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提出和老伙伴去养老院,支持or反对?

父母提出和老伙伴去养老院,支持or反对?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什么是广告,广而告之,但不能看表面,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什么是本质呢?就像是刘Boss说的养老院打的广告远离闹市喧嚣,安详静谧晚年,实际那地离北京300公里,然后在养老院里面挖一个大池子,就是一线豪华水景,养老院门口有一ATM机,就是紧邻中央商务区,广告不能单看字面意思去全信。

中国式的老人的缺容易信广告被影响,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爷爷就是看电视购物,买了几千块钱的保健品,而且也是没牌子,他那一年刚做完手术没多久,你如果不让他买,他会像个孩子一样认为不舍得,可是我们并不是不舍得,我们担心这种不健康的三无保健品,是药三分毒呀,更何况还是没牌子的假药。

养老院的缺能够解决老人家的看护和社交问题,但是老人家更喜欢参加婚礼还是葬礼?刘boss也指出养老院是一个随时可能都有人死亡的地方,随时可能会有老人离去,看着周围的床位,今天空了,吃瓜子的老伙伴找不到了,老人家的情绪是很脆弱,我去年过年回家,陪爷爷奶奶晒太阳,听到了爷爷奶奶的对话。

爷爷:南头那个老李走掉了(去世了)

奶奶:前天不还看到他在打牌吗?

爷爷:老陶上午在这跟我说的,就昨天的事情。

奶奶:唉~老了就快了……

我坐在旁边,突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平常爷爷奶奶的话题从来不会这么沉闷,自从爷爷做完手术后,经常话题会往这个方向来。

所以我也认为老年人需要跟年轻人在一起,去感受朝气和活力,让生活变得不再沉闷乏味。这样才会保持健康、积极、快乐和阳光的心理。

前面几个辩手没有提到进养老院的条件。

我上网百度进养老院需要什么条件?

私立养老院,只要给钱就行。

公立养老院一般只接受鳏寡孤独老人

主要是要征求老人的同意,然后就看老人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护理等级。

最近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退休的原省人民监察厅的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他放着厅局级的房改房不住把卖了,卖了的钱全给捐了,陈老他老两口呢用自己的退休金住了自费的养老院。

为什么他这么做呢?高育良书记也说了让他们搬到机关医院的干部病房去养老,可陈老不愿意,他认为现在的医疗资源多么紧张,老百姓们看个病多么难,我们这些老干部怎么好意思住进去!

也就是说在我们现在可能还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也许几年后养老院就是供不应求了。

不管是反方正反,都是为了父母好,但是有的人和父母是距离产生美,呆在一起会很压抑或者是产生种种矛盾,就像正方黄执中说的中国人喜欢拿真心猜真心,猜终究不是全对的,当父母是我们提出来这个问题时,他们会猜我们子女的态度,当然有的父母比较独立,不太喜欢整天呆在厨房,还有带孙子。

但是老人家的思想大多数就是传统、就是中国。

我写这篇文章时,特意问了我爸爸:“什么情况下你会想到去养老院?”他说:你们不问我事情(不关心、不管),同样的问题问了妈妈,她的回答是多次产生家庭矛盾,比如婆媳问题…

就像是薇薇姐说的那样“父母这么懂事,所以我们就不懂事地由着他们懂事吗?真心说的话不一定是真话,那是情话啊。”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走,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让我想起去年我爸爸突然生病住院时,当时是我陪爸爸去的医院,以为是小事,没想到需要尽快动手术,我当时打电话给组长请假时,我尽量如常的表达清楚,可是还是控制不住眼泪,只好转过身去抬起来不让爸爸发现,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但由于我年少不懂,脑子里就会胡思乱想的,会不会怎么样?天使跟恶魔也是轮番上阵,脑洞大开到如果爸爸不在了,我该怎么办?父母在家尚在,父母不在,何处是家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以上




番外话:

方享一段网友说的话:“中国式父母永远放不开孩子,小时候去玩不能走太远,长大读书不能报考省外,工作后不能去太远的城市,结婚对象不能找外地外国,老了老了还在身边留着敬孝!当一个个人永远被捆绑在身边,他一定会在某个阶段等待时机远走高飞!所以在前面的阶段都让孩子自己来,最后那一阶段,我想他们自己都会回来吧!”

在我自己中年的时候应该计划老了要过哪种生活,不管哪一种,不论精神还是物质的依赖子女,我都不太想自己那样过,即使老了我也要当个不一样的独立老太太!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提出和老伙伴去养老院,支持or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