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惩罚孩子

到底该不该惩罚孩子?

Apple. 韩

Punishment Or Not

我最近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邀请更多教育家和有远见的家长加入樂家工作坊的大家庭,让樂家工作坊成为最专业最接地气的儿童教育品牌。我和很多家长都有线上的交流和沟通,对于“惩罚”这个话题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今天就想针对这个话题好好和大伙唠唠~

蒙特梭利说,奖励和惩罚都是在精神上对儿童的奴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妈妈,我经常会自省:我是否做到了让孩子在精神上是自己的主人呢?

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以惩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举两个特别常见的例子吧:

场景一

惩罚方式:语言:妈妈和孩子一到吃饭就“掐架”

妈妈:快点把碗里的饭吃了,否则周末我们就不去动物园了。

孩子:(撇着嘴,含着泪)妈妈,我真的不想吃了

妈妈:不行,谁叫你饭前要吃零食的,给你说了多少遍,你就是不听,那些都是垃圾食品,你必须把饭吃了,否则别说这个周末,以后我们都不去动物园了,你想不想去动物园

孩子:呜呜呜,想……

妈妈:不许哭,吃完饭就去

孩子:(强忍着无限的悲伤,无比痛苦的一口一口吃)

场景二

惩罚方式:行动:假装离开

妈妈:宝贝,咱们玩了一个小时了,该回家了

孩子:哦,等一会

过了一会

妈妈:又玩了一会了,该回家了

孩子:不想回家,我还想玩

妈妈:(瞬间表情晴转阴)刚才说的好好的,这会是吃饭时间了,你不回是吧,好,我走了,你自己玩吧(然后转身就走)

孩子:(先是愣住,然后发现妈妈真的走了,害怕的立刻飞奔过去,哭着抱着妈妈的手,生怕妈妈丢下他,不要他了)

场景三

惩罚方式:打、骂……

……

这样的场景太多了,是不是也发生在你们的身上呢?

有的家长会说,我也懂正面管教,我也知道要和善而坚定,我也知道要用爱来管教孩子,但是,我做不到。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做不到不用惩罚的手段来管教孩子。

我们觉得孩子小,我们必须得管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等这些旧观念确实影响了中国的很多家长。

该不该管?该管!

该不该惩罚?不该!

我们真的除了惩罚,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肯定是有的,只是我们要接受改变。具体的做法,我会在下次推文的时候详谈。

这里就说一点。

惩罚不等于管教,不惩罚不等于放纵。

这点很重要,请一定记得。

(硬广一下下次的话题:如果不能惩罚,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管教孩子)

我们觉得“惩罚”并不会伤害到孩子,而且这种方法很有效

惩罚是一个权势较大的人对一个权势较小的人所采取的一些措施,通过施加心理或者身体的伤痛进行控制,希望造成一种行为的改变。父母和孩子,谁强谁弱其实是很容易看的出来的,我们习惯于用威胁、恐吓的方式“逼”孩子就范,却打着爱的旗号,说我们是为了孩子好,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吃饭,让他们回家,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做事。不幸的是,惩罚无法培养健康的自主感,也无法教给孩子人生技能。有太多的科学依据证明,惩罚带给孩子的伤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会在他以后的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朋友等人际关系中显现出来。痛苦的经理会深藏于潜意识中。如果心结未解,这些情感的伤痛会不时给我们造成伤害。我们很难将今天的行为失常与幼时未曾满足的需求联系起来,但祸根的确在那时就已经埋下。有些人童年所受的伤害如此严重,以至于成年后不能顺利融入社会,他们由于心理失衡而永远无法自我实现。

当然,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有不同。有些人似乎振作起来,有效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但是当注入离婚、伤病或亲人去世的变故发生,又会把他们打回原形。他们坠入恐惧的深渊,无助、彷徨、失落、悲伤……

惩罚,带来的是怀疑和羞愧感,让人不安,远离舒适区,心理失衡。

惩罚这个词本身就暗含某种偿还的意思。它有一种报复的快感,仿佛在说:“你竟然敢不听我的,我就让你明白到底谁说了算。只要你让我不高兴,我就让你尝苦头。”

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只有通过惩罚的方式才能让孩子记住,因为他们认为,使用了惩罚,孩子饭也吃了,也回家了。

但是,惩罚只会适得其反。

下次吃饭的时候,下次到时间该回家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一定依然会上演“大战”,最后落得双方的生气甚至是无助。

孩子是怎样想的呢?

我们先来看场景一,孩子肯定觉得委屈,难受。零食特别好吃,因为吃了零食,我吃不下饭,可是妈妈拿我最爱的动物园游玩来威胁我,我不吃饭就去不了动物园,我只能吃,可是我吃不下啊(心疼十秒)。孩子并不知道零食的卡路里是多少,脂肪含量是多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吃饭不能吃零食,反正都是吃饱肚子。别说孩子不知道,父母也不是非常清楚和确定。吃饭和去动物园完全是两件事,为什么不吃饭就不能去动物园。父母更是不能解释清楚的。所以对于孩子除了困惑的被动执行以外,并不能帮助他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如果在幼儿园或者学校和小朋友发生了冲突,他只会学习妈妈对待他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孩子,比如你没有借橡皮给我,我就在你椅子上放根钉子等。

再看场景二。刚开始妈妈带着他去玩的时候,妈妈多开心啊,鼓励我爬上爬下的,为我欢呼加油,妈妈多爱我啊。怎么突然就生气了,我还没有玩够,我们几个小朋友还在比赛的,妈妈怎么突然就走了,她不爱我了吗,她要把我扔掉吗,我好害怕。是不是必须得听妈妈的话她才会爱我,万一哪天我没有听话她不要我了怎么办(心疼十秒)。长此以往,大多数女孩子对于父母会不断的取悦,她们以为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爱,然后变得自卑,粘人,胆小……大部分男孩子呢?他们对于父母会越来越不信任,无视,甚至自暴自弃。他们会认为我是个坏小孩,我不配父母爱我,那我就破罐子破摔吧,然后变得调皮,冷漠,暴力……

我在杭州学习《双向养育》的时候,我们的一个老师分享了一个她朋友的真实案例,特别触目惊心:

一家人约定好要去迪士尼玩,吃了饭准备去机场。可是孩子磨叽,一边吃一边玩,不紧不慢的。父母着急怕赶不上飞机,就先是好言相劝,然后吼叫,后来跟孩子说:“算了,爸爸妈妈去迪士尼玩,你一个人待家里吧,这样你想吃到多久都没有人管你!”然后就假装走了。其实父母只是关了门站在门口,他们想要惩罚一下孩子,让孩子快速出门,以免一直磨叽下去耽误行程。可是,你们能想象孩子当时的感受和心情吗?他真的以为父母不要他了,把他一个人关家里了。他情急之下,打开窗子跳下去了,以为这样才可以赶得上父母。他家住12楼啊!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夭折了。多么痛心,多么懊悔,多么惨痛啊。如果当时父母放弃惩罚,想想孩子的感受,用适当的非惩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的话,一个家庭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所以,现在,你还觉得惩罚有效么?

我从来就没有耐心,就是做不到

如果父母们真正的了解了惩罚带给孩子长久且严重的危害,很多父母都愿意改变。但就是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没有办法做到。这里,我希望父母们可以区分两件事,做与不做,做的好与做的不好。

首先,做与不做不一样

如果父母只是以“脾气不好”“耐心很差”“忍不住”为托词不去做,那只能说明他不愿意改变,或者对问题意识不深刻甚至无意识。这和那些人一边说着吸烟有害健康,却一天一包烟,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那么,父母就没有资格抱怨孩子不守时啊,没毅力啊,说到不做到啊。因为你就是这样的啊!

只要你愿意做改变,通过自己学习,看书,线上的课程,线下的沙龙,或者持续关注樂家工作坊的公众账号,和Apple咨询等等,你会看到更多的更行之有效的非惩罚的教养方式。

其次,做的好与做的不好的区别

没有完美的父母,这点我们一定要明白。只要你肯做改变,你就会越做越好。《正面管教》是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影响了数以万计的家长和孩子的优秀的管教方法,它的创始人简.尼尔森,算是一个殿堂级的人物了,她有7个孩子,是18个孩子的祖母或者曾祖母,她一手创立了《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但是,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依旧会犯错。犯错不可怕,我们应该在错误中学习,每次犯错,都代表你在尝试新的方法。所以,不要苛求完美。努力改变。

是的,改变很难,但是很值得。

没有说为了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让他难受,才会记忆深刻。当孩子感受好了,他才能做的更好。不仅针对孩子,父母也一定是感受好的时候,才会做的更好不是么?

有句话与各位父母共勉:

我们对孩子做什么,孩子就会对社会做什么。

读而思

Thinking

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放点轻音乐,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被惩罚的场景,想几个问题。

你当时多大?

你为什么受惩罚?

你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

你还记得你当时的感受吗?

你现在回忆起来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欢迎加入樂家的大家庭,一起做智慧父母,给孩子快乐童年吧~

请关注公众号:applelefamily

到底该不该惩罚孩子_第1张图片

如有咨询和疑问,请联系Apple的小助手吧~

请搜索微信号:hanyuxuanzyc

到底该不该惩罚孩子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到底该不该惩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