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无奈

奶奶,60多岁了,高血压、颈椎病一直都有,降压药、颈复康之类的那是常备药,离不开了。但是,有一副好牙,牙好胃口就好,吃肉,没有肉骨头的肉不吃,说没味道,夹菜的时候好的,没有骨头的都给她老伴吃了,自己吃有骨头的,说是有嚼劲,有味。

农村的老人多半是闲不住的,干不完的活。给我们的感觉是好忙,而我们给老人的感觉就是好闲,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的不像他们老一辈了,总是觉得干活才有的吃的,我们觉得现在的社会改变了,挣钱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模式都变了,我们不想一成不变的劳作和辛苦,我们只想换个方式去劳作。

早上起来总是不见她老人家,因为早就在地里劳作了,问吃过早点没啊?没有,饿着肚子的,说不行啊,医生早说过要吃早点的,坚持几天就不坚持了,吃个早点都嫌麻烦。中午了,还不见来吃饭,以为吃过了,自己跑来看表,妈呀,都下午三点了,赶紧匆忙地吃过午饭又去忙了,晚饭也是最后一个吃的。总是这么的不懂按时按量吃饭,提醒了,没用,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老人家还觉得自己年轻,其实不然。

奶奶基本每个月都要去打针住院,医生说了要多多休息,按时按量吃饭,少吃油腻,病态初愈还记得,可是过了就忘了,劳动者爱劳动,没错,可是得多多注意身体。说了,还是不听。

最近奶奶又生病了,胃疼,高血压,刚痊愈,去田里一趟,回来急着说那个菜都开花了,都老了,不行,该采摘去卖了,又忙去了,每天一样的早出晚归。我喜欢给奶奶计算成本,忙碌一天,卖点菜,也就百来块钱,生一次病住院得要好几百,每次都是得不偿失,自己辛辛苦苦的,就是找罪受啊?我们当儿孙的都不要您去劳累,该休息休息,该吃饭吃饭,做点身体力行的事,多好,何必折腾呢?老人呢?她不,觉得自己还行,骨子里的土地情节太重,舍不得田地荒这闲着,那样会心疼。

我们觉得很老人别太累了,可以做做,当活动活动,其实适当的劳作也有益身心健康,不必过度。咱得有计划地做,不能一天的把整个人往田里放,身体吃不消,作物终究没有自己的身体重要吧?老人呢,觉得这田地不能闲着,得有点东西种着,即使它长不好,它至少有东西在种,不管它挣不挣钱,值不值钱,至少心里踏实,只求踏实,不求变现。

说来说去,还是土地情节太重,老人家的那个情节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懂,因为我们离耕作时代是越来越远了。

我的童年,放牛占据了大半的记忆,那时候所有的耕作离不开牛,基本所有的劳动都是围绕着耕牛展开的,自然人们对牛有些无比崇高的敬意。家家户户基本都有耕牛,以水牛、黄牛为主,水牛呢,离不开水塘,天气太热得泡澡,所以天气热的话很容易看守,但是下雨天就跑的够呛,黄牛呢,不管晴天雨天都是难以看守,爱跑,放牛,特费劲,中午十一十二点就放,下午六点左右才往回赶,时间太长,时时得看守,怕有人来偷,怕跟丢,不好找,如果有哪家的耕牛丢了,全村的青壮年都要帮忙寻找,不管风吹雨打,主人家太着急,毕竟那可是一家人的口粮来源啊。我们那时候放牛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因为这些都是劳务输出的弱小群体,重活累活干不了,不放牛能干嘛?

后来耕地越来越少了,耕牛也慢慢地变少了,可是你会发现,即使没有耕地了,有些人家还养着牛,说舍不得卖,咱庄稼人,骨子里就是留着庄稼人的憨厚,跟耕作有关的东西留着看着也好,累点也踏实。

对于耕作故事,我们眼里对的,老人看来未必是对的,我们觉得错的,他们看来未必是错的,是互不了解?还是我们之间隔得太远,对还是错?问的人不同,给的答案不同。

当夕阳西下,劳作的老人背着背篼、扛着锄具慢慢回来的时候,多点耐心,多谢理解、谅解,因为那种淳朴是庄稼人骨子里存有的,抹不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必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