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书评:《必然 the inevitable》作者Kevin kelly

这本书 是罗辑思维的罗胖力推的。怕读者看的太烧脑 还特地写了读后感。我看了两遍本书 又认真看了两遍罗胖的读后感(具体点击链接)……我的感受就是:这的确是篇超级烧脑的书,如果你“星际穿越”电影要看好几遍才能看懂,那基本没可能看懂这本书。不过罗胖那书评变相在为罗辑思维打广告。看了半天看出了“插入式广告”。

好在本人“星际穿越”一遍就看懂了,那就努力写一篇不打广告的书评。

话说这本《必然》真心就是一本“穿越过去和未来的科幻书”(居然还有根据本书做的视频 值得一看)。在作者堆砌的“网络文化进化”的各种过去现在未来的例子里,读者不可避免的“云里雾里”很快就不知道“穿越”到哪里去了。

所以如果要尝试抓住“源头”和“本质”,还是得从作者开始说起:按照罗胖的说法“Kevin Kelly 是第一个系统把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到对当前科技解释当中一个人呢”。好吧,我不得不承认“生物进化论”最近比较流行,比如前两天有研究Hr的朋友告诉我一个词“组织的生化裂变”。于是就有了两层意义:(1)既然是进化……就会有“必然”。(2)“生物进化”意味着  复杂 不可确定。这和《从0到1》中对科技的定位是不同的。《从0到1》还特地拿“生物发展”和“网路科技”做对比认为 前者由于“不可确定”发展缓慢 后者“确定”发展迅速。

那到底什么是“确定的”什么是“不确定的”呢?我看下来其实就一句话“技术发展是确定的,但技术发展会影响到社会意识形态的进化是不确定的,然后不确定的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变化又让确定的技术发展成为了不确定” 。好吧一不小心写了一句“绕口令”。比起这本书,我这句“绕口令”已经很简明了。

下面具体说说每一章说点啥:

第1章,形成Becoming:从古到今论述互联网的变迁和对社会意识的影响

第2章,知化cognifying(先吐槽下这翻译,还不如英文更让人明白些)就讲“人工智能”至于“人工智能”是如何影响社会形态和意识的?就直接看第59页。“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收入水平如何,都将反复经历机器人替代人的以下7个步骤:1.机器人(电脑)干不了我的工作,

(后来)2,好吧,它会许多事情 但我做的事情它不一定都会

(后来)3,好吧,我做的事情它都会,但它常常出故障,这时需要我来处理。

(后来)4,好吧,它干常规工作时从不出错,但是我需要训练它学习新任务

(后来)5,好吧,就让它做我原来的工作吧,那工作本来就不是人该干的

(后来)6,哇 机器人正在干我以前做的工作,我的新工作不仅好玩多了,工资还高

(后来)7.真高兴 机器人(电脑)绝对干不了我现在做的事情

(重复)”---可以配上刘若英的“后来”做背景音乐

第3章 流动flowing. 关于如何在免费的“大数据”时代赚钱。这章绝对是关键。要想赚钱赶紧来看第71页的8种“比免费更好”的互联网的原生性特征。immediacy, personalization,interpretation, authenticity, accessibility,embodiment, patronage, discoverability.

第4章屏读screening--个人觉得这章写的比较深刻。碎片化的屏幕阅读 会打破千年来人类对“书籍所代表的固化的权威”的认可。以前人类总是不由自主的对书面文字有更强的信赖感,因为有审批有限定发行渠道,现在各种“自媒体”盛行是因为人类开始接受“无监管”“无审核”的文字和它背后的思想和“隐形的权威”

第5章,使用accessing(继续要吐槽英文翻译,不如不翻译)讲的就是虚拟网络平台经济

第6章,共享sharing 这章很好理解 里面有些细节很有趣 比如关于谷歌如何成功击败当时搜索引擎的领头者第165页。

第7章,filtering过滤。这章也很好理解。一句话 总结:信息大爆炸,人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用什么方式抓住稀缺资源“注意力”就是王道……让我想起各种市场营销的“定位理论”

第8章 重混remixing 和第9章互动interacting ……关于新媒体 游戏Vr

第9章追踪tracking,其实就是穿戴式人工智能

最后想说句:作者不愧是 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把整本书当杂志写了……够“杂”!

你可能感兴趣的:(另类书评:《必然 the inevitable》作者Kevin k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