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19年3月26日,晴,周二

按:原本顺着解放路去龙亭门,本身给史定训老师联络没有回音。龙亭门芦永魁老人说还有几个老人也有故事,但从解放路联合街口往北不过五十米,就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一个小通道门口,捣着捣棍。坐在门口,虽然几个做铁活的人在旁边不时插话,终究是个有故事的人。从门牌号到羊肠小道过去,这里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里面。

南阳的烧包是谁,是不是七十二个。但这七十二个老南阳烧包也有自己的芳华。这个老南阳身上能看到不一样的烟火故事。那中国笔店的与众不同。坐在解放北路,从东门十字街到文庙,从油布雨伞到新的业态不一而足。你若站到某个地方,如果从聆听讲述中了解古城的氛围,那也是惬意的事。就坐在解放路,两边人来人往,不时有人打招呼,似乎在求证着猜想与梦想。

就坐在解放路246号门口,不停的有人来看、拍照、插话、问询,开放式参与,老南阳最大街,中国笔店还有那些字号炫耀的商店早已淹没在叮叮当当的白铁社的加工声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关于自己与这个城市,还有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事,不一而足。不时有鸟鸣的声音,有鸟儿从天空飞过,邻居还跟我领着去到那个据说是居委会的房子里,全是勾树茅子,这里也是黄鼠狼等流浪宛城的栖息地。

今天,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

1

我叫任德亭,1934年人,人老六辈都在这里两百多年了。南阳的解放路以前叫长春街,旧社会改叫中山街,都纪念孙中山的,后来改叫解放路是纪念南阳解放的。解放路与以前是青石板铺路,都是一尺多长的青石头板铺的,一下雨还是泥巴大的很,都需要穿泥屐。这是一种木底鞋,有一个木板底下四个腿。底板,这就是“屐”的基础,通常以桑木木料为之,作鞋底形,上钻有小孔数个,做个绳带,还有屐齿,被安装在底板下,前后各一,呈直竖状,有扁平、四方及圆柱体等多种,三指那么高,前后高低大致相等。那个时候大多都是泥巴路。不过家里条件好的也有油鞋。

我的父亲叫任泉甫,那时候就在现在的解放路246号位置开个三元帽莊,冬天做帽壳,夏天做雨布。解放路这条街,开商铺商号的多,也是当时最繁华的街道。原来街道窄,后来解放前扩街了。对门是个华美百货店,还有个掌柜叫王泰昌的泰昌洋具行,就是卖自行车的,进货买零件都在天津。再往南边是几个金店,老协和,老凤祥,老万年,老丹凤。联合街口王星顺百货商行中间有个玻璃墩,里面有好多百货,就像现在的展示柜一样。

原来这一片都是草房,草房子多,哪有现在这些房子?那个时候还没有水泥,就是石灰,水泥搪墙一会儿就硬了。这里到白河还要过南门大街,那一片都是白河滩。那时候沙好啊,一大片一大片的沙子,现在人们都把沙当粮食卖了,那个时候不值钱。原来都是流动的,现在水泥都把人们固住了。现在市医院,医圣祠附近,解放广场都是大沙滩,河面可宽,过河也没桥,天一好人们都是在河里洗衣服的。南门大街还有三个私人戏院,有杨家,那里有个杨家后坑。我记事还有个土城墙和护城河,当时南阳城里人也不多,也没有啥生意。

2

我在龙亭门公安二校,公安一校在和平街,校长叫黄飞卿。老六中后来有个跟黄有仇气,姓万的叫万明甲,乡公所来三个带手枪,是个学生娃。公安一校手枪装到布袋,给黄飞卿打死了。那时候,我们上学也就语文、算术、美术、历史,写作业就是小楷大字从语文书本上抄下来。那个时候西满中学教的也好,一斗麦一期,那个时候有洋人。

解放前,南阳种了好多梧桐树,叶子大,木轻里很,结籽,现在那些都是法国梧桐。那时候,老鸹、麻鸦雀也多的很。现在很少见了,倒是黄鼠狼多的很。我们这个院里原来有一个房子属于委员会的,塌了,里面成了废墟,长满了构树茅子,一到夏天乌烟瘴气,黄鼠狼乱窜,还有蝎子。刚解放的时候,王凌云退却了,跟去了很多学生娃和老师,一个八路军跟我说,小鬼你咋不参加解放军。因为那时候才十四五岁。王凌云走的时候把好多武器都扔到井里了,解放军来了,一打有些还会响,那些都是老美的武器,没打胜啥门哩。

解放后,我在一高上夜校,七点钟去,九点钟放学,都是一高中的学生教的,真聪明,教的好啊。解放前打城墙,修城河,建工事,也真没少费劲。解放后枪毙了赵芝庭和褚怀理,,后来才知道褚怀理是误杀的,褚怀理的儿子孩子都很共产党干事。解放后,生意都组织起来,搞合作化运动,后来不做帽壳了,就做油布两年。1959年结婚,跟南乡构树庄的王义兰结婚,就在新华公社登个记,也没钱待客。那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粮食供应定量,市民26斤,还有按工种定量。做油布两年,后来北头熬硝组成了个化工厂,用硝灰一兑,然后硝水留下来。就在大寨门那里,那个寨门八十年代修路给扒了,可惜不可惜!

3

南阳刚解放的时候不足三万人,后来改为南阳镇一段时间。城里住的人少里很,也就两三万人,晚上有叫卖热豆包,豆腐脑茶鸡蛋鹌鹑蛋热里,有的能卖到晚上十一二点。那个时候枣豆包,皮薄甜香,吃着美里很。还有缸炉火烧,烤的外焦里嫩,很好吃。我们对门有个中国笔店,老板叫鲁文选,刚解放南阳市市长孙冠军上楼上,鲁文选解放前手上有两万多块钱以经营精制毛笔并兼营文具出名。鲁文选说,无非把这些钱交给国家,用几个工资算了,子女都是北大清华毕业。鲁文选当时是南阳县潦河乡王营村,把祖业“鲁景申笔墨庄”扩大为“中国笔店”,并增加新文具品种,如油印机、玻璃板、檀香算盘、美国派克和上海金星钢笔以及西药等,中国笔店一时称为“鼎盛”。我知道中国笔店的毛笔好,铅笔也好,一种叫美女铅笔画,铅笔软里很,划不烂纸。中国笔店新学徒进店后,晚上要练毛笔字,珠算则是必须限期掌握的科目。南阳永安药房最初与中国笔店一店二柜,解放后才成为专营店,鲁文选南阳的老牌生意精,说话软如绵,让话不让钱。只求生意做好,不靠省吃俭用赚钱。 鲁老板常说“肉肥汤也肥”,出力大、效益高的二相公他都及时地提拔为能办事的大相公,年终分级参加分红,还有红包压岁钱。57年整风中他就被划了“右派。

解放路这里原来是老城,城市发展了,都往外面盖房子了。这里是历史文化,街也不让扩,房也不让盖高。九十年代这里就是是做三轮车的,后来这里自发形成一个电焊、白铁社,原来还有镜子框和玻璃,现在文化路多一些。南阳还有七十二烧包。陈天申,新华街,李麻子李明臣,老钱,骑个自行车能站到那里。

孙家楼原来是个夹道,以前人不多,吉庆巷也是人不多,文正街边上有个老鳖坑,马坊坑是个马厩。现在四中圈住了,那边四中操场边还是个大粪场,把粪晒晒卖给乡里,那里有个女中,很出名。这边还有一个老房东叫王济武的,儿子叫王海潮,不知是不是真实姓名写成王永新,给他父亲王济武来信,解放军到南阳,赶紧把家业卖净,后来气死了。我有两个闺女都在烟酒副食上,一个儿子自由职业。自己就是主要是腿疼,别的也没有啥,有时间了再过来咱们再拍拍。

【后记】整理一篇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就是一幅生命历程的回顾。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坐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从繁华落尽到复兴希望,总是在不经意间让我们感到这个站在低位也能仰望星空。草木春秋,一面是两层小楼,一面是废墟湮灭,一切看起来都在循环,阴阳顿挫的诉说着今天在明天的样子,或许这是一个有力量的印证。

有名万物之始,无名万物之母。大大小小的商号,是城市记忆的灵动活波所在。名字偶尔还会提起,故事偶尔还会被记述,而本身这种状态,也是南阳城市精神和市井气息的隐形传递,大象无形。不仅是任德亭老师,左邻右舍都是老南阳,他们讲那些耳熟能详的典故,还能偶尔提起已经无人谈起的人物,书上无记载。

写一篇讲述,需要一些沉淀。不是每一篇都有感慨,也不是当时就有思考,有的时候是发酵一下才能产生能量。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为2018年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老年人社会参与示范项目,蕴涵了社区漫步、长者陪伴、地名文化、活态传承介入方式,老南阳讲述一些历史,当然红色文化也是一个考虑对象。通过探访、沙龙等一系列方式,鼓励老人形成自助收集、记录老南阳的热情。让老南阳人眼里的老南阳故事,通过媒体平台或者网络渠道,感受老南阳有血有肉的风情故事,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发生在老南阳优质精神,链接历史与现实未来的时空通道,形成强大的气场,凝聚南阳的精气神。同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通过社工引导老南阳讲老南阳,可以提升老人们的人生满意度和自我幸福感,一个人的城市记忆,汇聚成点线面结合的丰沛的而不是单薄的历史画面和现实碰撞。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任德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