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散记】写作中的“上山容易下山难”

保证你所写的内容可以帮到其他人,如果这些人正好是你的顾客,那就再好不过了。
练习简洁地把问题说清楚,这样非专业人员也可以看懂你写的答案。不要使用行话,多用故事和隐喻……
讨论问题的时候,要以别人能够使用你所提供的信息为准则。如果竞争对手提供了更好的产品,接受它!不要假装它们并不存在。

以上文字摘自《信任代理》,这是一本讲述在网络世界,如何利用网络的高透明度,来建立自己的事业版图的书。


这段文字让我想起当初,正准备成为自由讲师时,去网上搜索查看业界各位前辈都在做什么,然后看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创始人”:许多老师都有一个“某某理论创始人”的头衔。我想,这也许是让市场更容易更快接受我的方式,于是也绞尽脑汁地去创造了一个“理论”,结果……结果……现在已经过去了8年,课也讲了数百场,学员也有上万人了,这个最初的理论,根本就没有机会用过!后来支撑我能讲了那么多年,还小有收获的,学员们最喜欢听的,则是来源于那之前十多年同岗位工作积累的经验。

再后来,讲了五六年课后,基于对同一课题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又搞出一个理论体系,那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包含了完整闭环的方法论,并经过多地的实践,技巧与案例越来越丰富。但到了这个时候,给理论体系起个名字,只不过是为了在交流时大家方便称呼它而已,在课堂上,在辅导现场,与学员们交流更多的仍然是体系内的技巧、方法、案例,理论名称其实不重要。

去年年初,开始以分享为目的写读书笔记,遇到同样的问题。平素看理论书多一些,在写阅读笔记时,不自觉地以论文的方式来写,结果有些朋友说“看不懂”。为了能够做好分享,特意尝试以“说人话”的方式来写,忽然发现,说惯了“神话”,改说“人话”着实不易。


从小时候的作文,到读书后的论文,像是一段上山的历程。这个过程,我总是希望把文章写得高大上一些,写得“专业”一些,所以总是刻意模仿专家们的造句措辞方式。

在有了一些阅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积累沉淀之后,有了更多的阅读之后,忽然发现:一篇文章也好,一本书也好,“专业”与否,并不在于辞藻如何,而在于思想如何。辞藻华丽,没有思想,就是兑水鸡汤;辞藻优美,思想丰富,比较适合专家们的彼此交流,更有利于刺激思想的火花;思想丰富,辞藻匮乏,读来味同嚼蜡,会彻底抹杀优秀的思想;最优秀的作品,则应当是: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所谓“接地气”,就是:先有一座思想的高山,然后让自己从山上下来。

看到这段文字,回顾一下自己上山又下山的历程,提炼了几个下山的小技巧与朋友们分享:


1.** 写一个点,比写一个面容易落地:比如“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就是一个面,涉及的问题很多,而“如何每天阅读一小时”,就是一个具体的点,能切实解决一个问题。关于某个具体的方法、技巧、观点的文章,容易控制范围,而关于某个方面的观念、理论则不容易控制,如果展开,面面俱到,搞不好就洋洋洒洒,如果不展开又会失于空洞,所以“写点”比“写面”容易。如果关于某一方面确实有很多话想说,那么不妨多写几篇,一篇写一个点。
2.
采用“论点(破题)-- 故事 -- 故事分析 -- 论点(总结)”的结构:** 故事总是比理论更容易理解,理解了故事,也就理解了理论。比如,市场营销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定位。这个概念中有这样一个要点:定位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而是消费者说了算,企业只能通过努力去打造自己的形象,力图使消费者的真实认知与企业希望的消费者认知相一致。是不是很绕?那么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解释:自己说自己很帅,这是假定位;用美图秀秀修好图,在朋友圈里秀晒炫,让大家说“真帅”,这是真定位。 是不是容易理解很多?前面加一句:“定位有真有假”,最后加一句“真定位与假定位,区别在于“别人说”还是“自己说”,这篇关于定位的小文章就算基本完成了。
3.** 尽量用短句子:** “这是一篇关于在写作中如何写得通俗易懂的文章”,这是长句子;“如何写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是短句子。哪句读起来更轻松一点?练习把长句子拆短,用多个短句子来代替一个长句子。
4.写完后放一放,自己再多读几遍: 在写作时,我们往往急于表达思想,一气呵成,难以去考虑“句子是否过长?”、“术语是否过多?”、“有没有更简洁的方式?”等问题。写完后,把文章放一放,待头脑脱离了澎湃的思潮,再回来读,回归了普通读者的心态,就容易发现那些晦涩难懂的地方了。


无论是用故事来表达理论,还是把长句子变成短句子,对于单纯的孩童来讲,可能很容易,但对于我们这些“思想复杂“的成人们来说,却是一种挑战。但这种挑战,有利于我们逐渐扔掉一些不切实际的华丽,有利于我们回归到最质朴的思想,也更有利于真实的传播和交流。

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总得要下山,才能回到朝夕生活的村子里,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散记】写作中的“上山容易下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