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陷阱》:用英国腔调讲述法国故事

提起罗温艾金森,人们总是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他所扮演的“憨豆先生”,似乎他永远都是那个不怎么说话,但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的喜剧演员。然而这次,年过六旬的罗温艾金森穿上西装抽起烟斗,他不再是搞笑的憨豆先生,他是沉默而机智的探长麦格雷。

《巧设陷阱》:用英国腔调讲述法国故事_第1张图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国巴黎的蒙马特街区连续发生了五起针对年轻黑发女性的凶杀案,作案手法和作案目标都显示这是同一个变态杀人狂所为,社会舆论和政府高层的关注让麦格雷探长面临着巨大的破案压力,在仔细研究了凶手的作案手法后,麦格雷探长利用凶手的虚荣心精心设置了一个陷阱,然而在抓到凶手后,结果却让人震惊。

这部电视电影翻拍自1958年的同名法国电影,但这次的剧组从导演到演员却基本上全是英国人,因此这个法国故事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面面色彩都充满了浓浓的英国腔调,以至于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始终有一种苏格兰场警探在巴黎破案的感觉。

《巧设陷阱》:用英国腔调讲述法国故事_第2张图片

似乎是可以想要远离自己曾经塑造成经典的憨豆形象,罗温艾金森饰演的麦格雷探长,在全片中从头到尾没有一丝笑容,哪怕在擒得真凶后接到妻子的电话时也仅仅是做出了一个温和的表情。我们以往所看到的电影中的法国人形象都是浪漫的,但这次的麦格雷却给人一种浓浓的保守的英国佬的感觉。这是罗温艾金森无法摆脱的个人气质,却又让人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其他同类型电影的特质。整齐的套装、时刻不离的烟斗、波澜不惊的面容,都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心思缜密外表坚强的硬汉警探形象,虽然没有任何动作戏,但他在整个破案过程中的严谨、机智、沉稳却让人感觉到这个警探就是一块坚强的石头,没有任何事情会动摇他擒得真凶。在影片最后,当凶手的母亲说出是自己杀了人时,从司法部长到警员们都松了一口气,只有麦格雷探长平静的问了一句:“要是那样,你可以告诉我她裙子的颜色”,谎言瞬间被戳穿。只有他才能不被表象迷惑,从而求得真相。正如海报上所说的那样:If I can understand the killer, I can find him。他并不是为了抓凶手而抓,而是去理解、去体会凶手,从而看清事实的真相。

《巧设陷阱》:用英国腔调讲述法国故事_第3张图片

再来说说本片的凶手,连续在街巷中杀害年轻女性,这作案手法和作案目标像极了历史上谜一般的“开膛手杰克”,而凶手的杀人动机似乎又为大家提供了多一份关于“开膛手杰克”的想象空间。本片的凶手是一个三十岁不入流的艺术家,虽然外表看似成熟,举止却透露出他的不自然和伪装。在短短的一番谈话后,麦格雷就认定他是凶手,因为他始终不敢直视警探的眼睛,也不敢询问警探闯入家中的原因。这么幼稚的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杀人凶手,完全在于他的母亲和妻子。幼年丧父的凶手一直处于母亲的宠溺与控制之下,他的母亲永远将他视作“母亲的小宝贝”,哪怕这个小宝贝已经年过三十,在儿子结婚后,他的母亲还继续希望控制自己的儿子,但他的儿媳妇也是个强势之人。于是,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的凶手在母亲和妻子的争夺中崩溃疯狂,他想报复和摆脱她们的控制,却又不敢反抗,于是这个懦弱的男人只能游走在深夜的蒙马特街区,将这份变态阴郁的情绪发泄在那些独行的黑发女子身上,因为在这些死者身上,他能找到类似于自己母亲和妻子的感觉。

历史上和影视作品中都有太多这种例子,对亲人和爱人过分的爱,往往会扭曲成病态的控制欲,而这种控制欲到最后往往会以鲜血和悲剧收场。最著名的例子便是美国连环杀手艾德盖恩,这个从小生活在母亲扭曲控制欲下的男人最终走上了谋杀、毁尸、食人和恋尸癖的不归路。我们在对待他人时,一定要注意对平等独立人格的尊重,否则的话,本意再好的爱也会畸变成罪恶的花。

《巧设陷阱》:用英国腔调讲述法国故事_第4张图片

本片有一个细节很不错,留心的话你会发现,当凶手没有被抓获的时候,麦格雷虽然走在充满阳光的街道上,但到处都是隐藏的不安,例如拿着凶杀案报纸匆匆走过的女性、流浪汉身后畸形的涂鸦、攻击猫的狗、窗户后的窥视者等等,而当真相大白后,麦格雷再次走在街道上,出现的是缠绵的情侣、购物的女人们和游玩的祖孙俩等,到处都充满了安详温暖,让人舒心。总的来说,这部英国腔调浓重的电影虽然在剧情上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但却充满了阴郁的迷人感,很适合在这个阴雨的天气里,静下心观看。

最后为大家献上本片亮点:街头遛猫的大爷

《巧设陷阱》:用英国腔调讲述法国故事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巧设陷阱》:用英国腔调讲述法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