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修身

正心修身_第1张图片

最近同学们掀起了学习“四书五经”的热潮,并从《大学》开始,每日诵读国学经典,还要定期定额完成一篇国学作业。对此我明显有点跟不上节奏,一是2017年的读书任务在新年钟声的催促下草草收场,二是年底工作任务繁重,让原先每日坚持的写作都深受影响。

我向来都是那种后知后觉的人,棉枝姐姐和霸川妹子早已将《大学》熟读上百遍,我却仍在为找不到合适的诵读版本而犯愁。眼看着同学们一篇篇见解独到的国学作业像雪花飞舞般飘然而至,我才开始逐字辨认、校对生僻字的读音,心里像千万只蚂蚁在狂噬,急得我挠耳抓腮。没办法,看来我注定只能大器晚成。(勿喷!)

好了,闲话少说。尽管才看了两遍《大学》,甚至还没能流畅地诵读,更不知甚解,但为了跟上学习的脚步,也为了每日一作的习惯不至于间断太久,我也顾不得早已丢了好几层皮的老脸,勉为其难说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也算是读《大学》的第一份家庭作业吧。

这里我主要想就“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八目”中的先后次第,发表一下自己的粗浅见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是《大学》关于“八目”也称为“八条目”的论述,概而括之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多人认为,这“八条目”的关系乃是从“格物”开始,按顺序次第渐进,而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这样的理解固然没错,但当我通篇读完《大学》之后,发现还可有别样的理解。

私以为,“八条目以”“正心”和“修身”为核心,以“格物”和“平天下”为两极。从核心出发,分别向两极发散求证;再从两极折返,分别向核心聚拢求索。

其中,以“正心”为核心,则须诚其意,致其知,以至于格物。此为由“正心”出发,一步步向外求证。也就是说检验自己是否“正心”,就应逆向而为,一层层向外扩散,而最终落实到“格物”。而在“格物”这一极,为了检验“格物”的有效性,或者说为了给“格物”以正确的指引,就必须拾级而上,格物而致知,致知而诚意,诚意而正心。

以王阳明为例,当年他格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不仅没格出个所以然,还格出一身疾患。这就是盲目地“格物”,没有以“正心”为指引。后来,王阳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龙场悟道,终于得正其心,乃从“正心”出发,提出知行合一之心学,统一了心与物、知与行的关系。当然王阳明是否按照我所说的次第悟道不得而知,而且因为格竹子失败之后,他对传统的“格物”既表示怀疑和批判,又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悟道证道之路。但他在提出知行合一时就说过,“吾未见知而不行者”。可见他在“知”(心)和“行”(物)之间已经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奥秘,即不是必然的单向求索、求证的关系,而是双向的、相互的。

同理,在以“修身”为核心的另一极,“修身”为本,进而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反之,平天下到底是“太平天下”,还是“铲平天下”,就要一步步退回来,用治国、齐家、最后到修身,来检验其正确性。

同时,“正心”和“修身”是为双核,不可割裂而论,正所谓身心一体,相辅相成。所以,在论述完“八条目”之后,《大学》紧接着就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这里的“本”自然指的是“修身”,同时也必然是“正心”。因为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大学》就强调“修身在正其心”。

所以“八条目”之本,是为“修身”,是为“正心”。也可以说“修身”为本,“正心”为源。既然“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那么,儒家的求索之路理应从“正心”和“修身”开始。后来,唐朝的韩愈就提出了“正心一诚意一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儒家道德的修炼路径,亦可视为本人愚见的一个佐证。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心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