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

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18年11月10日,阴,周六

寒衣节,晚十来一,一群群祭奠的人,在亲人的墓前扫墓,几个人回忆着一起的美好时刻。杨鹤汀之墓就葬在卧龙岗余沟的卧龙墓园,这里依卧龙岗之文脉,得白河水之灵秀,纳天地人之精神,显得典雅又与众不同。我们想通过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古宛城保护是上来,让人们有更多的载体平台去实现自己认为有意义或价值感的事。

柏树枝叶脱落一层细小的叶片,薄薄的一层,刚能掩盖。这里面静卧的就是那个从南京中国公墓那个墓碑上写着南阳杨鹤汀到写着同盟会会员杨鹤汀的前缀变化,映射的是杨老先生平生的乡土情结,对故乡的爱和谦卑,对一个为革命呼号奔走,不为良相就为良医的铮铮誓言。杨鹤汀已经离开我们五十七年了,但依然能看到他曾经的影子,他的事迹,他的音容笑貌。

几个志愿者,为杨鹤汀的墓区轻轻的清扫,把浮在上面的柏树枝叶扫静,薅净墓区的杂草,看起来像过节的样子。在这个秋冬之交的时候,最忆是亲人,我已跟边耕田老师说过多次,看能不能把杨鹤汀的墓志铭拓下来,作为一个重要的印证,把那种革命、开明、坚持、为民的精神风貌留下来。

我坐在这里,看着远处的天空,冷凝低沉,一道道坎,一道道沟,一片片林,一群群鸟,一束束话,一条条河,让这种精神气质变成了扎心的事。往事只能回味,但即使如此,翻腾倒柜的在心底总会发现一些闪光点和给我们教益,让我们前进的东西。不管是按地方、时间、人物还是信仰,一个传统与革新皆在于心的人,自然会蕴涵了老南阳和新南阳的文化因子。

站在墓前,我凝思。

那个南阳辛亥三杰之一的杨鹤汀,当时是怎样的风华正茂,出任南阳民国首任知府,为民生福祉,为社会安稳,为南阳发展,呕心沥血,而当时他正年轻。办自治,力推丈量土地,获得全国赞誉,南阳县树为楷模。

那个专心实业救国种树养蜂的杨鹤汀,在开封办有织布厂,和农学家冯紫岗开办的李华庄农场,培育出了新式的苹果,实验了新的作物。我从放在南阳府衙后门的冯紫岗残碑里可见一斑,实验了新式的农作物,改良了蜜蜂,引进了烟台苹果。

那个重视教育开明豁达的杨鹤汀,在开封创办河南农业专科学校,在南阳创办南阳公学和南阳女中,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送去女中上学,把自己的儿子们都接受新式的教育,“一门双院士,满门科教才”,铸就了南阳学识新高地。而他首倡的女中,是南阳男女平权开始。

那个支持进步鼓舞斗志的杨鹤汀,他支持次子杨廷宾和王正朔、王正今、曹云阁等中共地下党员,在南阳从事革命活动,并为鲁迅拓印南阳汉画,留下了革命的种子,鼓舞了更多的人去从事进步事业,一个杨廷宾所刻画的毛泽东、朱德的版画就彪炳史册。

那个弘扬传统救死扶伤的杨鹤汀,把医圣南阳张仲景的两部巨著用白话歌诀译成《伤寒论浅歌》和《金匮浅歌》,并作两序,便于后人学以致用,有功于中医学之继承与普及真正深入浅出的惠济民生。在医圣祠我们能看到碑文,也许这些能激励南阳的每一个学子的兴趣,奉献于中医事业。

那个热爱故土牵挂南阳的杨鹤汀,他一直为苍生谋福利,不管刮风下雨,他总能找到发光发热的位置,揖让是他安葬南京,也在墓碑上铭刻南阳杨鹤汀。叶落归根,才能枝繁叶茂,最终他留在了故乡,留在卧龙岗这篇神奇的土地上。

我想着这些事,给杨鹤汀的孙女杨莘老师去电,聊聊杨家的事,也说说南阳的事。一句乡音,一声问候,割不断的那份故乡的原风景,这里的人,这里的事,这里的物,总能想一个纽带把散落在天南海北的一家人串在一起,但我们知道家与国,国与家。

五十分钟,意犹未尽,家长里短里透彻着的是那份心意和情怀,对生养自己故乡的敬意和热爱。原来这次杨鹤汀长子杨廷宝雕像的在梅城公园落成,一家子都忙着准备好回,结果没有邀约。也许在明年清明,杨莘老师的家人们会一起回家,看看这方热土。当我们老了,也许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也会有这种感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间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们期待着游子回家

致敬杨鹤汀!


                  2018.11.10.中午于卧龙墓园

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站在杨鹤汀墓前‖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