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Django框架里的MVC思想和工厂模式写一个简单的iOS架构(一)

在这里具体使用到的是Django框架中的app的架构思想。做iOS开发的同学们对Django框架可能很陌生,那下面我就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Django中的app的架构分成4个Python的文件,(models.py , views.py , urls.py ) 和html模板文件 (latest_books.html )。
下面是这些例子:
models.py:

# models.py (the database tables)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Book(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50)
    pub_date = models.DateField()

这一块是数据模块,也就是模型模块,主要用告述数据库要存储什么数据,储存完后封装到模型中,这比iOS的转模型要简单多了。

views.py:

# views.py (the business logic)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_to_response
from models import Book
def latest_books(request):
    book_list = Book.objects.order_by('-pub_date')[:10]
    return render_to_response('latest_books.html', {'book_list': book_list})

这里views不是我们理解的view做UI的布局和初始化。这里就好比我们的vm模块,加载数据和做一些数据的逻辑。

urls.py:

# urls.py (the URL configuration)
from django.conf.urls.defaults import *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patterns('',
    (r'^latest/$', views.latest_books),
)

urls大家一看这个很熟悉,不是我们做网络请求中的url。其实不然这是做对接的接口,例子中是用来views对外的接口,用来沟通对应的HTML。这里的功能和Controller一样但没有Controller功能那么强大。

latest_books.html:

# latest_books.html (the template)
Books

Books

    {% for book in book_list %}
  • {{ book.name }}
  • {% endfor %}

这里就是view了用来初始化UI视图和做一些界面逻辑处理(这里一般指的是点击触发时间)。
上面就是简单的介绍了models.py、views.py、urls.py、html 模板、与iOS上的模块的对应。
这种设计模式关键的优势在于各种组件都是 松散结合 的。这样,每个由 Django驱动 的Web应用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并且可独立更改而不影响到其它的部分。 比如,开发者 更改一个应用程序中的 URL 而不用影响到这个程序底层的实现。 设计师可以改变 HTML 页面 的样式而不用接触 Python 代码。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重新命名数据表并且只需更改一个地方,无需从一大堆文件中进行查找和替换。
那下面我就依据Django的这种设计模式和融入工厂设计模式,写一个iOS简单架构。


使用 Django框架里的MVC思想和工厂模式写一个简单的iOS架构(一)_第1张图片
Paste_Image.png

这是我写的一个简单架构图,这也是一个初始版。下面我就具体将一下:
Controller是用来做整个页面的控制器、业务逻辑的处理、页面跳转处理、分配任务等等,这就好比如我们的大脑。
如图:

使用 Django框架里的MVC思想和工厂模式写一个简单的iOS架构(一)_第2张图片
Paste_Image.png

Controller: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 Do any additional setup after loading the view.
    self.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whiteColor];
    //数据请求和转模型
    [self initRequest];
    //这里用tableView做例子
    [self initTabelView];  
}

我在Controller中就做了这两样事情
1.创建数据请求和装模型
2.创建tableView
ViewModel:
这个模块就是和Django中的views.py类似,用来做页面逻辑的处理和数据的加载。这里也是我们这个框架的核心。

//初始化整个view的图层
- (void)initView {
    StyleView *view = [StyleView initView:CGRectMake(0, 0, UI_SCREEN_WIDTH, 100)];
    [self addSubview:_styleView = view];
}
//数据逻辑(对应的给每个view数据,逻辑在这里处理)
- (void)setDataModel:(DataModel *)dataModel {
    _dataModel = dataModel;
    [_styleView initData:_dataModel];
}

当前还处于一个简单的状态,虽然简单但初步形成了初始化和业务逻辑的分层,这样做利于我们的维护和可读性、逻辑的清晰。

view:
这一块就是用来做初始化页面的,这里只做这么一件是。这里不用做过多复杂度,过于复杂就显的可读性差的多了。

+ (instancetype)initView:(CGRect)frame {
    StyleView *view = [[StyleView alloc] initWithFrame:frame];
    return view;
}

- (instancetype)initWithFrame:(CGRect)frame {
    self = [super initWithFrame:frame];
    if (self) {
        [self initView];
    }
    return self;
}
//在view初始化控件,(这里就如同web开发中的thml页面,也就是web中mvc中的view)
- (void)initView {
    UIImageView *imageView = [[UIImageView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Make(10, 10, image_HW, image_HW)];
    [self addSubview:_imageViews = imageView];
    
    UILabel *nameLbl = [[UILabel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Make(100, 10, 100, 40)];
    [self addSubview:_nameLbl = nameLbl];
    
    UILabel *contentLbl = [[UILabel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Make(100, 55, UI_SCREEN_WIDTH - image_HW -10, image_HW - 55)];
    [self addSubview:_contentLbl = contentLbl];
}

//这里就是这个页面的数据导入
- (void)initData:(DataModel *)dataModel {
    _imageViews.image = [UIImage imageNamed:dataModel.imageName];
    _nameLbl.text = dataModel.textLbl;
    _contentLbl.text = dataModel.contentLbl;
}

代码:https://github.com/tangyi1234/mvcFramework

你可能感兴趣的:(使用 Django框架里的MVC思想和工厂模式写一个简单的iOS架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