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师致敬-梵高(2)-早期作品

梵高作为一个职业画家的生涯从1881年左右开始,当时他辞去了在英国的艺术品的销售工作,回到荷兰希望从事救赎的牧师职业。然而教会并不接受他的救赎,他在抑郁彷徨中,通过画笔诉说着自己的灵魂。1883年-1885年,他居住在荷兰一个叫Nuenen的安静的小镇,画下了不少当地风光与各种劳作的人们。明显他受米勒的写实主义风格影响,阴郁的天空和大地,苦难的人民,辛劳的作业,孤独的风景,都成为他的作画对象。中性的色彩和粗砺的画风,不注重刻画细节而重在表达气氛。尽管这段时间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画风,但他选取的主题、构图的方式与色彩的运用,都体现了一个天才画家独特的思想。

令人惊奇的是,在许多早期的作品中,梵高浓浓的人文情怀就已经从画面中表现出来了,这些情感注入画作,令原本色彩相对晦涩与单调的画面增加了很强的感染力。


第一幅作品:Wind-beaten Tree(被风吹击的树)

向大师致敬-梵高(2)-早期作品_第1张图片
Wind-Beaten Tree:帆布油画,尺寸:35.0 x 47.0 cm,1883年8月于荷兰海牙

构图简洁,主题突出。三分之二的天空+三分之一的地面,因为飓风而被吹得倾倒的孤树,斜切画面,打破了水平线的平衡与静态,乱舞的枝桠传达出狂风的劲力与树木的张力,让人感觉孤独和苦闷,可以表达出画家当时努力与命运作斗争的状态。放弃作画商,又被迫放弃作一个牧师,只能通过画笔去完成自己向往的救赎,这本来就是一种绝望与斗争精神。

整幅画色彩单纯,黄绿色的天空、赤褐色的大地与远山、黑褐色的树,暗而暖的色调营造一点压抑的氛围。而天空中透出的亮色,应该是代表了一种希望吧?偏绿色的天空与偏红色的大地互补,增加了空间感;而天的明亮与其它物的暗对比,也让画面更加平衡和沉稳。


第二幅作品:Avenue of Poplars at Sunset(日落下的白杨林荫道)

向大师致敬-梵高(2)-早期作品_第2张图片
Avenue of Poplars at Sunset :尺寸45.5 x 32.5 cm,1884年10月于荷兰Nuenen

对称的X形构图,竖画幅很好地表现了杨树林的透视感,把观者的视线吸引到画面的主体:落下的夕阳,以及迎着落日归去的农人。农人似乎手里拿着重物,身体向一侧倾斜,因此打破了画面对称感带来的单调,而增加了生命的生动气息。洒满光的道路,以及农人拖出长长的影子,都为画面增加了空间感,但也带来一种夕阳西下时的落寞孤独。

画面的用色仍然很简单。灰调的暖橙黄色,搭配灰调互补的暗绿色,大地色系在视觉上给人既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又不过份刺激感觉的和协,有北欧画家特有的压抑、含蓄与清冷的气质。

这幅画的笔触全是竖长形,为画面创造了整体向上的拉升效果,空间感很强。而所有物体的边缘都有一种逆光而产生的虚化的朦胧感。


第三幅作品:Landscape with Pollard Willows(波兰柳风光)

向大师致敬-梵高(2)-早期作品_第3张图片
Landscape with Pollard Willows:尺寸:43.0 x 58.0 cm 1884年4月于荷兰Nuenen

柳树也是梵高很爱的素材之一。被修剪过的柳树,有着虬劲但被锯平的树主杆,以及残留张扬指向天空的细枝,代表了顽强的生命力。

此幅画作采用了金字塔构图,把视线带引到最高的那棵柳树,以及树下的农民身上。主体的五棵柳树水平分布,近处一棵最高,两侧渐低。左三右一的不对称让画面显得生动不呆板,而骄傲向上伸的细枝打破了天空的单调,使整体画面更饱满丰富。天与地的分布依然是2:1,较低的视角让画面更平远。

画面的用色基本以临近的协调色为主,蓝紫、粉红、暗黄绿色使画面宁静、清冷而孤独。天空从蓝紫至粉红色形成了一个圆穹,正好与柳树的金字塔形相同,显得有点矫作。中景用各种近似的大地色系将农田虚化细化,近景的树杆与近处的地面上笔触分明,很好地表现出树杆的苍桑与大地的厚重。而低着头的农人孤身只影,给人以很浓的压抑感。


作为刚刚投身艺术创作的梵高,这三幅早期作品应该是受到写实派的影响,具有荷兰画派特有的理性压抑。主题都是描述荷兰农村的风土人情,表现真实生活感受,人文气息浓厚。画风上只打出大形状与大色块,表现出光影,不作细节刻画,没有非常明显的笔触感,但颜色的细微变化仍然让画面显得生动充满活力。同时期,梵高非常刻苦努力,画了大量工作中的农民与作坊中的工人,大部分主题写实、画面沉重、色彩晦暗、构图严谨,整体给人压抑和困苦的感觉。“吃土豆的人”这幅画作即产生于这段时间。


比较:1888年梵高后期的另一幅“夕阳下修剪过的柳树”。两幅柳树一比较,即可明显看出梵高在画风和感情表达上的截然不同。

向大师致敬-梵高(2)-早期作品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大师致敬-梵高(2)-早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