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3%的人才有的思维方式

从小学题到人生大道理

揭秘:3%的人才有的思维方式_第1张图片

01

前天给大家推荐了两道非常有意思的小学题目,随后我留意了上百人的答案,结果和我预想的差不多,可能你会觉得非常的惊讶,但这就是事实:

这是两道很多人拒绝回答的小题目;

这也是两道97%的大学生都没法做对的小学数学题;

这还是两道很多人见过很多次仍然会做错的简单题目;

特别是第二题,无数人提供了无数多个答案,说实话,每次大家来向我验证答案是否正确的时候,我内心是拒绝的;另外其实就算我告知正确答案,也极少人知道是具体怎么算来的。

事实上即便我以前就跟挺多人分享过这两道小题目,但到目前为止,能用正确思维说出正确答案的也仍然屈指可数,特别是第二题;当然了,我刚遇到这两题的时候也基本跟大家一样,一脸懵逼,惯性思维;这也是我会想拿出来跟大家分享的重要原因。

02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题

揭秘:3%的人才有的思维方式_第2张图片

从题目字数上讲,我们就知道这道题相对来讲要简单得多,因为大体而言,一道题目字数越多,其实可提供的题目信息就越多,所以相对而言就越容易。

问题是,这道题正是由于字数多了(有假钱,借钱一事),所以很多人就受干扰了。但其实这道题只要你稍微理清思绪,就非常简单。

题目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那么我们只要简单分析一下,理清王师傅的钱到底亏到哪去了,亏给谁了,那么结果一下就出来了。

顾客:拿出100假钱,得一公斤鱼和找回的一些钱(纯盈利)

邻居:借出100,后面又得100(不盈不亏)

银行:得一张假钱(不盈不亏)

所以王师傅亏的钱就是顾客获取到的价值。

所以答案是,王师傅亏的钱=顾客获取的价值=一公斤鱼+找回的钱=46+(100-35*2)=76元

另外思路正确,答案做错的,有很多是因为不细心,没看清公斤与斤的区别。

揭秘:3%的人才有的思维方式_第3张图片

03

据说生活中只有3%左右的人可以经常意识到自己的意识与情绪的,听起来有点拗口,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我们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处在什么样的状态,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处在一种下意识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惯性思维。

通过这道题我只想告诉你:

生活中有些事情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你想得太复杂。

惯性思维虽然有利于我们快速解决问题,却不利于我们解决新的问题。

有些问题,当你身处其中解决不了的时候,试着跳出问题来思考解决方案;就像身处迷宫很难走出时,跳出迷宫看看,路径就一目了然一样。

另外,即便你有良好的策略,清晰的思路,如果在实际操作中不注重细节,也极难达到预期效果;

所以细节决定成败是有道理的,在策略正确的前提下,战术执行过程中再怎么优化细节也不为过。

04

接着说说更简单却又更加复杂的第二题:

揭秘:3%的人才有的思维方式_第4张图片

为什么说这题更加简单呢?

因为这道题只要你的思路正确,你完全可以在5秒以内得出正确答案;

但为什么又说这题复杂呢?

算过这道题的都知道,如果按照常规思路,你不仅很难得出正确答案,很多人到后面根本就算不下去,有同感的应该不少吧?

首先,我们按最简单的思路来算,根据题目意思,我们很容易得到:

1个空瓶值1块钱,1个瓶值5毛钱,1瓶量的酒值5毛钱;所以10元钱总共可以喝20瓶的酒。

这么复杂的题目这么一分析有没有简单到爆,有木有?

当然啦,有这个解题思路的人极少,一般人都是拿过题目就是直接从10除以2开始惯性的解答;

但是算到后面又经常发现,瓶子,盖子都有剩但又不够兑换怎么办?

这时候,有部分人算到这就停止了,但有部分人却可以继续算下去,这又是问什么呢?

其实前者只是缺少一个“借”的思维,事实上瓶子,盖子是可以想办法先借过来后面再还的 

用这种办法解答虽然低效,但最后也还是可以得到20这个正确答案的。

揭秘:3%的人才有的思维方式_第5张图片

05

做完这道小题目,你是就此打住,还是还有些其他的思考呢?

作为成年人,再做这些小学题目的时候,如果还仅仅停留在做题上,意义自然不大,但若能从中领悟学习到一些新的东西,意义就完全不一样。

以下是这道题带给我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很多事情,你想都想不明白的话,更别谈能做出多好的效果了。

当然,无论什么事情,想明白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做到,做明白。

就比如现在的创业,即便你顺势而为,即便你有良好的商业战略,但如果不能实实在在的将每个战略完美的实施落地的话,迟早也得从头再来。

也就像这道题,如果生活中真的可以按照这种规则去兑换,你也很清楚地知道最终可以兑换到20瓶,但实际操作过程却未必容易,就比说借空瓶这事,你就得好好跟别人沟通商量吧,这就需要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而实际上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

另外,虽然即便想明白了,离做到也还有遥远的路程;但是能够想明白,看清事物的本质,对你的行动,对你的坚持却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因为你知道,希望一直都在;

因为你知道,只要执行得够完美,结果就是个自然而然的产物。

06

如今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读书了,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读书≠≠≠学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书,只是很不错的一个学习工具,但记得千万别掉进读书就等于学习的大坑里。

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的素材,学习的对象,只要你善于思考,懂得学习。

本文由博视谢发布,2017年3月2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揭秘:3%的人才有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