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里一本精装版的《穷查理宝典》放在书桌上好长一段时间,一直翻开在巴菲特践行他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捡烟头投资策略的那一章。这本书可以说都是查理芒格自己和巴菲特的各种投资还有人生智慧的大合集,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床头书。
而让我想起书桌角落里被压在底层的这本书的是今天发现的另一本书《滚雪球》,这是写巴菲特的投资生涯的一本书,把我拉回了查理芒格和巴菲特这两位智慧老人的智慧世界。
以前觉得巴菲特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投资家,作为价值投资策略的践行者和最成功代表,认识他是因为他有钱,能赚钱,会投资。喜欢他和喜欢比尔盖茨没什么区别,只是因为是超级富豪,所以身上肯定有我们值得学习的智慧。
后来看了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发现巴菲特不仅仅投资厉害,他的人生也是特别的传奇,很多处世哲学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直到看到《滚雪球》这本书,了解到影响巴菲特的重要人物,巴菲特投资的内在驱动力,还有坚持的原则,才发现原来巴菲特也是一位匠人。
1941年那一年,巴菲特才11岁,他因为受爸爸的影响,慢慢开始对赚钱有了极大的兴趣,并在那个二战战火纷飞的年代定下了35岁之前要成为百万富翁的目标。
然后他就去做了,并且在16岁那年获得了他的第一笔原始积累——1000美金。
对巴菲特来说,觉得赚钱就是一门充满艺术的技艺,他一辈子专研与此,并不断的坚持和改进。
2、
正是因为这是匠人针对技艺的打磨,所以巴菲特把对于赚钱这门技艺进步的知识获取从小就开始了。
13岁时,巴菲特在图书管理发现《成为千万富翁的1000种方法》这本书以后,被里面的复利的概念所震撼,并且开始利用它去实践,他和他朋友用25美金买了弹子机放在理发店里面,然后一周就收回了成本,但是他运用复利的思维:把每一笔赚到的钱投入进去。
一段时间后,他的弹子机生意越做越大,可以说整个周边人尽皆知,别人纷纷想要抢着入伙。
大学的时候巴菲特发现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一个捡烟头投资策略者,竟然担任着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他非常好奇就去看了一下,发现竟然是一家保险公司。他通过研究保险公司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东西:保险浮存金——每个保险公司都是一个现金充裕的大钱库。而他刚好知道怎么投资却缺少现金,于是接下来在那个大部分人不明白保险模式的时代,巴菲特布局了寿险、车险、健康险等等公司,给他以后的投资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
直到现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内核依然可以说是一家保险公司。
自从查理芒格扭转了巴菲特继承自格雷尔姆的捡烟头策略以后,价值投资的策略慢慢的开始在他们的头脑中成型并且实践,并一直坚持到现在。而价值投资需要做的就是全方面的对一家公司进行了解。
所以知道现在,每天巴菲特的日常就是八点半去公司,打开文件开始看资料,然后决定是不是投资,现在对于公司都是亲历亲为的在做这些事情。
所以我说,巴菲特把赚钱看成了一门艺术,也当做一门艺术在做。
这种匠人精神和日本做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做寿司本质上觉得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在亲力亲为,不断精进,寻求突破中获得人生的成就感,或者说自我实现。
唯一的区别就是,巴菲特专研的艺术作品,它具有货币属性。
而小野二郎的艺术作品带来的增值没有货币属性,那么自然没有金融属性,也无法像货币一样影响这个世界。
3、
《滚雪球》这本书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巴菲特的老爸霍华德带给他的影响,也就是很出名的“内部计分卡”思维。
他老爸曾经是国会的议员,但是因为为人正直,所以经常受到他人的排挤,再有一次带着巴菲特去的晚会上,当介绍其他老爸的时候,现场出现了一片嘘声。但是他老爸霍华德悠然自得的站起来,很自如并且欣慰的打着招呼。
这个场景给了巴菲特特别大的震撼,一个人活着,到底是活在外在的环境给你计分的系统中,还是活在自我的计分系统中?
而巴菲特从小就学会了,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给自己计分才是最大的成就来源。
他这么多年来延续的就是这一套思维,那句经典的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正是来源于这套源于自己内心的思维方法。
所以一个人,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中?还是活在自己给自己的理性和克制中?最后生命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