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文化经典,寻精神根基——观《经典咏流传》后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年过七旬却精神灼烁的陈彼得老先生抱着吉他登上经典咏流传的舞台。用些许嘶哑却饱含沧桑声音深情演绎了一曲《青玉案 元夕》。他说,一生与音乐为伴,蓦然回首,才发现最美的歌词是我们的诗词经典。的确,蓦然回首,我也终觉,作为中国人,能做的最美的事情就是传文化经典,寻精神根基。

陈彼得先生虽是台湾人,却心系祖国,深深爱恋着这片土地,爱恋着中华传统古诗词。呼唤他以及更多漂泊游子的是什么?是太白床头的皎洁月光,是稼轩笔下的西风鲈鱼,是马致远记忆中的小桥流水,是思想怀远诗词字里行间的浓浓愁情,更是流淌在身体中的文化血液,烙印在心头上的文化印记,永不消退、磨灭的东西。

可惜,现代社会五光十色的文化景观却在冲淡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渐渐失去华夏子孙该有精神情怀。陈彼得先生说,中国的诗词经典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细数那些诗篇,的确如此:“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是柳永对临安城的万分爱恋,“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白居易与知己的百感共鸣,“何妨吟啸且徐行”是东坡待人生的豁达潇洒,“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易安思念夫君的无限痴情……无数位诗词圣人的千百传奇,为历史这条绸带点缀着光彩,岁月的河流流淌至今,淘尽沙浪将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赠予为后人的我们。何其幸运,弥足珍贵。

文心雕龙有曰:“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是呀,没有古人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何来这些经典?何来中华文明?我们的先人顽强如石,坚纫如丝,绚烂如画,优雅如瓷。作为后人的我们更应把这优秀的文化经典一脉相承,传给后世,周而复始,让其生生不息。如陈彼得先生一样,愿用余生的热情,为经典流传贡献力量的前辈还有很多,我想我们更应该伸手握住这把接力棒,紧随其后。

尽管有许多非主流低俗的娱乐文化让人觉得失望,但近年来如经典咏流传一般的文化节目也是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让人倍感慰藉。《中国诗词大会》抓住古诗词的吉光片羽,在拈花之间穿越千年;《国家宝藏》追寻文物的前世今生,在古今交响之中凝魂聚气……一档档诸如此类的节目铺陈的是传奇,激荡的是国魂!借助“通感”的魅力,将文字化为歌声,将文物化为故事,让经典真正做到了焕发手机,价值永传。如此耕耘,才是对得住绵延五千年的先人遗泽,配得上纵横九万里的大国气象!

寻寻觅觅,借此间我们终于可以去省视前人一路留下的思想宝藏,去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经典文本,去亲近那些熟悉也可以生疏的文化传统,去寻找这个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节目最后,陈老问观众收到那来自远古的呼唤了吗?我也想大声的回答一句,我收到了!

传文化经典,寻精神根基——观《经典咏流传》后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文化经典,寻精神根基——观《经典咏流传》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