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4

论语.颜渊4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原文】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通译】

      子张问推崇道德和辨别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主张忠信,向义靠拢,这就是推崇道德。爱一个人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希望他活,又希望他死,这就是迷惑。‘诚然不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学究】

      本章里,子张问孔子的问题非常哲学,也是大家期待有答案的话题。

      崇德和辨惑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是必定会面临的话题。一个人既要崇尚道德修养,又要辨别疑惑来源,并不矛盾。孔子回答一个人做到忠信礼仪便是崇尚道德修养,从行为上加入解析,应该回答比较精准;通过既生既死的情绪矛盾来解析辨别疑惑,这样回答也恰到好处。

      可是孔子借用《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诚不以富,亦祗以异。”来总结似乎令人匪夷所思。到底是那这句话来印证崇德和辨惑,还是单纯来给辨惑做证据呢?可以好好探究一下。

      首先什么是德?什么是惑?德为性,是人之本来,是一种精气神;惑为情,是人之表现,是一种行为方式。因为道德模糊才会出现疑惑。

      其次什么是崇?什么是辨?崇为认同、推崇;辨为区分、鉴别;这两者都是能力, 只有清楚德和惑才能崇和辨。

    《诗经》”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两句话是一种选择和承担的意思,本意是可以接受喜新厌旧而又不承认嫌贫爱富。也就是你选择死就要接受死的状态,选择生要接受生的状态;不可以想接受生又要贪图死的安逸,想接受死又要迷恋生的喜悦。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一定是统一,否则就会出现疑惑。

      可见《诗经》这句话是来解析辨惑的,而非解析崇德。(只是读者个人臆断而已)

【原文】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通译】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我虽然有粮食,能吃得上吗?”

【学究】

      齐景公向孔子咨询治理国家的要旨。孔子通过君臣父子的关系来做回答。其实孔子明确表达位置和关系的问题。

      首先在任何组织中每个人都要清晰自己所处的位置,正像现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对于每个岗位做角色定位和职能描述,令所有人在一个组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其次每个人应该明确自己在这个位置的职责,也就是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只有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明白如何处理关系。

      错位和归位就是任何组织里最大的问题所在。角色定位,本色表现,随时变换系统里的关系,才是治理国家或者组织的最根本,沟通是最大的成本。孔子这里回答实在经典和通透。

【原文】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通译】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学究】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这是理清问题的最重要法宝,这里为何孔子对子路用单方面的供述就做判定还如此推崇呢?是什么原因呢?

      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决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孔子也明白偏听断案很冒险,所以也就唯独赞赏子路。核心的原因是子路从来说话就算数,也就是子路敢说敢做,从不纠缠,他愿意为自己的结论承担,才是偏听断案的关键。

      现实中很多人一旦面对过失,总是不愿承担责任,总希望有人来承担自己过错造成的结果。这样的现象自然产生疑惑,也不利于治理组织。孔子赞叹的不是子路断案能力,赞叹的是子路的担当精神。

论语.颜渊4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颜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