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式养老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这句话的下句是什么,光理解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后面呢?好像透着这经就是难念也的念,怎么过都是过的无奈。当代社会用“界限”来解决婆媳关系、翁婿关系,界限的物理界面就是最好别住在一起,“和婆婆一碗汤的距离最好”,界限似乎完美的解决了这个关系。如果有人站出来抨击中国的孝道,马上社会舆论就再次进行道德捆绑,这个社会不允许你不孝。

        那么孝是什么?孝是爱,是子女发自内心对父母的爱,如果按照当代一些修行的语言“你的问题都来自你的原生家庭”,“因为幼年时期得到的爱不足,所以你现在没有安全感”等等,那么按照这样的说法,子女有能力爱自己的父母,有能力孝顺他们吗?恐怕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者忙于和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童年和解,或者忙于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这一大家子的关系真是怎么码也码不明白了。这时社会的道德捆绑就要捆绑在中年人的身上“你要孝”,无论你是否有这样的能力。

          关于生儿育女,中国社会有历代的规则“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期间也夹杂着重男轻女的理念,一代一代把儿女的婚事作为家庭延续的重要事项,不会有任何人质疑,如果儿子、女儿结婚了,父母的任务也就完成,然后关注“我”怎么养老,逻辑就这样从不被质疑的发生着;儿女结婚了,跟儿女结婚的那个人,你爱过他(她),你有能力爱他(她)吗?不知道哪位父母这样问过自己,“界限”的前提是爱,产生“界限”的缘由也来自爱。

      儿女结婚了,父母应该作为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在儿女的再生家庭里,这是作为中国父母应当考量的第一事宜,“孙子、孙女的代养育者”“养儿防老的被哺育者”还是“适时出现的帮助者”、还是“即使是独立生活也期待被儿女爱的孤独老人”;社会捆绑无处不在,社会教化无处不在,有时也得理解这样的社会,再去和老人沟通已经沟通不了了,跟孩子沟通不着,只能对着这个有行为能力的中年人说“常回家看看”,忽略他是否具备这个能力,不教育老人的事情就教育孩子的事情,反正有行为能力的中年人,你们既要给予家庭物质也要给予家庭精神,谁来对有行为能力的中年人予以鼓励呢?成功的激励机制,自我价值的体现,虚幻所产生的多巴胺鼓励着中年人,这个世界确实需要王者荣耀。

        说到这里似乎无解了,父母没有能力爱,儿女没有能力爱,是不是社会就少一点教化,少一点理论,多一份宽容,中国马上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否能鼓励养老院、建设养老院,完善养老院的物质设施,加强养老院的精神建设,鼓励集体养老;儿女们从自身做起,爱自己的孩子,准备好爱他(她)的另一半,做好物质精神独立的集体养老准备,从而给社会的整体实际和谐做出真正的的贡献呢。

        当然任何社会的意识演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泱泱大国的历史演进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给自己、给这个社会时间吧。

(后记) 最近开始说王者荣耀是毒品,但为什么这么多人需要它?为什么这么多人沉迷它?抨击能解决问题吗?我从来没玩儿过这款游戏,也没打算为它辩护,只想诘问这个社会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中国式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