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与快?

思考人生的慢与快! 人生-》工作。

提纲:


谈谈这次工作优化的复盘。

讲清楚一件事的逻辑: 5W2h。

s-c-q-a 的结构。

工作流程的梳理反思。

工作中踩的一些坑: 开始时用包含噪声的数据优化。对广告业务理解不多-不知道如何线下模拟效果。工作开发流程不熟悉-有的步骤没提前调研好-庆幸的是控制了步伐所有没掉到坑里。

大背景:互联网时代的快与慢。

正文:


今天来漫谈一下工作的快与慢,如何把自己的工作进行得更有效一点。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可以非常迅速地流动,以前阻碍很多事情发展的障碍都被清除了,事情的推进速度被大大加快。同时,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自谋体,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个人公司』的代言人。你的能力会真实的反映在你获得的价值上。只有我们这些个体具备了“快”的执行力,我们才更有价值。

在这个时代里,不一定是大公司吃小公司,却一定是快公司吃慢公司。依靠社会组织生存的我们也是如此,你要具备快速迭代,持续进步的能力,才能避免被这个社会的发展所淘汰。

前段时间有一本书在创业圈子里很火,书名叫《精益创业》。里面提到三个核心要点:“最小可用品”、“客户反馈”、“快速迭代”。这里面正是 快速迭代 才将前面两个事情之间建立实质性的互相作用,进而推动整体产品达到一个更优秀、更可用的目标。不妄想一次性达到用户的目标,而是每次至少解决用户的一个最疼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迭代不断让产品的功能丰满,赢得用户的信赖。比如,微信在第一年就迭代发布了15个版本,最终超越米聊等众多通讯工具成功封王,这里面没有快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在这个社会上能真正长久的树立自己不败之地的组织机构,都需要修炼那种快速优化与获取反馈持续迭代的能力。作为形成组织机构的个体,我们也都需要有这种做事风格,才能更好的适应在整个组织环境内生存与发展。比如平时可以把这种做事方式上升到基本的方法论,遇到可重复优化的事情时试一试。

既然快这么重要,那是不是慢就没有什么意义呢?非也。《礼记·中庸》中提出:"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说明做事前先慢下来思考一下规划而不是直接行动更重要。通过看似『慢』的思考,为之后的行动计划建立尽量正确一些的执行原则与步骤,才不至于在后续推进过程中被困住。正因为如此,才有《礼记·中庸》中提到『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的作用。

希望我说的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真正行动起来,树立更高效的生活习惯。不能像路人甲一样,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下面继续唠叨一些对自己最近做的事的梳理,读者自行选择性阅读吧。

自从3月底开始接触新工作内容。其中先后做了练习题,对个人做事能力的培养是熟悉了公司内的一些工具的使用。之后,有继续做了一些代码的串讲,熟悉对应的工程开发项目,对个人做事能力的培养是可以正式承担一线的开发工作了。在这一段工作时间里,也在思考如何加强对广告业务的理解,从而也一边抽空阅读内部的项目资料,找相关同事学习对应的业务。整体来看,这段时间的工作难度较小,更多的是锻炼自己的沟通与学习等能力。

之后,开始承担实质性的项目工作。在过去2个月的时间里做了不少优化尝试。比如,第一次按新的工作流程进行方案设计与评审,其中遗漏了具体的技术评审。之后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与同事协调争取保证时间进度等。在第一次方向性选择中,很庆幸自己坚持了快速迭代一版到线上观察表现的观点,避免了特征与模型调优中投入过多,后续证明如果整体排序机制和样本问题没有梳理清晰,一开始就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可能收益为零。之后,基于线上表现建立了第2版样本方案,上线后才暴露出我承担的这个项目中隐藏的难题:整体排序机制需要理顺 。

整体排序机制的问题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假设效果y = f(x1, x2, x3),单独优化x1,x2 对y的影响方向与预期相符,而优化x3 时出现对y 的影响方向与预期不符合,就像你把鞋子穿反了反而不利于自己走好脚下。面对这种问题的出现,大家都没有经验,需要我去做很多的探索。挑战很大。在整个探索过程中,与大家讨论叫充分,但是对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不够果断与坚决,比如就没有其他遇到问题的同事表现得坚持自己分析的结论,这方面还是leader的支持给了我坚持一个方向的决心。自己的出发点比较小家子气-局限在先把价格方向做好,没有做更大的盘子的想法。整体承担更大的盘子的思想还需要提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慢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