、喝茶,也向他们请教。茶知识书本上都有,面对面的机会只有这一刻啊。一开始他们还挺安静,接着就现出原形了,后来的茶学课就这么度过,有欢声笑语,也有吵闹、沉默,但都很真实,他们天然就如此欢脱。

不足的地方,自己心里一直有觉知。来了之后就觉得自己考虑不周,一是茶具没带全,茶杯没带够,导致茶叶不好清理、有学生分不到茶杯;二是应该带更好的茶叶与大家分享,临走时匆忙,虽然也是好茶叶,但泡茶时觉得孩子们值得最好的;三是觉得自己茶知识还不足,有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不知道如何解答,备课时也是现学现卖。我希望的状态是上课时可以不拿教案,知识都在心中,厚积薄发,融会贯通。但这也是上茶学课的好处之一,就是敦促我学习、巩固了许多关于茶的知识。

支了个教_第6张图片
满上!


我看到了中国茶发展的希望,看着茶乡里生长的孩子,突然就对茶文化的传播有了信心。看到他们对茶的喜爱,喝茶时可爱的样子、满心欢喜的笑脸,觉得与茶有缘者大有人在。我也学会了人与人之间更简单的交流方式,就是平等、互相尊重,忘掉权威。这是茶教会我们的。

​与孩子们的相处让我觉得,孩子们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我们不要给他们贴标签,不要给任何人下定义。教学时,除开应试的必要,应尽量去除期待,只是去教,然后观察。期待就是一种控制,与现状就产生冲突,有冲突就没有交流和爱。​安静和秩序是好的,但我们不应强制或说教,而应用行动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懂得和认同。我就不爱被要求做事,我认为没意义没道理的就不会去做,也不爱强制别人,对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孩子们打闹、不守纪律,相反地我们也要不带评判地去观察,本质原因是什么?去了解,早于去判断或要求。真的懂了,行动便产生了。就像孩子们真的觉得茶这个东西好,对茶的爱从他们的眼神里、笑容里直直透进你心里。

“一二三,唱!”​

第一节声乐课有点hold不住,因为管理没到位,沟通也没到位。管理上给了他们太多自由权,老问他们想学、不想学什么歌是很乱的,因为叛逆期的孩子几乎要对所有提议说“不”,意见也很难统一。准备了好几首我觉得好听的歌让他们选,都不喜欢。沟通方面没有用心和他们沟通,想着用权威压制他们。前排的女孩,我一说话就“切”我。给大家分声部时,孩子们也闹哄哄的。后来开始唱歌后才安静下来,他们还是懂得去听的。课后,叛逆的女孩抱着我,拉我去玩水。我感到他们内心有与我们亲近的意愿,但我们不能硬碰硬。

后来的课程,我学乖了,直接定了一首歌给他们学,同时我也告诉了他们我选这首歌的原因。这次他们大多数都配合且理解。我选的歌是塔斯肯的《故乡》,歌词如下:

阳光照云雾飘那一座山

波光耀鱼儿游弯弯小溪

我的故乡在远方又在我梦里

回忆起朋友们今在何方

每当狂风暴雨总会想起

故乡的山林悠悠气息

父亲母亲在远方又在我梦里

何时能再见到想念(深爱)的你

支了个教_第7张图片
声乐课

我告诉他们,我选这首歌是因为这首歌唱出了我对他们的感觉。首先景物描写和这里很像,阳光、云雾、山林、鱼儿、小溪、狂风暴雨。其次,因为我们的支教二十天左右就结束了,我很喜欢大家,分别后我会很想念他们这些朋友,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还有,当地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亲母亲在远方,又在我梦里”,外出打工很少能见到。当我表达出心中柔软的部分,孩子们也展示出了心中本来柔软纯净的样子,很乖很投入地学唱歌。之前最叛逆的女孩子,现在坐得最端正,眼神最温柔。

很多时候孩子的愤怒、叛逆、不配合,都源于对爱的缺乏,特别是在这个留守儿童比例约占80%的地方,孩子们的安全感之低可以想象。他们表达反对,其实是希望自己的意见被尊重;他们因为一个领唱、表演角色“争风吃醋”,是怕别的孩子得到更多的喜欢,自己被忽视。虽然我明白二十多天的支教并不能和孩子交心,但是只要用心,几天里也能明白他们缺乏、需要的是什么。因为缺乏爱和鼓励,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有信心、勇气上台来唱歌,经过训练和引导已经好了很多了,但是根源问题仍旧在那里。我对他们说,合唱,比唱更重要的是听,也意在让他们对身边的朋友表达自己的爱。在歌声里表达爱时,同时也被爱着,内心会更强大、更温暖,这也是在声乐课里我最想带给孩子们的。​

​每个孩子生来都有很多相似性,却因环境的差异而产生千差万别。就像北京的那个高考状元所说,出生在北京的中产阶级家庭中,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利用。这里的孩子,有的想学美术却没有钱和教育资源。我尽力做到没有分别心地去对待每一个孩子,但是这样的条件差异在客观上是悬殊的。面对教育、经济条件的不均等,我们能做的是因地制宜,深入了解不同地区孩子们成长的客观环境,不升起太多无用的惋惜、泛滥的同情,而是安静地观察、交流,明白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探索自己能做的究竟有哪些。也许我们以为的不平等,只是不一样罢了。

调研

我是调研组的,负责参与写调研报告、带领队员去村民家里实地走访。

走访两位教师后,了解到当地教育比较大的问题是村民的教育观念落后,和不能陪伴孩子。这两点都一定程度上源于金钱、资源的缺乏。一位教了40年书的退休老教师说,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他们得挨家挨户上门去劝学,因为钱少孩子多,没多少人送孩子去读书。现在不一样了,是人人争着把孩子往学校里送。虽然存在问题,但一直在改善。

最后一次,去的是戴富家里。他今年16岁了,因为一个月大时发高烧,未得到及时治疗,造成了肢体残疾,无法行走、生活自理,一直是奶奶照顾。他智力正常,但因为残疾,村里的学校不收他,镇上的学费又交不起,他就一直没上学。我们来这里支教有好多次了,但今年是戴富第一次参加。问奶奶为什么,奶奶说之前怕我们不收。奶奶觉得我们很好,说舍不得我们走。戴富也说,想我们。离别晚会我没哭,当时我的心却被深深触动了。世界好似赋予了我们太多差异,我们只能领受,然后去关怀那些不同。无差别地去爱时,发现我们本来就是一样的小孩。

解放天性,返璞归真

我是来支教的,比起给予,却收获了更多馈赠。

支了个教_第8张图片
上山

​第一个教历的周末,凌晨四点多,一行人起床爬山去看日出,只看到了一闪而逝的淡霞,和越来越浓的雾。上山时看不见脚下,心咚咚跳,怕踩到山上的小居民们,心中说“打扰了”。大家久等没有日出,开始互相抱怨,玩自拍。虫鸣鸟叫这乐声,一直在耳边,打开耳朵就听得见。小太阳一直在天上,打开心就看得见。虫、鸟早已习惯万古长空,人尚汲汲于这一朝风月。我从前特别怕虫子,山上有很多马陆,那天早上看到它们还没醒,正卷成团睡觉,突然觉得好可爱啊。从前的害怕,遮蔽了对它们本身如实的观察。每接近一次大自然,都感觉离生命的本质更近一步。

山里阴晴不定,这会儿晒得人头晕眼花,下一刻就狂风骤雨,手把手教你世间无常。夜晚繁星满天也是常有的事,洗衣服的时候我都是抬着头搓的。有一天晚上星星特别好,又是连日雨后初晴,特别想念它们,深夜里几个小伙伴三三两两地在操场上看星星。后来我们就地铺床,躺着看星星,周围有的在抢被子,有的在疯狂赞美星星,有的在拿单反拍星轨,看到流星集体许愿……就这么吵闹而和谐地睡着了。直到凌晨两点多下起雨来,迷迷糊糊地撤退,星星也早已回家躲雨去了。​

支了个教_第9张图片
不如玩水去!

在这里,玩水是让我们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和当地人一样跳入溪水中玩耍,所有人都成了小孩。我们在急流里眼睁睁看着拖鞋被冲走,六亲不认地打水仗,和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一起在水里扎猛子,“偷渡”竹筏随村民去看山脚边养的会上树的鸡。离开长溪的前一天,我在清凉的水里游泳,当时感觉自己和天地万物融为了一体,像是找到了我,同时忘记了我。

支了个教_第10张图片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没有什么是下河玩水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就多玩儿一会儿。

我感到被大自然疗愈、滋养、净化着,一天天地,本真而快乐。随着音乐,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夜幕下忘情尬舞,落雨的屋檐下听娃娃们童音合唱,笑也真,泪也真。

离别​

支了个教_第11张图片
睿鑫写的信

告别晚会,临行前,我们和学生都很不舍,抹眼泪、送礼物、写卡片。终究躲不过的爱别离苦。我本不想送礼物或收礼物,因为不希望被记住,也懒得纪念昨天。但当我把因不舍而哭泣的女孩搂在怀里,当睿鑫坚持不懈地跟我撒娇要我的工作牌,当乐华、紫轩拿着笔要给我在衣服上签名,当我被离别的鞭炮炸出眼泪,我才知道​,心中的不舍是如此真实。活在当下,当下悲伤,那就感受这悲伤吧。但悲喜、聚散都是常态,别美化回忆,也别放大情绪,带着支教中改变了的那个自己,始终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支了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