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第6章

第6章,交流

6.1,学会倾听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模式拼接功能。当我们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且还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相当于模式识别+习见堆积。

“模式拼接能力”是学习的副产品,随着已有信息的增多而越来越强大。

两类知识:判定类和概念类。

某一个领域中诞生的重要理念传播扩散到生活中的其它领域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往往长得超乎人们的想象。如面向对象理念。如双盲测试验证法。

对一个有心人(或说开启心智者),判定类知识就是个筛选的“滤网”,持续不断的收集、整理、修正、累加自己的判断,以更加高效、准确的甄别和获取有效信息。

某种意义上,人与人各自的“滤网”质量之间的区别,最终很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思考能力”的区别。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讲者刚刚开始自己的论述,而这时候驳斥他的难度是最低的,于是“过早质疑”的人总是产生自以为是的幻觉,进而陷入自我设置的陷阱而无法摆脱的同时却又自我感觉良好。

“排斥”状态则使一个人处于永无进步的境地,因为拒绝“接收”所以无法“接受”,所以“排斥”、“听而不闻”更应该被提防。----就算要质疑,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讲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如果是事实,那就要花时间想“他所陈述的事实真实性如何?”如果是看法,那就要花时间去想“他这个看法/意见的根源来自何处?”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讲者进入“倾诉”状态。

一旦“倾听”,就要想办法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讲者的一切表达方式,包括对方的眼神姿态动作等等;随时随刻尽可能去想象讲者正在经历的情绪状态。一旦听者开始有意识地做这些的时候,首先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真正进入“倾听”状态,而后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听者的专注,所以讲者将不由自主地因此进入更加的“倾诉”状态。

为了能够做到清楚的确认,那些善于沟通的人往往在恰当的时候用这样的句式:“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6.2 说与不说

很小的时候,我父亲教我,一定要想办法时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的话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重视和尊重,需要积累才能赢得。人品是攒出来的。

重视和尊重往往来得要比自己想象的晚许久许久,sigh,说了没人听,还是默默积累吧。

6.3 交流守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

·一个人的真理在另外一个人那里就可能是谬误。

·真理是相对的。

·真理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或者:真理并非一成不变。

·任何观念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

共生状态: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谁,甚至无法把自己与自己周遭的世界从意识上分离开来。它会以为自己就是一切,一切都是自己。大约持续5个月,随后逐渐把自己和外在世界区分开来。

迷恋明星的粉丝是一种共生心态。

在那共生的状态下,一切都好像由自己掌控。最无能的状态被理解成为最自由的状态,--这是多么可怕、可悲、扭曲的错觉?然而,几乎没有人在意那感觉是否是错觉,只是知道那感觉棒极了。所以,人们在少年时期为了遇到同生共死的“朋友”而甘愿赴汤蹈火,在青春期会为了“爱情”而不惜飞蛾扑火,在成年之后也依然会为了遇到“知己”热泪盈眶激动致死。

如果不经教化,不经训练,或者不经过自我挣扎的话,人有可能一生都无法从思想上摆脱“共生”状态—事实上,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思想上一生都处于共生状态。

脱离思想的共生状态 ----> 寻求真相 ---->与人交流讨论,遵循的交流守则:

a, 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重要的是还要“相互合作”。

理性讨论基本原则:

1)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随意判断;

2)有了确凿的证据,结论就算令人难以接受也必须接受;

3)错了就要承认并进行改正;

4)对了也好,错了也罢也不许向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应该对事不对人;

5)谁有道理的就听谁的;

6)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那就要看谁的理由更站得住脚,谁的结论更实际;

7)双方的提案都不好,那么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

如果发觉讨论时已经偏离和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原则,那就缄口躲避吧。不要情绪化,哪怕对方比你强大,都是积累来的。

b,真理是独立存在的,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存在。

自以为是害人害己。

“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无一例外,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

如果你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你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退出讨论。

c,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它正确才成为主流,只是因为它恰好最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而已。

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看法,基本上都是被灌输的。

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很多看法。这些看法,越是隐蔽,越是根深蒂固,最终,它们会成为一个缜密的筛子,渐渐地使我们只接受符合它的看法,进而筛掉不符合它的一切。这个过程越久,我们越分不清楚那些“已接受的看法”究竟是被植入的,还是我们自己的。

6.4 正确复述

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我们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你的意思是……,是么?”  或者  “你的意思是……,你看我理解的对么?”

6.5 勤于反思

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可能把部分事实当成全部,进而和人沟通过程中产生误会和纠纷。

摆脱经验主义的第一个技巧:了解经验主义的局限。因为经验是自己的,往往还是独有的,更要慎重使用既有的经验结论。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尽可能回避犯同样的错误。

用观察与阅读汲取他人的间接经验,扩充有限的自我直接经验。

经常尝试使用类比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举一反三、跨界类比。

运用时间积累,耐心等待不能跨越时间的经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