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知乎

一、分类

中国诗词的分类法是在唐代中后期形成的。

唐代诗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也称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包含除楚辞外的各种体裁,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主要分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两类。

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全诗字数不拘多少。

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全诗字数不拘多少。此外还有一种杂言诗,诗中夹杂着五言、七言甚至三,四,六,八,九等字句,一般也归入七言古诗一类。

今体诗分律诗 、排律和绝句三类。

律诗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代沈约等人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代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主要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类。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

排律是十句以上的律诗,多见五言排律,七言排律极少。

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

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二、格律

格律诗主要有这样几种:

1、五律:即一句五个字,八句,限用平韵、一韵到底。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

2、七律:即一句七个字,八句,限用平韵、一韵到底。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排律:即可以是五言排律,可以是七言排律。排律至少十句以上。排律用韵必须是整数,如十韵、三十六韵等。

4、入律的绝句:可写五言律绝,可写七言律绝。四句,叶平韵。绝句本身比较特殊,分二类,一类是用律句的律绝,一类是不用律句的古绝。用律句的律绝,划为律诗,用律句的古绝划为古体。大部份书上就叫绝句,不分律体古体的。

凡叶平声韵的,一定是律绝,凡叶仄声韵的,一定是古体。一般来说,五言绝句多用古体,七言绝句多用律体。

王力先生《诗词格律》:

http://www.wcai.net/poetry/gelu/gelu00.htm

《平水韵表》

http://www.xigutang.com/tangshisongci/pingshuiyun.html

创建于 2016-09-30

作者保留权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自知乎)