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强迫孩子分享?

你凭什么强迫孩子分享?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

大好的周末,却被一件事给添了堵。

天气晴好,我带孩子在小区里面玩。这是一块专门给小孩休闲娱乐的区域,有滑滑梯,跷跷板,还有各类健身器材,平时同一个小区的家长孩子都会聚到这一块。

子欣很开心的玩着自己的滑板车,我坐在旁边和另一位妈妈聊天。这个时候,一个小男孩走了过来,应该也是本小区的,不过我们不熟,男孩直接上去拽子欣的车子,想要玩滑板车。子欣正玩在兴头上,不愿意给他。小男孩的奶奶立刻冲了过来,

“这个小姑娘,你怎么不能把你的滑板车给我们玩一下呢?”

“你幼儿园老师没教过你吗?要分享!”

老太太的语气很严厉,像是批评在幼儿园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明明是她的孙子先过来抢玩具,却给我的孩子扣上了“不愿分享”的帽子。

子欣有点惶恐的看着我,我立刻起身,护着孩子:“老人家,她跟您孙子还不太熟,所以并不愿意分享,幼儿园的老师就算教她学会分享,她也可以自己选择分享的朋友,不是随便谁上来抢,她就要给的。”

老人家白了我一眼,拉着自己的孙子走了。还不忘甩下一句埋怨“真是小气!”

这位老婆婆的话,难免让子欣有点疑惑,老师说过要分享,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我是个自私的坏孩子吗?

不光是这次,我带孩子的过程中,经常看到有的妈妈们面对孩子争抢玩具的时候,都在不停的给孩子强调:你要学会分享啊,自己一个人玩太自私了!你们是好朋友,你为什么不愿意分享呢?

我们的孩子真的有义务分享吗?不分享就代表自私吗?

我认为 这绝对是一个误区。


你凭什么强迫孩子分享?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

分享首先应该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带着愉悦的心情,而不是强迫。如果勉强孩子去分享,换来的是孩子的委屈和不舍,家长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呢?是不是“道德绑架”了孩子?

每个孩子到了两岁以后,就会慢慢行成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谁,哪些东西是“我”的,也就是物权意识。孩子只有先明确了“这是属于我的东西”这个概念后,才能明白什么时候可以分享,而什么时候应该维护自己的权利。

比如说,这个玩具,我真的很喜欢,可别的小朋友跟我要了,我实在是没玩够或舍不得,如果这个时候强行孩子去分享,难免让她内心感到委屈,看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被拿走,却没有能力保护。

一旦出手保护了,还会被带上“自私”的帽子,如果自私是错的,那么真心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可能觉得自己做了错事,为了改正,把玩具让给别人。长大了也会如此,为了讨好别人,总是压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另外的情况,这是“我”的玩具,我只想跟我的好朋友分享,这个小男孩我并不熟啊,所以不想分享。这也是孩子很正确的观念,如果谁来要,你都给的话,孩子刚刚建立的“物权意识”不是完全被扭曲了吗?两三岁的孩子除了“物权意识”外,也慢慢有了情感和自我意识,我喜欢你,我才愿意分享,我不喜欢你,我当然不愿意了。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引导,既要教育她与人愉快地相处和分享,也要尊重她不愿意分享的权利。

(三)

一味强调孩子应该将分享视为美德和行动纲领,会极大打击孩子对社交的热情和兴趣。如果交朋友就意味着牺牲自己喜欢的玩具,来讨好别人,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敏感而懦弱,在自己的权益收到侵害时都不懂得反抗。

家长们,不要再强迫孩子分享了,你以为你在教孩子"分享"的美德,其实是在强迫她放弃保护自己的权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凭什么强迫孩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