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可能

《抗压力》这本书中如果非要总结出一个关健字,那就是:视角。不管是消极情绪的三部曲(1.识别刺激源;2.有多少个角度或解释?(慎防定势思维);3.引发情绪的转变),还是从体验,范本,肯定和氛围中寻求积极的力量,又或者是从痛苦中成长,落脚点都是:视角。

压力其实是极具个人鲜明特征和时效性的。比如,有人觉得开车是种乐趣,有人觉得开车是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负担,有人觉得恐惧。昨天跟朋友Kay聊起周末出行计划,我随口问了一句:“你有驾照吧?这样我们就可以轮着开车,不至于那么累了。”“哎,别提了,我一直卡在科目二,怎么学都学不会,心里也害怕,我都打算去退钱了。”Kay特别苦恼地说。所以在Kay眼中,开车对她来说就是压力和负担了。至于时效性嘛,更好理解了。我自己刚开始开车上路的时候也特别紧张害怕,一年之内出了三四次保险,还曾经深更半夜打电话给同事求救,因为我在小区停车场倒车入库的时候车子被柱子卡住了。糗事百出。但是现在开车对于我来说算不上压力了,因为熟能生巧,因为相比于保养车子的各种琐事,我更享受驾驶带来的交通的便捷。

回到关健字:视角。俗话说得好,一个硬币有两面。而一件事情往往是更为立体的,远远大于两面。但是人这种动物非常奇怪,遇到一件事,往往条件反射地想到最坏的结果。我也经常这样。于是我猜想,这是不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呢?遇到事情,往往意味着改变,而人的惯性,或者说本能,希望留在舒适圈,所以下意识想拒绝改变或者拒绝去思考改变,进而总去想象改变的结果总是不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能不能锻炼出一种思维方式,让自己习惯于积极思考?选择一个明亮的视角呢?

昨天晚上我在做一个试验,试验的结果10天后见分晓。是什么试验?请听我慢慢道来。

周六晚上和小伙伴姗姗去看电影。散场的时候,发现商场外面有一个卖花的小摊。一时爱美心起,就鼓动姗姗一起去买几朵花装饰一下家里。我挑了五朵玫瑰一把繁天星。她买了九朵玫瑰。回家收拾好以后给姗姗发了个照片,想臭美一下自己的插花手艺。

姗姗回了我一句:“她家花质量不好,好多都黄了。”我一看她的回复,不愉快的情绪也起来了。我以前试过买了质量不是很好的鲜花,花没全开就枯了。她这么一说,我就想起这种可能性来。但是,我还是回她:“可能跟天气热也有关系,养一养说不定花就精神起来了。”(广州气温已经三十多度了。)

后来我观察了两天,不能不承认,花确实是越来越萎了,我说不清是花不好还是天气的问题。怎么办呢?花钱才买了两天的花,扔了?花还那么好看,怪可惜的。但是如果开不好,看着它们迅速枯萎,更难受了。我一捏叶子,感觉叶子既干又脆。于是我想到第三种可能:能不能试着把它们做成干花?

说做就动手,我在家里拉开阵势把花一朵一朵悬挂起来,利用风和光的力量,静待时光的魔法起效的神奇时刻。

网上攻略说的是10天左右就可以风干了。我也不知道第一次的干花制作是否能够成功(毕竟广州空气湿度很大,不太适合干燥),但是我知道,我选择怀着美好心意去照料这些花儿,而这过程中我绕过哪些不愉快的情绪或想法,收获了买花,插花,赏花,干花的乐趣。

感谢阅读!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2017.06.26

还记得这些花儿吗?我已经把它们做成干花啦!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